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着荒田回过去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78章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你这人怎么这样啊?你再怎么……再怎么也不能写这句话啊?”


杨小乐闻言看向了旁边的房国平。


这其实不是一个成语,估计房国平一时半会反应不过来。


此时房国平看着字也是一阵的震惊和反感。


震惊的是对方的行草写的这么好,反感的是怎么写了这么个玩意啊!


杨小乐见状,拿起毛笔,在底下空白的地方。


用行楷直接写了“春池嫣韵”,四个大字,字体苍劲有力,行云流水,充满着美感。


“哥~~”


思绪间,门口传来了喜子的哭腔。


杨小乐见状赶忙对着房国平说道:“房老师,我弟喊我,我先回去了啊!”


说完,放下毛笔就出去了。


……


等人走了以后,房国平早就回过神来了。


对着房萌萌训斥道:“什么去他……这是草书,春池嫣韵,”


说这话的时候他也有些不好意思了。


他没往上面想。


但是一下也没有反应过来。


而且对方的字居然写的比他还好,这让他有些接受不了,感觉自己是不是没有天赋?


房萌萌瞪着大眼睛,滴溜溜的看着老爹。


弱弱的问道:“爹,那我刚刚读的时候,您怎么没反应?”


房国平一脸平静的说道:“我刚刚在看他的字,行了,赶紧练!一会就要吃饭了。”


说完背着手离开了。


房萌萌看着他离开,撇撇嘴,做了个嘴脸。


然后来到了桌子前。


看了一会,好奇的看了一下窗户外面的杨小乐。


……


杨小乐出来以后,就看到老爹拿着鞋,就要打喜子。


“吃,就知道吃!”


喜子看到杨小乐过来了,赶忙跑了过去。


躲在他的身后,冲着老爹说道:“爹,又不是我要弄的,大姐说是小乐让弄的。你干嘛揍我啊!”


杨小乐假装茫然的问道:“什么啊?”


“野鸡呀!大姐让我弄的野鸡,说是你说让弄的。你别不承认。”


喜子听到他的话,吓了一跳。


赶忙质问着。


这要是坐实了,他真的会挨揍的。


杨小乐见状笑了笑:“哦,你说这个啊!是我让姐弄的啊!哪天我再去抓就是了。”


“爹,爹,你听到了吧,你听到了吧!真不是我弄的。”


喜子见到自己沉冤昭雪,赶忙说了一下。


他是真怕啊!


杨广志听到这话,眉头皱了一下:“那平时也不能就这么随便霍霍了啊。”


说是这么说。


不过他也没有继续说什么了。


“行了,差不多到时间了,我去干活了。”


说完,就去饭店那边看看情况去了。


看着老爹离开,喜子这才松了口气。


好险!


幸好自己反应快。


还是老二好使。


等人走了以后,杨小乐就回去了。


大姐正笑嘻嘻的将洗干净的野鸡剁开了。


本来就不大,准备用来做汤。


……


晚上大哥和老娘回来,看到做鸡汤了,自然又是一阵的埋怨。


不过说归说。


吃好是照样吃。


吃到一半左右,就听到王大爷对着院子里喊了一声:“开大会了,开大会了啊!先把手里的活计停一下。当家的都来大院。”


听到这话,众人都停下了饭碗。


王秋菊一阵的奇怪,看着杨小乐问了一下:“咋回事啊?”


杨小乐摇摇头:“不清楚,去看看吧,下午张主任过来了,让王大爷他们去居委会一趟。”


听到这话,王秋菊轻轻颔首。


也不明白怎么回事,就要去看看。


杨小乐站了起来,阻止了她:“娘,你一会不是要上课吗?先吃饭吧。一会别来不及了,我和哥去看看。”


大哥见状放下了饭碗,抹了一下嘴巴。


两人就出去了。


说是这么说,但是全院大会,这种她肯定要参加的。


端着饭碗站在了门口。


大姐和喜子几人自然也是跟着出来看热闹呢!


杨小乐出来以后,就看到大院里的人都从家里出来了,后罩房的人出了杨老太没有来,其他的也都出来了。


田寡妇刚刚下班,正在家里做饭呢!


这不得不让她着急,“王大爷,咋回事啊?”


王大爷看了一下,“刘洪生呢?来了没?”


拉煤刘师傅在后面应了一声:“哎,王大爷,在这呢!”


“哦,李全有呢?”


板儿爷李师傅同样也应了一声。


王大爷看人都到齐了,看了一下旁边的赵大爷说道:“老赵,是你说好是我来说啊?”


赵大爷心情不爽,说道:“你说吧!谁说都一样!”


听到这话,王大爷这才点头。


看了一下,问道:“广志呢?”


杨小乐见对方找自己当家的,就应了一声:“哦,我爹干活走不开,我哥在这听着呢!您老说吧!”


王大爷见状轻轻点头。


这才清理了一下嗓子说道:“是这样的,刚刚我和老赵两个去居委会那边一趟了。有几件事情。”


看到大家看过来的眼神,他也没有卖关子。


继续说道:“粮食以后不用定量本了,以后就用粮票,明儿开始,下个月的定量,你们去居委会那边领粮票。这个你们应该都知道了。


这定量啊!以前咱们细粮占了三成出头,从今儿开始细粮减少为一成。”


听到这话,大家都开始议论纷纷的说着。


“啊,就一成了啊!那怎么吃啊?”


“就是啊!”


“家里还有这么多的孩子呢!”


……


王大爷压了压说道:“居委会那边也说了,困难只是暂时的,解放前那么困难都过来了,害怕这么一点困难吗?这就不行了吗?你们说是不是?”


听到这话,众人虽然不满,但还是冷静了下来。


见没人说话了,王大爷继续说道:“接下来就是菜的事情,明天大家不止是粮票的事情,今天街道办已经把新的定量本做出来了。”


做新的定量本?


在大家疑惑中,对方开口说道:“明天开始,买菜一人一天5市两的定量,当天不买过期作废!”


“什么?一天就半斤?”


“这也太少了吧?”


“这谁规定的啊?”


……


王大爷见状喝道:“吵什么吵啊!等明年开春了,那菜不就出来了吗?最多四月份。熬一熬不就过去了吗?”


众人有些不满了。


也知道王大爷只是通知,就在底下议论了起来。


王大爷见状,只能继续说道:“居委会那边说了,晚上会挨家挨户的换本子,能处理多少处理多少,剩下的明天再弄,明天大家把本子准备好,到时候换新的本子,要是没买完东西的,到时候记得让居委会敲章,别忘记了。不然这个月就买不到了。”


杨小乐在那里听着,现在还好。


好像过段时间,菜也开始要菜票,具体什么时候他就不清楚了。


事情就是这么多。


在众人的埋怨声中散会了。


不过临走的时候还丢下了一句话,那就是菜如果买不到,那就去买榨菜。


合着以前敞开买的榨菜都要按照菜来买了。


这又是一阵的抱怨。


但是此时王大爷已经回去了。


杨小乐听完以后,琢磨了一会跟着大哥一起回去了。


王秋菊端着饭碗进了屋里。


杨小乐看着老娘问道:“娘,听到了吧?”


王启菊咀嚼着鸡肉,点点头:“嗯,听到了,这几天咱们副食品店这几天,几乎一天一个变化。看这样子,后面越来越多的东西都要开始按定量了。”


杨小乐想了一下说道:“对了,你在店里,买点盐巴带回来……可别以后盐巴都要定量了。你也看看,有什么能买的买点吧。反正是吃的都买。”


盐巴后来好像不要票,但是也按定量了。


日常生活肯定是问题不大,如果是需要腌制一些什么东西,那到时候就麻烦了。


王秋菊想想点了点头。


“我知道了,不过好多东西现在都开始算在定量上了。到时候我看看。”


王秋菊说完,把手里最后一点玉米窝窝头塞进了嘴里,说道:“给你爹留点肉,我走了啊!要来不及了。”


说完擦擦嘴巴,拿着书本,像模像样的去上学了。


看着老娘离开,杨小乐琢磨了一下。


再等几年,把老娘给弄进居委会里。


最少也要在大院里弄个居委会代表,这以后到了那几年可是负责管理整个院子。


给老爹留了一点鸡肉,几人将剩下的给干光了。


吃了饭,大姐自然是去洗碗去了。


看时间差不多了,杨小乐把兄弟姐妹几个人叫到了屋里,将房门给锁了起来。


悄悄的拿出来2串洗好的葡萄出来。


大哥见状惊讶了一下:“小乐,你怎么有这个玩意啊!这大冬天。”


听到这话,杨小乐说道:“这你就不懂了吧!咱们的苹果、梨都是从哪里来的?别的地方运过来的呗!最南方现在还是夏天呢!”


“怎么可能?”


听到这话,杨小乐指着大姐说道:“姐,说给大哥听。”


大姐闻言赶忙说道:“这个我知道,地理课上有,地图上有赤道,说是一年四季都是夏天,人黑的跟炭一样,咱们往南边有些地方就没有冬天。”


杨小乐听完以后,笑道:“听到了吧?不懂就别说,吃不吃?不吃拉倒,我一个人吃?”


“吃吃吃!”


喜子不敢动,听到这话,马上拽了几棵就塞进了嘴里。


“嗯嗯,好吃,甜!”


“我也要!”


小丽在后面说道。


大姐和大哥见状也纷纷加入了吃的行列。


城里自然也有水果,虽然种类不多,但是以老娘的性子愣是一次没买过。


杨小乐见状便交代道:“连皮带籽一起给吃了,还有啊,谁都不准出去说,爹和娘都不准说,听到了没?谁说了,下次就不带他吃了。”


大哥一阵的奇怪:“爹娘也不能说吗?”


“不能!以后我会想办法!”


几个小的还好忽悠,两个老的问东问西,问的他头皮发麻!


看到他的态度,其他几人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。


几个人把葡萄给分了。


皮和子都吃了。


至于剩下的一点梗被丢进了煤炉里,一会就烧没了。


下班回来的杨广志也没有发现。


高兴的吃着肉,喝着酒。


……


第二天一早,杨小乐三点多就起来。


他今天打算去黑市看看情况。


摸着黑出了大院,骑着车就离开了。


凌晨的晚上格外的寒冷,喝了一点带颗粒的井水,让他身上暖和了一些。


来到之前黑市的地方。


这里可以说真的是人山人海来形容。


巷子里密密麻麻的都是人。


看着里面的情况,杨小乐琢磨了一下,只要是来人抓了,那就是一锅端了。


到时候一抓一大片。


悄悄来到角落里,将自行车收起来,又将脸用毛线围巾围了起来。


还顺便抹了一些锅底灰。


他这才从小巷子这边走进去。


卖东西的没多少。


山里的板栗,家里养的鸡,河里抓的鱼。


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目的,那就是换粮食,大部分不要钱。


除非价格给的高。


毕竟现在城里鸡鸭鱼,差不多停了供应,去菜市场几乎是买不到。


说是过节,过年的时候再拿出来卖。


卖粮票的那里更是火爆,被人围满了,都在询问粮票还有没有了。


这个买一斤,那个买两斤的。


没一会就卖光了。


他也没有着急出手,继续在那里看着。


看了好一会,他这才悄悄的出去,弄了十几斤的肉过来。


看到肉,众人都围了过来。


低声问道:“多少钱一斤?”


杨小乐琢磨了一下,说道:“我这是腌的肉,风干了,两块一斤。”


因为他刚刚看到了有人拿着二两肉,以三毛六卖出去的。


也就是说肉现在涨价了。


一块八一斤。


当然了,有票的话还是八毛二一斤。


可是城里一人一个月只有四两半,不是拮据的家庭,是舍不得拿出来卖的。


一顿都不够吃的呢!


那他的咸肉两块也不过分。


听到这个话,有人犹豫,有人直接开口:“给我来二斤的,挑肥一点的!”


“哎,好嘞,这一吊是一斤称重好的。您拿去称一下。”


对方接过东西掂量了一下。


掏了四块钱递给了他,拿着东西就离开了。


杨小乐收了钱,看向了剩下的人。


众人看到这个样子,顿时纷纷掏钱购买,没一会二十多斤的肉就全给卖光了。


最后一个人来晚了,把最后的五斤给买了。


杨小乐见状,收拾东西就离开了。


没一会他又提着一袋子肉回来了。


他也知道这样很危险,不过他就准备干这一票,下次去别的黑市再卖。


这肉简直就是硬通货啊!


杨小乐提了五十过来,没一会又卖出去二十斤。


人多,但是真正舍得买这么贵肉的人还是不多的。


“这些多少斤?够给我吧!”


突然男人说话了。


杨小乐看了一眼,正是刚刚买了最后五斤的人。


看着对方杨小乐琢磨了一下。


因为对方之前说了一句话,让他注意了。


那就是对方说:太少了,时间不够了。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