谍影:命令与征服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615章,纪律委员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又叫我?


不是……


线性代数我不会啊!


哦,走错片场了。这里不是高数课。


“到!”


条件反射站起来。朗声回答。


还好。脑子没反应。身体很诚实。完全诠释什么叫狗腿。


哪怕是脑子丢掉,身体也是忠诚的……


“叫他们两个回来开会。回头让他们写检讨,深刻认识错误,交给你存档。”


“啊?”


张庸惊呆了。


不是……


这是什么操作?


要我让他们写检讨?还要存档?


大哥……


不是。委座。这有点高难度啊!


最⊥新⊥小⊥说⊥在⊥六⊥9⊥⊥书⊥⊥吧⊥⊥首⊥发!


我这个纪律委员这么有牌面的吗?别人可是战区司令长官、副长官啊!


随即麻利的改口,“是!”


“要他们亲笔手写。不许找人代写。”


“是。”


张庸又悄悄的浑身一激灵。


光头这是在警告我这个纪律委员吗?不许代写?


上次我的检讨,就是虞牧歌代写的。然后自己誊抄的。难道光头发现了?


糟糕……


被抓住小辫子了。


什么时候应景,光头就会搬出来。


啊……


班长抓纪律委员。


纪律委员抓其他人。老套路了。


转身。


先去找余汉谋。


老余的态度还是挺好的。


以后自己和第四战区,可能真的会合作。


即使不能收复广州,也能搂草打兔子,干掉一部分日寇。


进入隔壁房间。


余汉谋正站在窗边,看着外面的草地。


情绪倒是没有怎么激动。应该明白是王陵基为什么针对他了。


第四战区的司令长官宝座,是个香饽饽啊!


听到脚步声,余汉谋侧头。


“余司令。”张庸来到他面前,“委座请你回去开会。”


“没有别的事了?”余汉谋缓缓问道。


“委座要你写一份检讨,亲笔写的,然后交给我保管。”


“好。”


余汉谋答应着。


然后走过来。握着张庸的手。


张庸立刻感觉到他手里有东西。随后意识到是银票。


不用看。非常熟悉的感觉。


还能分辨出是汇丰银行的。


含笑收下。


别的事情或许不敢做。但是收钱……


嘿!就没有他张庸不敢收的钱。他要是有三头六臂,都敢收白宫、白金汉宫的钱!


“谢谢!”


余汉谋拍拍张庸的肩头。然后走出去。


张庸将银票拿出来。没错。的确是汇丰银行的。是港岛的汇丰银行。


面值是一万大洋。面额很大。有VIP标记。


其实,粤军还是很富裕的。


之前,曾经和红军秘密合作,一起卖钨砂。


在这个过程里面,粤军赚的可不少。利润甚至可能有上亿大洋。


除了一部分军费开支,当然是各位大佬分了。


大部分应该都存汇丰银行了。


港岛是没有花旗银行的。那是英国佬的专属地盘。


收好银票。


出来会场。


面不改色心不跳。


收钱嘛!不寒碜!


来到另外一侧的隔壁房间。


王陵基看到他进来,立刻满脸堆笑,和刚才判若两人。


“王司令……”


“少龙啊,刚刚多有得罪,莫怪莫怪。”


王陵基热情的上来套近乎。


握着张庸的手。


张庸又感觉手里有东西。


银票……


花旗银行的……


这个手感真的非常熟悉。


明白了。


这些大佬,都是高手啊!


身上随时带着银票。还是大面额的。随时拿出来。


对于他张庸来说,银票比美女诱惑多了。手里握着银票,天大的事都敢帮你扛下来。


只要钱足够,我甚至可以帮你打埋伏。不收你的检讨。


以前上学的时候他就干过。


负责收作业。


全班45人,只收了35本作业,楞说是全部上交了。


结果被撤职了。重新选。非常意外,居然又被选上。


人生的第一次高光时刻。老师都投诉到家长那里去了。差点被混合双打。


但是后来终究没事。老爸老妈还觉得挺搞笑的。


没想到官场也这样。


愉快收下。


早知道有这样的好事,就经常去做纪律委员了。


“委座请你回去开会。”


“遵命。”


“委座命令你写一份检讨,交给我保管。要亲笔写的。”


“那个……”


王陵基果断又拿出一张银票。


张庸拿过来。毫不避讳的看了一眼。花旗银行。五千。


行。一份检讨。五千大洋。可以了。


光头又不可能亲自过目。


他贵人多忘事。


“请。”


愉快的将银票收下。


满脸堆笑。主打一个服务到家。


放心。


我已经安排好了。


你就安心开会吧!


收好银票。


出来会场。


坐回自己的位置。


这次不低头了。昂首挺胸。


主打一个我问心无愧。我没有做坏事……


越是做了坏事,越是要表现的正义凛然。他现在已经很懂了。


“我不明白……”


“汉口乃是战略要地,没有人要放弃……”


“九江是咽喉所在……”


光头在喋喋不休。论述此战的重要性。


张庸难得开动脑子。乱七八糟的琢磨。


今天的军事会议,确切来说,是务虚性质。像是战场动员会。


因为最重要的一位大将,陈诚,没有出席。罗卓英代替出席。


罗卓英,嫡系,土木系的。


钱司令,嫡系,不知道什么系。


徐瑶庭,嫡系,不知道什么系。代替刘峙。


小诸葛,桂系。


王陵基,川军。


余汉谋,粤军。


卢长官,滇军。


还有他张庸……纪律委员。


胡思乱想的琢磨着,然后发现一个很残酷的事实。


就是仗打到现在,光头已经没有自己的基本盘。起家的江浙沪地区,基本都沦陷的。


所有财源比较富裕的地区,都已经被日寇占领。


第三战区能够控制的,只有山区。没什么财源。


相对来说,滇军和桂系,都有非常稳定的基本盘。可以说是最大的依仗。


川军也是在后方。没有遭受日寇直接威胁。


粤军,也有粤北、粤西。


难怪光头会如此重视外部输入。甚至觉得比防御汉口还重要。


因为,如果没有外部输入,他这个委座,分分钟被人敲下台。


十年后,光头被迫下野,就是美援没有了。


杜鲁门和马歇尔拒绝给光头继续提供援助。


外援……


就是光头的生命线啊!


不容有失!


唉……


“下面,请军训部白部长讲话……”


张庸忽然收回心思。


小诸葛?


军训部?


等等……


哦,交易原来在这里。


军训部是最高统帅部下面最重要的部门之一。


主管全国军队的所有招募、训练。似乎没什么重要。其实,这是源头啊!


军队从哪里来?首先就是招募。


从哪里招募,招募多少人,给你多少人,都是军训部说了算。


桂系掌握了这个职位,毫无疑问,绝对会优先补充桂系的。即使没做的那么过分,桂系也不会吃亏。


抗战后期,其他地方派系的部队都被削弱了。唯独桂系实力强悍。


就是和小诸葛长期担任军训部有关。


优先补充。


优先训练。


素质好的兵员,都调拨给桂系。


哪怕你是黄埔嫡系,没有小诸葛同意,也很难招收到高素质兵员。


果然,都是人精。


你想要偷我家,我直接上大分。


用军训部部长换桂林行营主任,怎么算都不吃亏。


“张专员……”


小诸葛忽然又点名。


张庸:……


拜托。


又叫我做什么?


我就是一个小小的纪律委员啊!


真的……


我现在只想摸鱼……


【未完待续】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