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着荒田回过去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16章,狗东西命真好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回到家里,杨小乐拿着早饭开始吃了起来。


一碗白米稀粥,两个二和面的馒头,相对来说已经很好了。


这是之前为了秋收留的。


大清早的也不想吃太油腻的,唏哩呼噜的将稀饭和馒头给吃了。


将饭盒刷了,就准备进空间里练武。


前面的颗粒吃完,自己的身体已经恢复,甚至稍微超过了同龄人,但是还不够。


以后出去办事情,没有一个好身体那是肯定不行的。


空间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用的。


进来以后,将空间的视野功能打开,防止有人突然进来,三米半径的范围其实还是太小了,把家里包裹起来都不够。


给牲口喂了一些吃的。


看着旁边还剩余的几块大青砖。


这玩意是城墙上的大砖头,一块差不多就接近五十斤,确切的说是48斤左右。


想了一下,弄了一些草绳,捆住了一块砖头。


试着提了提。


双手并用,勉强能提的起来,但是坚持不了多久,不过至少有个标准了。


有了对比,他开始训练了起来。


老爹不在家,现在也没人去管他,挣工分自然也不需要他来了。


嗑药,而且是三种药一起,一套九组动作来回交替的训练着。


一个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。


中午吃饭时间到了,出去吃了个饭。


中午的饭还不错,都是干的,而且还有肉吃,也算是对得起这个秋收加餐的名义了。


“老大,按照这个进度肯定是不行的,红薯先不管了,先把玉米水稻和黄豆收了,这些是一定要上交上去的。红薯到时候再看吧。”


杨庆文正在和他老爹两个在那里嘀咕着。


杨庆文笑呵呵的说道:“爹,放心好了,我有打算,按照这个收法,冬小麦肯定是来不及了,粮食收慢一些就慢一些,红薯先不管了,到时候喂猪,张主任说了,这粮食交上去了,以后会当成完产奖励粮,全都给我们。年底就不缺粮食了。”


老村长有些迟疑,不过想到是公社的人说的,最后也就轻轻颔首。


杨小乐在那里听着,琢磨着。


村里三百人左右,一共就70来个劳动力,去拉煤调走了一半男的劳动力。


剩下三十多个,还得调一大半出来炼东西。


真正能收粮食的就十几个人。


怎么可能来得及收,以前那么多人在的时候都是抢收,把人累个半死,现在剩下十五六个人,收获接近600百亩左右的农田。


一人一天只能收获不到二亩地,没大半个月粮食收不完。


而且后面还要脱粒,收粮食,将粮食弄到公社。


哪有时间再翻地播种了。


弄的过来才怪。


至于粮食,在他的记忆中,好像是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了。


安静的吃着饭。


估计是担心主粮也来不及收。


吃饭的时候,杨庆文给所有的孩子都下命令了,现在开始,除了不能走的,所有的人都去田里摆玉米棒子。


算工分。


杨小乐自然也在其中了。


他是不太想去的,但是不去也不行,工分不工分的是一回事,现在人家有这个权力。


“小乐,一会我俩一起啊!”


狗剩悄摸摸的过来,对着他笑道,准备一会搭伙。


杨小乐点了点头,都无所谓。


话说他来到这个世界,因为身体的问题,还真的没下过田地干活呢!


“行,下午一起好了。”


四下看了一眼,没有看到杨小虎的身影,估计这家伙去和拉煤的队伍汇合了。


吃了午饭,回家拿了一个草帽,换上长袖的衣服,准备下地干活了。


农忙的时候午休?想多了。


估计今天只是个预热,明天天不亮就得起床,早饭不吃就要下地,到了十点左右天热了吃点饭接着干活。


下午再吃饭,一直干到晚上十点左右。


这是以往的做法。


平时农闲时候,用荆条或者竹子编制的背篓,现在派上用场了。


村里的老人也出动,在打谷场那里看着粮食,和不能下田的孩子一起驱赶四周的飞鸟。


防止吃粮食。


顺便将收回来的玉米皮扒开,就是扒苞米。


倒也是十分的热闹。


农田这边。


妇女们在那里砍玉米,将砍倒下的玉米整齐的排列着。


其实这个时候最好是先收。


但是如果不砍倒玉米,天一旦黑了就没办法干活了,煤油灯也是要钱的,而且有定量。


不可能每人一盏。


砍下来以后,零星的在附近挂上马灯就行了。


杨小乐和狗剩、文东,以及村里的一群半大小子则是在那里掰棒子。


“哎,这个是甜的!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