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着荒田回过去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53章,大伯报喜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PS:时间线要快速推进,挑选重点了写写,尽快到高中生涯。那时候才是个大舞台,现在年龄太小写的还是很难受的。毕竟小学和初中绝大部分都是过客。


……


第二天不用上学,按部就班的去索爷那边练功。


差不多了,就跑去了乔燕那边。


刚刚进了大院,就看到乔燕正准备出门。


“乔燕!”


看到她,杨小乐轻轻喊了一声。


“哥!”


看到他,乔燕也是很高兴。


听到这个称呼,杨小乐愣了一下,想想也没有去反驳。


笑着问道:“对了,街道办给你找工作了吗?什么工作?”


乔燕抿着嘴笑了笑:“哦,市里不是要国庆献礼吗?那里急缺人手,街道办看我就一个人,给我找了个后勤,在工地给他们洗菜,干点杂活。”


杨小乐闻言轻轻点头:“嗯,那还行,去忙吧,要是缺什么跟大龙他们说。我给你弄。”


“哎,好,哥,那我先走了啊!对了,那菠菜要开始间苗了,你弄点回家吃。”


说完,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。


看着对方离开,杨小乐看着旁边站着的大龙两人。


笑道:“来吧,以后你们只要有时间就过来,咱们几个练练。”


林俊生点了点头,想到了什么对着他问道:“对了,耗子叔,你上次说上中专的事情,怎么说啊?”


旁边的虎子也是一脸的兴奋。


高中上不了,中专也是很好的。


杨小乐闻言笑了笑:“不急,对了,我让你们打听的事情,打听清楚了没?”


“嗯,打听清楚了。负责这个事情的主任是部队专业过来的,人比较正直,不过有个权利比较大的副主任,这人以前就是负责这一块的,解放前就是个干部。不过给他送礼的人不少。”


杨小乐听完,琢磨了一下,点点头:“行,我知道了,一会我有些东西,你拿着去找他。”


随后又交代了一下。


林俊生迟疑了一下问道:“这行吗?”


“放心好了,我给的能是普通东西吗?”


杨小乐不在意的摆摆手,随后笑道:“行了,来吧,一会挨揍可别哭鼻子。”


林俊生闻言回过神来,笑呵呵的说道:“好啊!”


随后几人在这里开始练习了起来。


各种定量的减少和票据种类的慢慢增加,人们的生活开始变的拮据了起来。


饥饿,笼罩在整个城市。


吃了吗?吃的什么,成了每天见面聊天的主旋律。


好在京都这边虽然定量开始渐渐减少,但是有全国各地的支撑,倒也是没出现什么大的变故。


不过每天街道上巡逻的人开始多了起来。


经常会有进城的盲流被悄悄带走。


而各地的农村也开始渐渐加强了民兵的巡逻,人们的出行更加的困难了。


时间也渐渐到了六月末。


因为人们都相信,每年五六月都是夏收的季节,正是新粮食出来的时候,粮食缺少的情况肯定能改变。


可是人们发现,粮食的定量没有恢复,又降了半斤。


而且夏季正是吃蔬菜的季节,可是蔬菜却是没有想象中的敞开供应。


只是从5两的标准,恢复到了七两。


“哎,小乐,你在干嘛呢!这考试呢。”


台上正在发期末考试的试卷,刘解放看他还在那里写信,赶忙催促了一下。


而前面的李海棠听到这话,扭过头来,笑道:“解放,你操的哪门子心啊!还是关心一下你自己吧。小乐哪次考试不是第一啊!现在考的是算术,肯定又是第一名。”


听到这话,刘解放撇撇嘴。


好吧瞎操心了。


不过随后笑道:“我现在成绩提高的也不少了好吧,我这是不是大器晚成。”


李海棠闻言撇撇嘴,没搭理他。


杨小乐闻言在那里笑着。


一个大院的,他时不时的也会偷偷放点井水,能看的过去的,他还是希望以后上高中能一起上去。


没有在意,继续写信,这个自然是给港岛那边去信。


陈子兴那小子运气挺好的,过年时候他去的时候,这小子被他大哥叫走。


就是因为港岛的那块地。


打官司呗。


半年的官司,现在已经接近尾声了。


现在缺少四百万港币,就能将手地给拿到,而且根据来信,港岛那边的房地产也开始有复苏的迹象。


如果他愿意的话,


这钱他出了,将占有这地40%的股权。


之所以占比这么高,还是因为买的时候是高价,现在房价跌了,只是那个位置非常的好,没有其他地方80%的跌幅。


现在也值八百多万。


看似吃亏了,但是现在房地产已经复苏了,所以比例就低了一些。


这个怎么可能不要。


而黄秋静的效率也高,这4个多月,平均以每天2个商铺的速度,在给他收购。


方法那自然是贷款。


一成的首付,都是最长十二年的贷款。


至于一房多个银行贷款这种风险的事情他没干。


毕竟自己现在不在港岛那边。


没必要弄这些风险的事情。


现在手里已经有了二百多间的商铺,基本都是在四十到六十个平方左右。


偏远的地方一间三四万,好的地段十几万。


平均价格也是在十万左右,几乎是覆盖了整个港岛。


看着房子很多,总价接近两千万。


但是按照首付一成的比例,也就给了两百万左右的钱。


而黄秋静几次的来信都写了担忧贷款的事情,万一出事情,那就是整个崩盘了。


但是杨小乐没有在意。


只要稳住了,不让贷款的钱脱节,那就是稳当的很。


至于现在写信,那是因为这个暑假他不准备过去了。


过去也没啥意思。


吃喝他不缺,钱暂时也不缺,只要他不死,空间还在,以后钱都是不是问题。


最后琢磨了一下,想到自己去港岛碰到的黄昕彤。


还是写下,让黄秋静去找一个她的事情。


对方今年毕业了,想找个工作,如果她没有什么好的工作,就让黄昕彤过去给她帮忙。


至于自己是老板的事情,他还是让黄秋静隐瞒了。


两个人相遇本来就是在微末的时候,没必要把自己是老板的事情说出来。


写完以后,将信收起来。


拿起早就发下来的数学试卷开始做了起来。


最后做的,但还是最先交卷的。


数学老师陈老师看到他提前交卷,接过卷子扫描了一眼几道大题目,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
先看答案都是对的。


不用想了,估计又是满分。


出来以后,看着外面几乎没有什么提前出来的人,琢磨了一下准备回家了。


明天开始就是放假了。


想着去哪里玩呢!


下了楼在二楼碰到了喜子这家伙。


“哥,哥!”


看到他,喜子赶忙叫住了他。


杨小乐看着他,敲了一下他的头:“怎么提前出来了?考不好,回去让妈揍你。”


喜子揉了揉头。


笑道:“嘿嘿,放心好了,保证都是九十五以上,数学肯定是满分。”


杨小乐轻轻点点头。


这井水没白喝,现在已经能在班级前几名了。


至于小妹是小学,加上喝了井水,有不懂的就问他,成绩也是班级第一。


最差的当然属于大姐了。


本来成绩勉强上初中,在县城就是属于中下,来城里更加困难,好在以前在县城的时候有姜妍给她补课,加上喝了井水。


现在的成绩也已经中等偏上。


而且排名上升的很快。


按照这样下去,估计明年年底有望进班级前几名。


这让老爹和老妈两个笑的合不拢嘴,一直在私底下念叨着,家里有望四个大学生了。


最差也能混个高中生啊!


这年头的高中也不是大白菜。


现在的升学率,根据教育局统计下来,四九城小学升初中是52%的升学率,而初中升高中更是低到了23.1%。


如果按照从小学来算的话,从小学一直到高中,升学率只有可怜的11%。


按照这比,他们学校两个班级一百个人都没有,也就是说最后能上高中的,只有10个人左右。


甚至不到。


因为这事情,让大哥一阵的郁闷。


家里就他最笨。


不对,现在最差的不是大姐,而是小麦。


这丫头以前就是农村上了初小,来了城里,完全跟不上。


好在大姐跟在后面教她,勉强能跟上。


看了一下说道:“你别走,等小妹和小麦一起回去。我还有事情。”


他得去邮电局。


喜子闻拍拍胸脯保证道:“行,我知道,放心好了。”


杨小乐见状,直接就下楼去了。


来到楼下,骑着车子直接就离开了。


来到邮电局,以苏玲的名义把信给寄出去了,这才骑车回去。


回到家,大院里的自来水池边上,不少人正在那里摘菜、洗衣服。


“王大娘、李婶……忙着呢!”


进来以后,杨小乐笑呵呵的打着招呼。


“哎,小乐回来啦!”王大娘笑着回应了一下,随后说道:“哎,对了,你们家药准备了没?晚上吃了饭,各家一起啊!”


“早准备好了,不是说好了七点吗?就七点。”


杨小乐笑呵呵的回应了一下。


对方说的,是上面下发的文件:除四害。


老鼠、苍蝇、蚊子、麻雀。


京都下达的目标是两年完成目标,可谓是全民皆行动。


捉麻雀成了孩子人们的任务,这段时间,几乎各个小孩手里都带着一个弹弓,见到麻雀就打上一弹弓。


麻雀几乎成了丧家之犬。


至于今晚的行动,自然是街道组织的,集体一起在家里、院子里喷药,点蚊香。


王大娘笑呵呵的应了一下,继续摘菜。


杨小乐见状,笑呵呵打个招呼就进了屋里。


旁边正在摘菜的王丽,洗了一下手,赶忙回屋里了。


没一会提着一个网兜,里面放着一个大西瓜,直接去杨小乐家里。


其他人看到都是笑了笑,没有奇怪。


“小乐!”


杨小乐开门回家将书包丢一边,正拿桌上的凉茶喝水,就听到有人喊他。


扭头一看,正是孙福的媳妇。


“婶子!怎么这是啊?”


王丽见状笑呵呵将西瓜放在了桌子上,笑道:“小乐,你孙叔他弄了一个庞各庄的西瓜,说是头茬的,好吃,给你们送过来尝尝。也不知道熟了没。”


“哎,婶子,你这么客气干嘛啊!拿回去给孙静吃吧!”


杨小乐在那里客气着。


现在六月底,正是上西瓜的时候,而庞各庄的西瓜在京都可是非常有名的。


又沙又甜。


到了夏天,水果自然是开始上市了。


不过这玩意可不便宜,一毛两分七一斤,这一个有十来斤,一块多钱呢!


他记得九十年代农村的西瓜也就一毛一斤。


而且这玩意因为量少,很难买。


王丽在那里笑呵呵的说道:“嗨,跟婶子客气什么啊,这段时间要不是你帮忙,年喜他都没奶吃。”


听到这话杨小乐笑了笑。


对方说的年喜,自然就是大年三十那天生的孩子,因为过年,就叫年喜了。


自己这段时间没少给她带骨头、猪肝什么的。


看着习惯,杨小乐笑了笑:“叔还真有能耐,这都能弄到。”


“庞各庄那边没吃的,去厂里换东西,用西瓜换的豆渣。”


杨小乐闻言点了点头。


豆渣,其实就是酿造酱油时候剩下的,蒸熟了以后泡饭,不比酱油泡饭差劲。


这年头,酱油泡饭,都算是一个美味了。


放以后,谁吃啊!


“那谢谢婶子了,我就不客气了啊!”杨小乐客气了一下,低声说道:“那个,婶子,你等一下。”


说完,离开,回到屋里。


那了一个纸包,小心的拿给了她:“婶子,这鸡蛋你拿着,不多,只有一斤,给年喜吃。”


“这……鸡蛋?多少钱,我给你!”


王丽一阵的惊喜。


鸡蛋已经断供几个月了,他们家因为有哺乳期的孩子,可以一次性领二斤鸡蛋,早就吃完了。


“嗨,钱就算了,婶子你一会拿回去,别让院子里的人知道了,我也弄不到那么多。”


“那不行,鸡蛋我拿着,钱到时候我给你娘好了。”


以前要定量的时候,鸡蛋就要一块多钱一斤,现在着几个月下来,鸡蛋已经直接翻一倍了,都两块多一斤。


而且还很难买到。


去了黑市都是抢手货。


王丽说完,拿着鸡蛋笑呵呵的直接离开了。


杨小乐还想说什么,最后还是算了。


后面再弄点东西给她补补身子就是了。


随后拿起西瓜,洗一下,找了一把刀,直接给西瓜干开了。


现在天本来就热。


一口西瓜下肚子,顿时感觉舒坦的很。


要是冰一下就更爽快了。


瓜子悄悄留了一些,一会在空间里种一点。


吸溜,吸溜。


一口气干掉了好几块,就听到外面热闹,这是孩子们一起放学回来了。


“西瓜!”


刚进屋,喜子看到桌子上的西瓜,就两眼放光,直接就扑了过来。


而小丽则是拉着不太好意思的小麦一起过来吃了起来。


“哥,哪里弄的西瓜啊?”


喜子一边吃,一边笑着问道。


“哦,孙婶子送的。”


杨小乐又吃了一块,这才满意的将瓜皮丢在旁边的盆里。


这玩意一会洗洗,去了皮,还要炒菜呢。


至于丢了?


谁丢了谁挨骂。


看到的人要骂。


杨小乐吃完了手里的瓜,洗洗手,对着小麦问道:“小麦,怎样?现在听课还能跟的上吗?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