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剧透未来,朱元璋崩溃了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五一章 得知永乐大帝是谁,朱元璋朱标震怒,有人开始倒霉了!(求月票)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你说永乐大帝啊,他就是你家老四,燕王朱棣!”


寿宁宫偏殿之中,韩成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说出来,简直就是石破天惊!


等着知道答案的朱元璋,朱标二人,一下子都被这绝对意想不到的答案,给彻底的整懵逼了。


朱元璋只觉得自己脑海之中,天雷滚滚,脑瓜子嗡嗡作响,眼冒金星。!


永乐大帝竟然是老四?燕王朱棣?!!


这怎么可能啊!!


朱标也一样是觉得头晕的厉害,没想到!是真的没想到!


那神秘莫测的永乐大帝,竟然不是自己儿子,也不是自己的孙子,根本就不是自己后代。


竟然是老四?!


这……怎么会这样?


“不可能!绝对不可能!!!”


经过了短暂的寂静之后,朱元璋那多少有些变了腔调的声音响了起来。


他情绪激动的厉害。


“老四咋可能会是永乐大帝?!


今后就算是标儿不在了,咱也只会将皇位传给标儿的儿子,绝对不会将之传给老四!!”


这是朱元璋一贯坚持的原则,在他看来,只有长子长孙那才是正统,只有长房才有资格继承皇位,其余的都需要靠后站!


就算是标儿这里没有后人,那按照长幼次序,还有老二,老三,不论如何都轮不到老四!


昨天晚上,在经过了马皇后的提醒之后,朱元璋和马皇后,就永乐大帝到底是谁,进行了一系列合情合理的猜想。


但不论他们怎么猜想,推理,哪怕是做出了很多极坏的猜测,却也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。


从来没有想过,今后大明的皇帝,会不是标儿这一脉的人。


毕竟标儿现在还有两个儿子。


而且标儿生育能力没有任何的问题。


就算是按照原来的事情进展,标儿只有不到十年的寿命,在这十年的时间里,他再留下几个后代,还是不成任何问题。


不论怎么算,他们都绝对没有想过,大明的皇帝不是标儿的后人。


更不会想到,竟然会跑到老四那里!!


看着情绪激动的朱元璋,韩成一点都不意外。


他太知道,依照朱元璋的性格,在得知了这个事情之后,将会是一个什么反应了。


“陛下,这事情确实是真的,你确实如同伱说的那样,绝对不会将皇位传给燕王,只会传给太子殿下的儿子。


可这却架不住一个世事无常!”


“怎么了?你可别告诉咱,今后出现了什么大意外,导致咱还活着的时候,标儿后人全没了。


不仅仅是标儿,就连老二老三他们,以及他们的后代,也全都没有了!!”


朱元璋双目显得有些泛红的盯着韩成如此询问,语气多少有些不善,带着质疑。


韩成摇头道:“那不能够,咋可能发生这等离谱的事?


太子殿下的后人,在你离世的时候,有好几个在世。


除了朱允炆,朱允熥之外,在之后太子殿下又生了两个儿子。


陛下你在离世之前,确实是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殿下的儿子,继承皇位的是允炆,年号为建文。”


韩成昨天睡好了,今日起来头脑清醒,又没有其余要紧的事情要做。


朱元璋又前来询问永乐大帝的事,韩成自然而然的不会有什么隐瞒,直接就将这事情说了出来。


自己将皇位传给了允炆?


允炆的年号是建文?


现在允炆才五岁,和老四之间差着不少年岁。


正常情况之下,允炆走在老四前面的可能性非常的小。


那也就是说,老四极大的可能,是从允炆的手中抢走的皇位?


浓眉大眼的老四,会做这种事?


“不对!韩成你说的不对!!”


就在这个时候,被韩成说出来的出人预料的消息,给听得脑瓜子嗡嗡作响的朱标,却忽然间开口说出了这样的话,情绪显得有些激动。


他无法接受,老四成为皇帝这一个事实。


这并不是说,朱标将皇位看的有多么的重要,必须非他朱标的后代不可。


而是因为,通过韩成方才的话,他听出来在今后,有极大的可能,老四和允炆之间,发生了流血的冲突!


争夺皇位,历来都是极其残酷的,你是我亡的斗争。


既然后面是老四取代了允炆,成为了新的皇帝。


那他的儿子允炆,只怕……很难落一个好!


朱标性格宽厚,真的在一些特殊情况下,老四成为皇帝对他来说,也不是不行。


但他却非常担心这里面发生的,亲人相互动刀子,反目成仇,出现你死我活的斗争。


一直以来,朱标都非常的庆幸。


觉得自己非常幸运。


父皇对自己无条件的信任,不会如同其余皇帝那样,防太子防的死死的,甚至于会将太子当成头号的敌人。


导致父子成仇。


自己的弟弟们,也都对自己这个做大哥的,异常尊重,绝对不会因为皇位而出现手足相残的事。


他们虽然是皇家,却一点都不缺少普通人家该有的温情。


可结果谁能想到,这等事情最终,还是降临到了自己家人身上!


老四和自己的儿子允炆之间,竟发生了这等事情!!


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,也是他这个时候,情绪如此激动的原因之所在。


“昨天老四问你,他今后有没有成为大明的征北大将军,有没有燕然勒功,封狼居胥,你说他取得了这样的成就!


既然他做出了这等事情,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就,又怎么可能会造反,会夺取允炆的皇位?!”


朱标问出这话之后,双目死死的盯着韩成,等着韩成在此时做出回答。


而边上那陷入到震动之中的朱元璋,在听到这话之后,也一样是醒悟过来。


“对啊!!”


他猛的一拍自己后脑勺,望着韩成道:“要不是标儿说出来,咱险些就被你给骗了!


老四既然做了大明的征北大将军,又怎么可能会造反?会成为永乐大帝?!”


他双目灼灼的盯着韩成,想要从韩成这里,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。


韩成摇头道:“陛下,还有太子殿下,这件事情你们两个人想的有些岔了。


谁说做了大明的征北大将军,就不能成为做皇帝了?


这件事情应该并不冲突吧?”


韩成这话,说的朱元璋,朱标二人的目光都是不由的缩了缩。


“你的意思是说,老四先成为了大明的征北大将军,燕然勒功,封狼居胥,然后因此而势大,被允炆所猜忌,最终起兵谋反的?


或者是老四封狼居胥之后,野心膨胀,然后带兵南下而攻打京师?”


朱标声音带着一些颤抖的询问。


他觉得,事实情况应该就是自己所想的这样。


老四必然是在允炆当皇帝的时候,成为了征北大将军。


因为在自己父皇还在的时候,有很多的大将可用,征北大将军绝对轮不到老四头上。


也只有父皇不在了,大将稀少了之后,老四才能成为征北大将军。


听了朱标说的话,朱元璋的拳头握紧,手背之上青筋都跳了起来。


双目一眨不眨的盯着韩成。


虽然他极其不愿意相信这就是事实情况,但理智告诉他,这应该就是事实。


结果韩成却摇了摇头。


“并非如此。”


不是这样?


朱元璋和朱标二人都愣住了。


“那……他是在父皇还健在的时候,成为了大明的征北大将军?”


朱标出声询问,带着一些不可置信:“父皇在的时候,大明的将星,就已经凋零到了这种程度吗?”


结果,韩成又一次的摇了摇头:“并非如此。”


这一下就将朱元璋和朱标二人都给整懵逼了。


彻底想不明白这是咋回事了。


不是在洪武朝做的征北大将军,也是在允炆做皇帝的时候当的征北大将军,那还能在什么时候做征北大将军?


“总不能是老四成为永乐帝之后,又成了征北大将军吧?”


朱标出声如此说道。


这话说出来他自己都不信。


世上怎么可能有这样扯淡的事?


成为了皇帝之后,再做征北大将军,这顺序不是颠倒了吗?


结果没想到,一直摇头的韩成,这次却点了点头:“对,他就是成为皇帝之后,才做的征北大将军。”


朱元璋朱标二人,听到韩成这话,一时间都为之懵逼。


什么情况?


竟然真的有这种骚操作?


还真是先成为皇帝之后,再成为了征北大将军??


“具体的来说,是燕王朱棣成为了永乐帝之后,为了彻底覆灭北方草原部族,让大明子孙再无北方蛮族之祸患,一共进行了五次北征,开疆拓土,打得北方蛮族丢盔弃甲。


而永乐大帝在亲自率兵出征的时候,就会让太子监国,帮助他稳住后方,代替他处理全国政事。


所以后世的人,都戏称为永乐大帝其实不是永乐大帝,而是他儿子的征北大将军。”


韩成的声音响起,给朱元璋,朱标解释这征北大将军的由来。


听了韩成这话之后,朱元璋,朱标二人都恍然了。


之前觉得不合理的地方,现在也全都变得清晰明了。


原来老四,是这样一个征北大将军!


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道:“想不到老四竟然这样的好斗!


咱就说这家伙就是一个做大将的料,做不成皇帝。


看看如何?


侥幸做了皇帝之后,也还是难以掩饰他做大将的本质。


身为皇帝,却接连五次御驾亲征,活生生的将一个皇帝,做成了征北大将军!!”


朱元璋哼了一声如此说道。


朱标皱了皱眉头之后,开口道:“老四应该不是那样好斗的人吧?


这怎么成为皇帝之后,却这样好战了?


一次御驾亲征也就算了,竟然接连来了五次?


大明的那些勋贵,那些顶级武将哪里去了?”


这同样也是朱元璋的疑惑。


面对二人的目光,韩成开口道:“陛下身体健康,享寿七十一年,这在所有的皇帝之中,都是难得的高寿之人。


大明开国的那批能打的老将,都走在了陛下的前面。


年轻一辈儿里面,能打的蓝玉,因为性格过于嚣张跋扈,太子殿下又英年早逝。


陛下还在的时候,蓝玉就因功自傲。


尤其是洪武二十一年,蓝玉带人北征,大破北元残余朝廷于捕鱼儿海,生擒北元皇帝儿子地保奴,以及众多的公主,妃嫔,北元皇族成员几百人,各种官员三千余人,加上其余俘虏,总共得到了将近八万人。


将北元残余朝廷彻底瓦解,令其没了建制。


这一仗,蓝玉直接封神!


成为了洪武后期,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!


陛下十分高兴,直接将卫青霍去病和蓝玉做对比。


但蓝玉虽然有能力,却没有什么自控能力,和大将军徐达相比,差的太多太多!


立下这等功力,证明了自己能力的蓝玉,本就骄狂的性子,就变的更加的狂傲,目中无人。


比如,蓝玉在自己府邸之中,养了很多的奴仆,义子,这些人仗着蓝玉的权威,各种的为非作歹


欺压百姓。


蓝玉不仅仅不对他们进行约束,相反还进行维护。


比如一次,蓝玉在东昌强行占据了农田,有御史按照规矩前来调查,却被蓝玉直接驱赶走。


再比如,北伐归来时,携带大胜返回的蓝玉,因为驻守喜峰关的将士,没有及时开门,便直接纵容麾下士卒,冲破喜峰关,强行破关而入……


若是太子殿下身体一直康泰,蓝玉就算是嚣张跋扈一些也无妨。


因为他本就陛下给殿下留的将领,且殿下也能压住蓝玉。


但殿下偏偏英年早逝了。


而蓝玉这人,怎么说呢……性格缺陷太大了。


殿下英年早逝之后,依然不知道收敛,行事依旧是乖张。


后面陛下曾经让他带兵前去西北征战,回来之后,被封为太子太傅,结果蓝玉嫌弃太小,觉得依照自己的功劳,更高级别的太师才能配得上他……


于是,洪武二十六年,锦衣卫指挥使告发蓝玉暗中谋反……


这一次,涉案人员非常多,差不多有一万五千多人因此而丢掉性命。


史称蓝玉案,与其余大案并称为洪武四大案……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