谍影:命令与征服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419章,这个背锅侠杀气重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老蒋回去官邸。其他大佬各忙各的。都有各自的手下开车来接。


张庸也有人来接。是秘书林千钧。


正好。有事吩咐。


“千钧啊,你认识什么飞机制造行业的人才吗?”


“飞机制造?”


林千钧很意外。表示没听明白。


张庸将引进伊-16生产线的事情,和对方详细说了。


“这个……”


林千钧确实想不到什么人选。


这个行业太陌生了。估计全华夏都没有几个人懂。


以前,粤军在韶关,曾经有一个飞机装配厂。东北军也有飞机装配厂。但都是老古董。


而且,负责管理的都是外国人。管理人员、技术人员,都是洋人。


那些洋人拿着高工资,优哉游哉的混日子。


所谓的飞机装配厂,其实根本没什么产量。


“请洋人?”


“不。我们自己管理。”


张庸摇头。


请洋人就算了。和他初衷不符。


其实,这个飞机生产线,除了制造飞机之外,更重要是培养人才。


就好像将黄志成抓来做维修保养,都是慢慢学知识。慢慢积累的。


为以后的新中国打基础。


现在做不出成绩,没关系。先学技术。


苏联人肯定会派来技术员什么的。你就默默跟着别人学。


能学多少是多少。


技术、知识,学到就是学到。


积少成多,垒沙成塔,咱们一点一点的积累。


张庸不想用果党这边的人。


执行力太差。


完全没效率。


所以,得想个办法,让林千钧向他背后的组织求助。


他背后的组织,可能没有专业人才。但是有执行力人才。那边的执行力,可是杠杠的。


用果党的人,可能一年都还没开始打地基。但是用红党那边的人,一年可能都封顶了。


这就是执行力的区别。


“给你半个月时间,你多出去走走,帮我物色人选。”


“好。”


林千钧答应了。


这个他是真的不懂。只能报告组织。


反正张庸让自己多出去走走,多和人接触,自己做什么都是正当的。


“千钧,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办理。”


“是。”


“我在重庆没事,我回去汉口了。”


“是。”


“你先回去吧!”


“是。”


将林千钧打发走,张庸驾机回汉口。


换了一架飞机。是之前开过来的BA-65战斗机。速度快。赶时间。


顺利回到汉口机场。降落。来见钱司令。


“你回来就好。”


“有事吗?”


“没有。就是担心日寇飞机到来。”


“哦。”


张庸于是常驻汉口机场。


结果,日寇飞机没有来。


一天过去……


无事。


又一天过去。


依然无事。


日寇飞机没有出现。


第三天……


有人来了。


准确来说,是有飞机带着熟人到来。


雷达地图显示,熟人是乔清子。但是其他人就没有标志了。


飞机安全降落。


很快,张庸接到报告,说是军政部派来的联络小组到了。


张庸:???


乔清子?联络小组?


这是故意安排的吗?


“来人!”


“到!”


“把沈茗叫来。”


“是。”


片刻之后,沈茗来了。


她现在也在机场上班。就在塔台。负责通讯联络。


空军内部的人都知道她是张庸的女人。虽然背后可能有些议论。但当面是绝对不敢说的。


别人宋家都没有说什么,你嘴欠干啥?想被专员大人教育吗?


在专员大人的面前,沈茗她们都是非常乖巧懂事的。别人只有羡慕的份。


“乔清子来了。”


“她……”


“安排和你一起住吧。”


“好啊!”


沈茗求之不得。


她知道乔清子也是张庸的女人。


没什么争风吃醋的念头。


也没什么好争。不过是依靠专员大人做护身符罢了。


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正经。


其他都是虚幻。


连女主人宋子瑜都在搞事业啊!她们又不是恋爱脑……


“报告!”


很快,乔清子就来了。


张庸脑袋有点疼。想要说什么。又不好说。


感觉军政部可能是误会了什么。


或者是何应钦故意。


给他派来的通讯小组,全部都是女的。


乔清子带头,还有五个女兵。除了乔清子,其他人都穿着军装。


坦白说,国军的军装穿在女兵的身上,那是绝对是减分项。就算是有100分的颜值,也减到50分。


“没有其他人了?”张庸皱眉问道。


“专员大人是不相信我们的业务能力吗?”乔清子眉毛上扬。


张庸忽然发现,这个女人,有点恃宠而骄啊!


之前和她亲热的次数的确不少。


所以,吃人嘴短……


“相信。”


“我们带来了和68军、69军的联络密码。”


“好。”


张庸点点头。


来都来了。那就上岗吧!


给她们安排了一块独立区域,架设电台。


又安排机场的通讯科,帮助拉有线电话。


很多时候,还是有线电话好使。


电报什么的,张庸非常担心被日寇破解。


国军的通讯密码,好像不是那么高级……


“好了。”


当天晚些时候,联络组就调试完毕。


和68军、69军的通讯联络很畅通。无论是发送,还是接收,都没有问题。


得知张庸亲自指挥,李仙洲和李天霞两人当然是很高兴的。


然而,张庸就有点犯难。距离太远,不好操作啊!无法得知具体敌情啊!


只能是先询问两支部队的基本情况。


还好。


68军有两万三千人左右。


69军少一点,两万一千人左右。


武器弹药,不算多。但也不算太少。主要是缺乏重武器。


只有81毫米迫击炮,是口径最大的武器。


直射炮什么的都是没有的。


这个时候要怎么办呢?当然是将罗科索夫斯基请来了。


未来的苏联元帅啊!最擅长在地图上推演了。尤其是擅长打逆风仗。这时候必须榨干他。


否则,两年以后,他就要回去国内了。再也压榨不到了。


至于情况和战报,只能是依靠统帅部的通报。真假虚实,自己判断。


总的来说,在1938年的1月份,黄河两岸还是相对平静的。日寇还没有正式南下。


种种迹象表明,日寇肯定会南下,会打通津浦铁路的。


但是,日寇毕竟还没正式行动,所以,也不算太着急。


注意力还是在空军这边。


三天……


五天……


非常安静。


空指部地图上只有国军飞机。


是汉口机场和南昌机场的国军战机在日夜训练。


目前,主要的战斗力,还是苏联志愿航空队。他们的训练水平较高。


然而,不可能长期依赖对方。因为对方会走的。


正好,趁着目前有苏联人帮忙,可以抓紧时间对国军飞行员进行训练。


训练需要汽油?有!


训练会导致大量零配件损耗?有!


歇人不歇机!


练!


先从霍克-3型双翼机开始。


然后是BA-65单翼机。


然后是轰炸机。


每天,张庸都是亲自督促实战训练。


期间,有人出现事故,不幸坠机身亡。但是张庸视若无睹。


继续练。


有伤亡也不怕。


七天……


十天……


终于,事情来了……


【未完待续】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