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着荒田回过去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57章,叶大哥,爱死你了(两个小章二合一)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而此时王秋菊和大哥已经下班回来了,正坐屋里在那里吃着蒸红薯。


看到他回来,王秋菊问了一下:“怎么这么晚才回来?跑哪里去了?”


杨小乐嘿嘿一笑。


将那个证明拿了出来:“爹的证明我去把章给盖好了,就等这边的店铺弄好以后就能上班了,而且明天爹要是能过来,手续办好就有定量了。”


“真的啊?”


王秋菊见状,赶忙将东西给接了过来。


看着上面多盖了一个章,顿时一阵的高兴,小心的将东西给收了起来。


“这个可不能弄丢了,你爹能不能来城里上班就靠他了啊!”


说完,起身去了里屋。


放好东西这才回来。


杨小乐拿着桌子上的红薯也是一阵的无语:“娘,你还真准备让我们吃一个冬天的红薯啊?”


王秋菊指着桌子上的大白菜对着他说道。“呶,这不是有大白菜吗?以前咱们冬天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?”


听到这话,杨小乐翻了翻白眼。


这有区别吗?


得,就当他没问吧,老娘这心态一时半会转变不过来啊!


没办法,以前是穷怕了。


想着隔壁的房间,他好奇的问了一下:“隔壁的那姑娘是谁啊?什么时候搬过来的?”


杨小刚说道:“哦,上午居委会的人带过来的,是王大爷他们厂的播音员。”


听到这话,杨小乐轻哦一声。


不过王秋菊的话,让他惊讶了一下。


只听他在那里严肃的交代着:“老大,隔壁那个丫头,以后你少跟我接触,听到没有,别看她长的好看,就撅着腚子往上凑。”


“娘,我没有啊!人家不就借了一点火柴嘛!”


大哥一脸的冤枉。


杨小乐没明白什么意思,询问了一下:“娘,怎么了?人家一个好好的姑娘,被你一说,跟个瘟神一样,人家是寡妇吗?”


就算是寡妇,这年头也有的是人要。


只见王秋菊往门口看了一眼,低声说道;“我听院里人说了,她以前是窑子里的!”


杨小乐自然是一脸不相信:“怎么可能?人家才多大啊!怎么可能是窑子里的人。”


北平解放已经十年整了。


难道七八岁就在窑子里了吗?


王秋菊见状这才说道:“是啊,我一开始也不信,这丫头也挺可怜的,她娘以前是窑子里的,她也是窑子里长大的……”


随后解释了一下情况。


女孩叫曲颖,46年的时候,母女两个被她那个畜生爹给卖进了窑子里。


解放以后,曲母在纺织厂上班,带着她生活,前几年曲颖母亲去了西北“支援”边疆战士去了。


而曲颖则是被留了下来。


有母亲留下来的钱,上了个高中,九月份的时候刚刚被分配到了软轴厂做播音员。


这不是家里房子塌了,搬这边来了。


听到这话,杨小乐这才恍然,随后说道:“娘,你不感觉她挺可怜的吗?她和她娘也是被她爹给卖的,她们又不愿意,再说了,她之前还那么小呢!”


王秋菊听到这话也是叹了口气:“我知道,我听着也可怜,要是有什么困难我们帮一下没事,但是娶回来做媳妇,这是肯定不行的!你老杨家还要这个脸呢!我……”


说到一半,杨小乐用手制止了她的话。


目光往门口看了一下。


其他人见状都是一阵的好奇,也看向了门口。


“怎么了?”


王秋菊的话音刚落,门口传来了拍打的声音,“王阿姨……”


声音甜甜糯糯的,十分好听。


“哎,进来吧!”


听到声音,知道是隔壁的丫头,王秋菊赶忙喊了一声。


这时候门帘才被掀开,伸进来一个靓丽的面孔,正是曲颖。


“王阿姨能不能再借一块煤球给我,等我下午把煤球弄过来了,再还给您,您看成吗?”


听到这话,王秋菊有些不好意思,也不知道刚刚的话,有没有被她给听到。


赶忙说道:“没事,就在门口,你自己拿好了。”


“哎,好勒,谢谢王阿姨。”


说完,这才重新退了回去,门口传来拿东西的声音。


王秋菊见人走了,这才算是松了口气。


看到他的表情,杨小乐笑道:“娘,你看,背后说人话,心虚了吧?人家再怎么也是受到压迫的,也算是咱们无产阶级的一员嘛!”


听到这话,王秋菊瞪了他一眼:“那你声音能不能小点,一会真的听到了。”


随后低声说道:“我知道,反正就是不能娶回来当媳妇。”


杨小乐看着旁边有些不好意思的大哥,揶揄道:“娘,估计你想多了啊,大哥估计心里有人了。”


“你……你胡说什么呢!”


看到几个人的目光,杨小刚一阵的慌乱。


杨小乐见状呵呵一笑,这么长时间了,来的几次,对方嘴里提到厂里最多的就是上次俱乐部碰到的那个丁若兰。


不过他感觉没戏,对方比他大两岁,等大哥到了法定年龄,那都是三四年以后的事情了。


就算现在开始谈了,到结婚还早呢!


这年头,除了学校,谁会谈三四年的恋爱啊!


王秋菊也只是看了儿子一眼。


她现在已经不着急了。


这里不比农村,结婚那都得组织同意才行,年龄不到的话组织能同意才怪。


年龄不到、没结婚就住一块,等着去劳改吧!


吃了饭,王秋菊就着急忙慌的去上班了,中午就那么一个小时的时间,可以晚点,但也不能太过分。


以后混熟了,让人顶替一下,这个倒是没有什么。


小丽在那里操持着家,在那里刷碗。


杨小刚见外面的雪已经停了,就站起身来去房间拿了一下粮票和钱。


“走,去粮站看看,看粮食来了没?”


“哎,你们等等我啊!我马上就刷好了。你们又不带我去玩。”


炉子边,小丽正就着热水在那里刷碗,听到大哥的话,一阵的慌乱。


杨小乐见小家伙笨拙的在那里洗碗,笑道:“你别急,等你,又不是说不等你,哥来帮你。”


一个八岁的孩子干活,虽然在农村已经习惯了,但是看着真别扭。


小丽摇了摇头:“不用了,锅就这么大,两个人洗不了。”


杨小乐见状也就没有上去帮忙了。


等了一会,小家伙洗好碗,带上狗皮帽子和毛线手套赶忙说道:“好了,走吧!”


杨小乐看着她有些干的脸颊,笑着拿了带雪花膏出来。


“给,自己抹!收好了,娘看到就说我买的。”


大姐给了一袋,剩下的还有不少呢!


而且这段时间他也偷偷买不少的东西,很多东西明年开始就要大面积用票了,现在不买等以后要票再买吗?


那真是闲的。


小丽看到雪花膏,眼睛一亮,接过去,用牙咬了个口子,挤了点放在了手上。


闻一闻。


“嗯,真香,比娘买的歪歪油香。”


说完,将手上的雪花膏擦在了脸上,手上也涂抹了个遍。


杨小乐笑了笑,歪歪油其实就是蛤蜊油,这个可不是蛤蜊熬出来的油。


说白了,就是没加任何香料的凡士林。


脸上和手上都涂抹了个遍,这才算是弄好。


弄好以后,将房门锁上带上面袋子,锁上门就出门而去了。


而此时曲颖正在和王大爷隔壁的板儿爷李师傅在商量着什么,意思应该是让他帮忙去她家拉东西。


几人只是看了一眼就离开了。


走在路上,小丽将手插在杨小乐的棉袄兜里取暖。


“放你兜里不行吗?这样走路一会摔倒了。”


“不要,你的兜里暖和。”


“你放我兜里,我放哪里啊?”


“你不是有手套吗?”


“那你不也有手套吗?”


“没你兜里暖和。”


杨小乐:“…………”


听到小妹理直气壮的声音,让他顿时无语了。


有道理,好有道理。


几人说说笑笑的踩着棉鞋,向着外面走去。


PS:甜筒想拿个徽章,最近准备单更一段时间,字数还是和以前差不多的。其实都是一样,只是合并在一起了而已。谢谢哥哥姐姐们的理解。


以后尽量字数多点。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