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着荒田回过去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64章,你是他老子,你也不管管?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杨广志出来以后,将杨小乐的药和检查单子都带上了,对着杨满仓说道:“爹,走,我带你去坐公交车。”


“坐什么公交车啊?不就这么点的路吗?你上班不都是走去的吗?”


“不走路,坐公交车!快点吧!”


说完,拉着他就离开了。


“你这是有钱烧的吧?”


大院里还传来了老头子的声音。


杨小乐在那里琢磨了一会,最终还是没有跟去,老头今天就走的可能性很小。


而且他今天还给老头喝了那么多的井水。


果然。


他想的一样,等她晚上把小麦和小丽两个接回来,杨广志也回来了。


被告知老头住在纺织厂的招待所。


明天大伯会带他到解放J总院,以家属的名义过去看病。


当天无事。


第二天杨广志没有再去。


直到第三天的中午,大伯这才带着老头子回来。


杨小乐琢磨了一下看着杨广春问道:“大伯,老爷子知道了吗?”


杨广春摇摇头:“不知道,不过担心他不配合治疗,编了一个比较严重但是能治好的病,希望能过去这个坎吧!”


但是他的心里也是叹了口气。


以前是不懂,但是毕竟有个医生的媳妇。


听了媳妇的,他才知道这病的严重性。


听到这话,杨小乐点了点头:“那今天就要回去了?”


“是啊,死活待不住,你说怎么办?”


杨广春也是叹了口气,最后摇了摇头:“算了,等回去先吃药看看吧!我准备让他两个月过来检查一下。”


杨小乐闻言也是轻轻颔首。


好像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。


一家人在一起吃了饭,饭桌上三个长辈的心情都不是很好。


老头抽着烟,不在意的说道:“你们担心什么啊?不是说能治好啊!我回去好好吃药就是了。”


虽然他也不想死,但是真临到他了也是命。


杨广春轻轻点头:“爹,你回去了,这药按时吃,不要不吃,大队不是有个赤脚医生吗?你不会熬药的话让他帮忙。”


“行了,我知道了!”


杨满仓不在意的答应了下来。


看到他的表情,杨广春有心让人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。


但是老头非要回去。


吃了饭,杨小乐便毛遂自荐的要送老头回去,让其他人安心上班。


众人见状也没有多想。


杨小乐骑着车子带着老头离开。


一路无话。


车子来到了汽车站这边。


就在老头提着东西要回去的时候,杨小乐拦住了他:“爷爷,这个给你,你拿回去喝药的时候记得喝一酒盅。或者喝一口。”


“这什么?酒?”


“不是,这是药。”


杨小乐胡扯了一下。


杨满仓一脸的奇怪:“药?怎么用个水壶装着?”


听到这话,杨小乐四下看了看,对着问道:“爷爷,听过盘尼西尼没有?”


杨满仓点了点头:“听过啊,那东西精贵着呢!以前光听过没见过,比黄金还贵。”


杨小乐闻言笑了笑。


盘尼西尼又叫青霉素的事情,不是所有人都知道,特别是农村消息比较闭塞,平时本来就不怎么去医院,更加的不知道。


随后神秘的说道:“爷爷,我告诉你,这个是一种特效的药!比那个还珍贵呢!你收好了,一定要按时按照我说的喝。”


“真的假的?这哪里来的?还用个水壶装的!”


杨满仓也是一阵的奇怪。


“当然是真的,我告诉你,就这药,咱们全京都城,用得起,用过的,也就十来个人。这是大娘托关系从部队里弄到的。”


杨小乐在那里胡扯着。


随后说道:“为什么用这个装,那是因为这药是管制的药,大娘这是违法原则的,要是让上面知道了,大伯和大娘的工作都没有了,而且大娘还得坐牢。您说能不用这个装吗?”


“咦,这么严重?”


老头吓了一跳。


这还得了:“那我不要,你给广春送回去,为了我这老头子不值当。”


见老头有点信了,他这才说道:“爷爷,东西都拿出来了,而且也打开了,再拿回去也没用啊!放心好了,大娘的老战友弄的,大伯都不知道,你下次来了,别提这事情听到没?她说了,这事情提了她也不承认。”


这话说的老头一阵纠结。


看到他的表情,杨小乐将东西塞给了他:“东西收好了,喝两个月,如果有效果,大娘说他托国外的人给您带!”


“哎~~”


老头叹了口气说道:“行,我收着,让她别弄了,不能因为我这个老头子,把家给毁了。”


杨小乐见状答应了下来;“好,我跟大娘说。还有啊,这个药别人不能喝,没病的人喝了对这个不好。”


“哎,我知道了!”


老头金贵的将军用水壶给塞进了包里。


深怕给丢了。


随后这才接过药:“行了,回去吧,我自己进去问问就好了。”


“没事,几步路的事情!”


说完,带着老头向着车站走了过去。


将他送上了车,这才离开。


……


杨满仓坐着车在公社那边的大路口下了车,随后过了一个小时这才回到公社。


正当他回去的时候,想到了杨小乐说的话。


琢磨了一下,还是给要回来。


还不信了,凭什么要不回来?


“哎呦,杨叔!城里回来了啊!”


高大年正在店里没事干,看到他过来,笑呵呵的应答了一下。


“那个……大年啊!我孙子是不是说让我一个礼拜过来这里吃顿饭啊?”


“哎,对啊!他跟你说了吧?叔您放心好了,您提前跟我说,我就给您弄。”


听到这话,老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:“那个,大年啊!我琢磨了一下,和我孙子商量了一下,说这东西你给我,我带去吃算了,就不麻烦你了。你也知道农村现在都不容易,家里能一起尝尝。”


高大年闻言,笑了笑:“叔,您也别为难我,小乐知道您肯定会这么说,已经交代过,您要是不吃,都送我。”


“这……他一个孩子,你怎么还当真了呢!”


“哎,这东西他给了我,我就不能给您,他也说了,除非是他本来过来拿,否则任何人都不行。”


娘的,给了你,我那一份怎么办?


老头有些生气了:“哎,大年,你这人怎么这样啊?他一个孩子,我大人过来要,你怎么还不给呢!”


高大年也不生气,笑道:“叔,您要是来吃呢!我就给你做,您要是不吃,这就归我了,要不您老给小乐拍个电报?让他告诉我?”


“你……”


杨满仓一阵的气愤。


看到他的表情,高大年也说道:“叔,不是我说您,您这样做不是让小乐心寒吗?他想着法子顾着你,你拿回去给他们吃了。你感觉他下次还干这事情嘛?您啊,就知足吧?每个礼拜您过来一趟,咋叔侄俩喝一杯。这不挺好的吗?”


听到这话,杨满仓知道小乐这家伙把事情给堵死了。


最后还是叹了口气:“算了!我先回去了。”


“哎,好嘞,叔您哪天想吃了告诉我啊!”


高大年看着他离开,笑呵呵的说了一下。


老头没搭理他。


……


杨满仓回到家里的时候,天色已经不早了。


赵金花看着他回来,手里还拿着那么多药,赶忙问道:“你这怎么一走就是几天啊!怎么拿这么多药啊?”


听到这话,杨满仓将去医院检查的‘结果’,告诉了他。


赵金花听了以后一阵的着急:“不是吧?怎么这么严重?”


毕竟在一起生活几十年了,她可不想老头突然走了。


杨满仓闻言也是叹了口气:“临到我了,那也没办法的事情,没事,吃饭吧!暂时死不了。赶明儿我去公社弄口寿材。别临用的时候没有。”


听到这话,赵金花也没有多想。


点了点头:“确实,咱们这年纪确实该备了,说不定哪天咱们两腿一蹬人就没了。先备一口吧!谁先走谁先用。”


杨广安的媳妇孙秀禾想到棺材放家里一阵的膈应:“娘,真放家里啊!”


听到这话,杨广安瞪了她一眼:“放家里有什么?村里哪家有老人的不这样弄?大惊小怪的!”


见自己男人这么说,孙秀禾闭上了嘴巴。


至于几个孩子,更是不敢说话。


“爹!您回来啦!”


思绪间,门口杨广平笑呵呵的过来了。


看到他打了个招呼,:“娘,老四,吃饭呢?”


杨满仓看到他,脸色没有了笑容,深吸了口气,只是点了点头。


气都气死了,谁愿意搭理他。


看到他的表情,杨广平舔舔嘴,将手里的东西放了下来笑道:“爹,这烟和酒您收着,还有这红糖就大半包了,爹前几天是我不对。你们吃,我先回去了。”


说完一脸肉疼的看着三包烟和一瓶酒。


最后一点了。


以后都没得喝也没得抽了。


红糖刚拆开没多久呢!全送来了。


心都在滴血。


但是不给又不行。


杨满仓看着他的动作一阵的奇怪,这家伙今天怎么这么奇怪了。


这让他想到了前几天杨小乐说的话。


到底是什么意思啊?


赵金花在旁边打着援场:“行了,给你,你就收着吧!你还跟孩子置气啊?你不在我狠狠骂了他一顿。”


说完,把药收起来说道:“行了,这药明儿我去弄个瓦罐,我来给你煎药。吃饭吧。”


杨满仓见状也没有想太多。


坐了下来,端着盛好的稀饭吃了起来。


临睡觉的时候,想到杨小乐给自己的那个军用铝水壶,悄悄喝了一口。


“嘶~怎么这么苦啊?”


杨满仓皱着眉头,不过还是将水给喝了下去。


回来躺在床上,心里却是在想着事情。


……


将老头子送走,杨小乐回到家里。


“哎,你说玩意能吃吗?”


“就是啊?”


……


几个人围在王大妈的门口在那里议论纷纷。


杨小乐伸头看了一下,“王大娘,又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啊?”


“哦,小乐啊!你爷爷送走了吗?”王大娘抬头看了一下,随后笑道:“这不是粮站卖的什么代食品嘛!弄了一点来瞅瞅。就这玩意三斤还要一斤粮票呢!”


“哦!!我瞅瞅。”


听到这话,杨小乐好奇的过来看看。


只见沈大娘家的饭盆里,有着一些灰黑色的东西,打的倒是挺碎的,但是还是有些没打碎跟玉米渣子一样。


不过是灰色透明的。


琢磨了一下明白过来了,则没打碎的,估计就是红薯秧。


而灰黑色的应该是榨油剩下的豆饼和麦麸,至于还有没有其他的就不知道了。


学着其他人弄了一点常了一口。


随后立马吐了出来。


这滋味,说不上来,霉中加酸,还拉嗓子眼。


看到他的动作,其他人都是笑了笑。


王大娘笑道:“怎么?你也吃不惯啊?”


杨小乐闻言笑了笑:“还好吧,我们以前在农村的时候,玉米粒都是和玉米芯一起磨的,味道跟这个也差不多,比这个还难吃。”


说完以后问道:“没说用这个顶定量?”


沈大娘没好气的说道:“现在发的是粮票,买这个需要用粗粮票,粮店的人还说,让我们趁早买,晚了连这个也买不到,这跟顶我们的定量有区别吗?”


这话一说,李海棠她娘笑着开了一句玩笑:“你不是没定量嘛!”


“去去去~~”


沈大娘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。


两家就住隔壁,李海棠她娘倒也没真的生气。


杨小乐看着这个东西琢磨了一下说道:“沈大娘,我说一句话,您信不信?”


“啊?啥意思?”


沈大娘听到这话,一阵的奇怪:“你说,大娘信你的!”


杨小乐琢磨了一下说道:“我估计这个没有普及,城里还有卖麦麸和豆饼的,你们最好能在家里囤一点,也不用太多,填补一下。那些东西便宜,几块钱能买一大堆。”


说完,看向了其他人:“当然了,王大娘你们也是一样,信我的就囤一点,特别是豆饼,当然了麦麸也多囤一点。”


里面应该还加了一些其他的东西,只是他不知道而已,不然也不会收粗粮票。


“这……”


几人闻言都相互看了看。


王大娘见状开口说道:“小乐,你这是什么意思?有什么小道消息吗?”


“小道消息我不敢说,但是你们要是有在粮食部门认识人的话,就打听一下,剩下的我就不能说了,再说就是散播谣言,制造恐慌了。”


说完,笑道:“好了,话就说到这了,你们就当我是开了个玩笑。哦,对了,你们那鱼啊,省着点吃吧!这都七八月的,还是这样子的有点不对……”


随后也没说啥,笑呵呵的离开了。


代食品,说是没顶定量,但是现在粮食卖光了,你买还是不买??


买,心里不爽了,不买,你就得饿着。


看这情况估计粮站的人也有任务,那就是如何把这些东西给推销出去,总不能强制啊。


这四九城还有好多外国人呢……


估计这几天就有谣言开始出来了,而且还是“小道”消息。


代食品出来了,其他的慢慢也就差不多跟着来了。


菜团子……


菜包子……


菜篓子……


众人看着他离开,都相互看了看。


李全有媳妇,李婶琢磨了一下说道:“你说他们家是不是知道点什么啊?他大伯不是大干部吗??”


王大娘想想摇摇头:“不至于吧,他大伯再大,能有咱们孙主任大??”


“不一定,孙主任要是有啥事情,能跟我们说嘛?就像小乐说的一样,那不是散播谣言嘛!她还咋管咱们街道的人?”沈大娘一副她很懂的样子。


几人闻言都沉默了!!


一时间搞不清楚杨小乐说的到底是真的皮假的!!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