谍影:命令与征服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361章,榴弹炮!我也有!哈哈!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攻击开始。


枪炮声大作。十分激烈。


都说黄维是个死脑筋。但是死脑筋也有好处。


就是他认定的事情,一定会努力的贯彻到底。


比如说——


攻击!


67师的表现还不错。


在充足的弹药加持下,很快撕开日寇防线。


张庸从雷达地图里面看到,遭受到反击的日寇,明显是有些不适应。


很多红点窜来窜去,不知所措。似乎不像是那些有经验的精锐鬼子。


“当面是日寇哪个师团?”


“可能是22,可能是24,还没搞清楚。”


“2开头的吗?”


张庸若有所思。然后释然。


2开头的师团,应该是日寇的第三梯队了。


第一梯队当然是1-20师团。又叫常备师团。


第二梯队是101-120师团。又叫特设师团。


第三梯队就是21-30师团。这个不知道怎么叫。


这些师团的兵员数量,没有太大的差别。主要区别是在重武器。


常备师团有三十六门105毫米重加农炮。


特设师团好像也有。但是数量没那么多?


22师团估计没有重炮?编制可能是有。但是应该无法及时补充到位。


日寇扩编速度太快,重武器跟不上。


正好,柿子挑软的来捏,歪打正着。


可惜,67师本身是没有山炮营的。炮火支援完全靠迫击炮。


包括60毫米和81毫米两种。


向前!


向前!


突击队的进展还不错。


主要是日寇兵力真的不足。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。


“哒哒哒……”


“哒哒哒……”


突击队人手一把花机关。


发现日寇,直接搂火。完全不需要犹豫的。


在他们的后面,是其他步兵。负责背弹药。


如果前面的冲锋枪手倒下,后面的人会捡起冲锋枪,然后继续突击。


主打一个滚筒式的前进。说是猪突冲锋枪也行。


反正就是最原始的步兵战术。


上来就是干。


不是你死就是我亡。


潮水般的一波一波向上涌。


直到将敌人淹没。


在一千多米外的两侧,国军两个师也发起了突击。


雷达地图显示,进展也挺顺利。


三个师,夹击日寇一个联队。兵力对比五比一还是有的。


关键是,这个日寇联队无法迅速的得到增援。距离它最近的日寇,都在一公里外。


不要小看这一公里,足够拦截日寇援兵了。


“去吧!”


张庸吐出两个字。


李云雁马上就提枪跟上去了。


终于是有机会和日寇面对面。


“来人!”


“到!”


张庸叫来参谋,准备下一步的计划。


日寇肯定会迅速做出反应的。它们也不是笨蛋。可能使用炮火远距离支援。


在淞沪战场上,日寇狠起来,连自己人都打。


当国军和日寇纠缠在一起的时候,日寇的炮火覆盖下来,将双方都全部湮灭。


战争,就是如此的冷酷。


对敌人冷酷。对自己人也冷酷。尤其是日寇。


如何应对?


系统救命。


“帮我接98师电话。找夏楚中。”


“是。”


参谋急忙去安排。


很快,电话接通。


张庸拿过话筒。


开门见山。


“夏师长,我是张庸。”


“张专员……”


“我奉命接管金陵的防务指挥。我现在命令你,立刻集中部队,向日寇反击。”


“反击?”


“对。不用太多兵力。一个营左右吧。姚子青在不在?如果在,就让他的营向前突击五百米。”


“报告专员,姚子青已经晋升团长了。”


“那就让他的团,向前突击五百米。然后守住三小时。明白吗?”


“明白。向前突击五百米。守住三小时。”


“好。立刻执行。”


“是!”


夏楚中肃然答应。


原本沮丧的心情,多了一丝欣慰。


听到张庸的声音真是好啊!他终于是回来金陵了。终于是接管防务了。


谁不希望自己有一个能够打胜仗的上司?


向前突击五百米。


守住三小时。


应该能做到。


“来人!”


“到!”


“把姚子青叫来。”


“是。”


很快,姚子青急匆匆赶来。


夏楚中将张庸的命令传达。


姚子青顿时喜出望外。


“真的?专员大人接管金陵防务了?”


“对。”


“那行。我向前突击一千米……”


“专员说是五百就是五百!别陷入日寇的包围圈。回头还得救你!”


“是。”


姚子青急匆匆的去了。


这是他这些天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。


紫金山陷落……


局势危在旦夕……


说不焦虑那是假的。


幸好,张专员来了。


无论张专员有多少缺点,只要有一个优点就足够——能打胜仗!


夏楚中也是松了一口气。


张庸的命令,还是很切实际的。没有强人所难。


“动作要快!”


“是!”


……


“帮我接88师电话。找孙元良。”


“是。”


“孙师长,我是张庸。”


“张专员。”


“我现在命令你,立刻出动一个团,向敌人发起反击,向前楔入五百米,守住三小时。”


“专员,需要楔入多大的正面?”


“只要一个点。”


“明白!”


……


“接184师……”


“接66师……”


“接中央教导总队……”


“接交通总队……”


……


张庸挨个打电话。


目的两个。


第一,告诉他们,我,张庸,回来了。


第二,亲自传达。有问必答。以免参谋在中间出现偏差。


毕竟是初来乍到,必须开门红。


需要鼓舞士气。


需要给人信心。


同时,也是让日寇摸不着头脑。


在没有规则的各个点,国军突然发起反击,到底意欲何为?


短时间内,日寇是无法做出判断的。


等它们反应过来,日寇那个步兵联队,已经不存在了。


打大仗,他张庸还没有经验。但是消灭日寇一个步兵联队,他觉得可以做到。


周冲、王魁远、桂永清、孙立人,都是愿意执行命令的。


之前,在淞沪战场,他带过这些人。


果然,这边打完电话,那边立刻落实。反击很快展开。


“哒哒哒……”


“轰轰轰……”


于是,整个国军防线,枪炮声四起。


接报的松井石根眉头大皱。无法判断国军到底要做什么。


是华夏人调来了生力军?


还是华夏人试图突围了?


稳妥起见,只能命令各部队以静制动。守住自己的防线。


等判明华夏人的意图以后再做安排。


“好累……”


终于打完电话。


张庸放下话筒。


左右扭扭脖子。活动活动。


差不多了。


雷达地图显示,日寇步兵大队,已经被分割包围。


红点的周围,都是白点。


黄维这个书呆子。也算是立了一功。


接下来就是围歼。


“来人!”


“到!”


“督促运输队,赶紧将炮弹运上去。”


“是。”


前线最需要什么?


当然是81毫米迫击炮炮弹。


残存的日寇被压缩在很小的区域内,困兽犹斗。


如果是步兵继续冲锋的话,伤亡会很大。这个时候,必须用密集炮火解决。


除了81毫米迫击炮,没良心炮也是必须的。


没良心炮最适合啃骨头。


无论日寇是什么工事,都能炸成渣渣。


除了距离近,风险大,没有别的缺点。


但是,在残酷的战场上,这两个缺点都可以忽略。能干掉日寇就行。


“上!”


“上!”


十几个油桶被抬上去。


大量的炸药包,还有发射药被输送上去。


日寇的命运最终注定。


不再关注。


“轰……”


“轰……”


忽然间,有响亮的爆炸声传来。


是日寇的105毫米重加农炮。日寇果然提供远程炮火支援了。


没事。


这是早就预料到的。


炮火会造成一定的杀伤,但是无法拯救残存的日寇。


切换空指部地图。


琢磨日寇的各个炮兵阵地。看有没有袭击的可能。


如果可以的话,夜晚发起袭击……


可惜,暂时没发现。


再看国军自己的炮兵阵地,反而觉得很危险。


现在的情况是,国军这边,只有五个山炮营。分别隶属于36、87、88、51师等部队。


咦?


51师?王耀武?


他什么时候有一个山炮营了?


不错。有前途。


51师不是德械师,居然混到掌握一个山炮营。


果然,人才就是人才。老王就是老王。难怪以后能够带出战斗力一等一的74军。


继续查看。


意外惊喜。


居然发现一个榴弹炮阵地。


是国军自己的榴弹炮。不是日寇的。就在江边,中山码头的位置。


继续查看。发现是150毫米榴弹炮。


“啊……”


感觉有点头晕。


真的。


缺氧。


可能是太激动了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