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着荒田回过去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19章,发财的路子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此时已经到了吃饭的的时间。


杨小乐走在路边,看着路边各种吃食,走进了一家大排档,里面热闹非凡。


也不想着去空间吃了。


尝尝鲜。


好奇的挤在人群里,伸头看了看墙上挂着的菜单。


都是烧卤。


繁体字价格都是两块和三块一份。


“大叔,给我一份义烧肥鹅饭。”


盯着看了一会,感觉这烧鹅饭挺有食欲的,就跟着点了一份。


他的声音自然是引来了众人的注意。


要知道,建国以后来这里的人数不胜数,但是大部分都是沿海一带。


说粤语的占据了大多数,其他地方的口音,例如京都的官员,有钱人,以及沪市的有钱,但是这些人平时大家都很少看到。


剁菜的老板看了一眼,也没有说太多。


“撒晕~”


只是淡淡的说了一个价格。


杨小乐见状掏出了三块钱递给了他,就在外面的桌椅那里等着。


上菜还是很快的,没一会就轮到他了。


等了一会,一份枣红色酱汁的烧鹅饭就给他上来了。


杨小乐拿起旁边的筷子吃了起来。


还不错。


甜咸口的,和京都那边也没什么区别,就是里面带着淡淡的香料味道。


被一群人像大熊猫一样围着看了一会。


吃完东西便起身离开了摊位向着前方走去。


琢磨了一下,感觉这里距离九龙那边也就三四公里的路,最后还是决定不打车了。


偷偷放出自行车,骑着车子向着城里的方向赶去。


不得不感慨,内地和这里的差距确实挺大的。


之前在元朗那边看到的还都是低矮的建筑。


但是现在进入市区以后,老楼和新盖的旧楼交织在一起,这是京都没有的繁华。


这里虽然没有七八十层的大楼,但是二十三十层的大厦比比皆是,十几层的大楼更数不胜数。


京都那边十层左右的大楼几乎是屈指可数。


高楼林立,遍地汽车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。


但是这里给他的感觉其实并不是特别的舒服,因为这繁华的都市以及匆忙的行人,又让他回到了后世那种快节奏生活的感觉。


港岛虽然说很发达,也不全都是高楼大厦。


以前遗留以来的老式砖瓦房、普通楼房、新建的小区、以及各种脏污的地方,交织在一起。


显示着这座城市正在蜕变,正在崛起。


“咦~”


出了一个狭窄的巷子,一座十分畸形密集的建筑群出现在了眼前。


当看到上面繁体字写的标牌,他脑子里明白了这里是什么地方了。


九龙城寨。


看过港片的,都知道六七十年代九龙这边非常的乱。


但是全岛最乱的其实就是这个九龙城寨。


这地方其实有些特殊。


说白了就是一块飞地。


当年清朝签订条约的时候,这个两万多平方米的地方,清朝是有主权的,而且还在这里建立了炮台。


不过清朝灭亡了以后,这里就成了三不管地带。


清朝没法管,英没权管,港岛这边又不敢管。


于是这里就成了整个港岛难民居住的地方。


这里面的房子狭小,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搭建起来的,从建成的那一刻开始,就是是危楼。


除了四周和房顶,其他地方一天24小时都见不到太阳。


这里也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。


人口密集的记录,这一点点大的地方,长两百多米,宽一百米左右的地方。在这大部分都是十一二层的房子里,住了整整五万人。


要知道,这不是后世那种高楼大厦。


可以想象里面的卫生条件是什么样子的。


听说里面大部分的路走两个人都得错位。


这里也有点好。


只要你能进去找到空房子,你就是这里的人了,除了城里的帮派,谁也管不到你。


好像七十年代港岛派了几千人攻打都没有成功。


九十年代的时候这里才被拆除了。


杨小乐在附近溜达了一圈,瞻仰了一下这个传说的地方,随后骑着车子向着远处赶去。


话说这里没有中介是真的麻烦。


仿佛又回来了后世,换房子的时候,骑着电动车在各个小区里找告示年代。


那时候至少有个号码,打个电话问一下就好了。


这里是直接贴一个住址。


头疼。


杨小乐看着附近怪异的眼光,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衣服,感觉是该换一身行头了。


转悠了一圈,找到了一家商场,进去买了几套行头。


冷嘲热讽倒是没有发现。


反而是很热情。


杨小乐偷听之下才明白。


这些人是知道他内地人的身份。


按照她们的说法,内地人来这里的,穷是真的穷,但是有钱的人那是真的有钱。


没有冷嘲热讽,杨小乐花钱也舒坦。


买东西那也是相当干脆,看到合适的就直接拿了。


不过想想,男的好像都是这样,懒得逛街,懒得去试来试去,合适就直接拿了。


一个多小时以后,花了六百多块钱,将全身上下都换了一身行头。


一共两套,连鞋子在一起一套三百多。


内衣,羊绒衫,外套、牛仔裤,运动鞋和袜子。


没有买什么大的品牌,这里也有上千块钱一件的衣服,但是他感觉没有必要。


穿着一身新衣服,提着大包小包的离开商场。


出来以后,打听了一下沿江的位置,骑着车就过去了。


买房子肯定买繁华地带啊!


“咦!”


杨小乐看着路边的墙上一张大大的海报。


用繁体字写着。


全区最平。


何文田琼林别墅,全部32栋,已售28栋,欲购从速。


何文田在哪里?


看到这个,杨小乐琢磨了一下。


这里说小很小,说大其实也很大。


这里虽然靠近海边,但是肉眼可见四周的远处时不时的还能看到小山,高度不是很高,只有几十上百米的高度。


打定主意以后,四处打听了一下。


原来前面就在何文田,而那个别墅区域就在远处那座山的半山腰,得翻过这个山,那里距离维多利亚港口也就只有三公里多一点。


娘的,自己从深水埗到维多利亚也就五公里,怎么现在还有这么远。


不用想,肯定走错方向了。


调整方向向着那个别墅的方向赶去。


一两公里的路,十几分钟以后,就从边上的山道过去,来到了另外的一边。


之前站在山道的高处,一眼就看到了维多利亚港的海边,以及海对面的港岛。


那一片的区域建筑更加的密集,各种标志性的高楼建筑林立。


更加的繁荣。


汽车来到这边以后,他也发现一个问题,就是这条马路修的更好,小区更加的高档,环境卫生也更加的好。


看了一眼旁边的小山,顿时明白了。


港岛人信风水。


依山傍水的都是风水宝地。


而且这里距离最繁华的维多利亚港只有短短的三公里,附近有钱的人在这里置办产业就成了最佳的选择地方。


好像后世也是如此。


有山的地方都是富人区。


知道了大概的地方,骑着车就过去了。


售楼部不是想象中在别墅区里,而是在山脚下有一个售楼部,后世的那种差不多。


此时售楼部里几乎是没什么人。


“出去,出去!到外面玩去。”


刚刚来到地方,就被里面的安保人员给拦住了。


杨小乐骑着车过来这些人自然是看到的,能来这里买房的人哪个不是开着车过来的。


看到对方的动作,杨小乐也不奇怪。


哪里都有狗眼看人低的人,就算他换了一身新衣服了。


也是,这里确实不是普通的人能买得起的。


思绪间,就在他想着骂两句然后离开的时候。


只见对方脸色一变,将他扒拉到了一边,看着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了门口的位置。


牌子杨小乐不认识。


看着挺上档次的。


就是这车头太丑了。


长风形的门脸。


只见从车上下来一对中年夫妇,身后跟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。


男的穿着西装革履,女的也是穿着华丽。


杨小乐看几个人来到近前,趁着安保躬身相迎的时候,直接就走了进去。


“老细!欢迎光冷~~”


刚说完,就看到杨小乐已经进去了,顿时一阵的着急。


到那时此时他不能跑去进去追人。


妇女挽着男人的胳膊,对着保安点点头,几人一起向着里面走了过去。


杨小乐进来以后,看着和后世差不多的售楼处,就在那里四下打量了一下。


此时正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售楼员正在给一对中年夫妇介绍着。


听了一会,就明白了。


房价180一平呎,差不多1800一个平方普通人十个月也买不到一个平方的房子。


都是独栋别墅,最小的1380平呎,最大的2590平呎。


也就是138个平方到259个平方。


这种别墅应该不是那种顶级别墅,应该只是港岛高产阶层才能买的起的别墅。


娘的,真贵。


最便宜的也要二十五万,最贵的要四五十万。


自己全部黄金卖了也就一栋最大别墅的钱,还不一定够。


看安保又要来赶自己走,他也就独自离开了。


出来以后,骑着车就离开了。


心里估算了一下现在黄金和后世黄金的价格,涨幅也就一百多倍。


不过钱生钱才是正道。


自己不在这边,房子买了能保值,将来有需要还能用来贷款做生意,他能玩出花来。


至于放股市里涨价的事情他才不干。


那种靠着股市在里面杠杆赚钱,那都是扯淡的事情,真当那些操盘的人是傻子了吗?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