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剧透未来,朱元璋崩溃了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七三章 地球仪带来的震撼,朱元璋热血被彻底点燃!一个伟大国策诞生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朱元璋的担忧不无道理。


毕竟在他的认知里,北面有着广袤的土地。


在那边可以封不少的王。


结果现在,一下子就被韩成划出来的这一条线,给限制在了这里。


那……没有了这样多的土地,剩下的地方真的还够分?


就算是还够他儿子分,那他的孙子呢?


通过韩成之口,他已经知道了,今后他的子孙必然会达到一个吓人的数量。


朱标望着韩成,一样是有些担忧。


虽然通过韩成知道这个世界很大,可因为心中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,对于世界到底有大多,并不清楚。


和朱元璋一样,同样是认为北面的土地是最多的。


韩成道:“陛下,大哥,这个事情完全不用担心。


我之前说过,这个世界很大,大到了超乎你们的想象。


土地不够,是完全不存在的。”


真的有这样多的土地?


朱元璋朱标二人依旧是显得由此存疑。


韩成将朱元璋朱标二人的反应看在眼中,他知道,自己是时候将地球仪给拿出来了。


“稍等一下,我把地球仪给你们看一看,你们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。”


韩成说着,就走到自己的卧室,从里面将自己做的地球仪给拿了出来。


经过一番的辛苦,这地球仪韩成已经做好了。


自然没有后世卖的那些地球仪精准,上面记载的内容,也远远没有后世的多。


不过大洲大洋,重要的岛屿,以及重要的海峡,山脉,高原,平原等东西倒是不缺。


为此,韩成已经是绞尽脑汁,把自己的记忆都给调动了起来了。


虽然不精准,整体而言显得简陋,甚至于不少的版块都变了形。


不过,用来说明情况,讲解一些知识还是可以的。


至少要比没有好的太多太多。


“这就是你说的地球仪?”


朱标看着这个被韩成拿出来球状物体,出声询问,并好奇的围观。


对于这个地球仪,朱标心里早就有了好奇。


不仅朱标,朱元璋也一样如此。


毕竟之前韩成所说的那些亩产几千斤的红薯土豆这些东西,给他们二人造成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!


令他们印象深刻。


朱元璋做梦的时候,都想得到这些好东西!


而按照韩成所说,地球仪对于获取这些东西而言,至关重要。


在这等情况下,朱元璋朱标二人听说韩成弄出来了地球仪,如何会不高兴?


这等于是将开海外出获得好东西的又一个条件给补上了。


看到地球仪的时候,朱元璋和朱标二人的第一感觉,就是这地球仪真奇怪!


他们此时见到地球仪之后,已经明白了这地球仪是一个什么东西。


这东西不就是舆图吗?


还把名字起的挺高级,叫什么地球仪。


而让朱元璋朱标二人感到别扭和奇怪的,也正是地球仪的这个造型。


他们以往所看到的舆图,都是在一张纸上所画出来的,也更加的符合他们肉眼所见到的情况。


可现在韩成把舆图转移到了一个球状的物体上,怎么看,怎么让人觉得难受。


“嗯,这就是地球仪,上面我所画出来的,就是整个地球的大致地形图。”


韩成一边说着,一边将这自制的大号地球仪给放稳。


朱元璋的目光在上面打量了一会儿之后,没有找到大明的踪影。


望着韩成道:“韩成,咱们大明在哪里?”


韩成目光在地球仪上扫视一下,找到了他所画出来的大明的位置,伸手点了点道:“这里就是。”


韩成所点的是大明的位置,但朱元璋所看到的,和韩成所指点的却不一样。


朱元璋的目光,看到的是整个亚洲。


“这就是咱们大明吗?国土面积确是不少小。


只是……韩成你这舆图画的有些不太准确啊!错的过于离谱。


咱大明的舆图形状,不是这样的啊!”


在确认了朱元璋所指点的是整个亚洲,将亚洲当成了大明之后,韩成的嘴角,抽搐了一下。


“陛下,你看错了,这是整个亚洲的地盘,不是大明。


我刚才指点的位置才是大明。”


韩成说着,再一次的用手,指了指点位于亚洲东方的那只雄鸡。


朱元璋顿时愣住了,面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。


他看看那只雄鸡模样的地图所占据的地方,再转动着地球仪,把其余的地方都给看了一下。


“韩成,你是不是弄错了?咱的大明就这么点地方?”


朱元璋满是不可置信的询问韩成。


有些接受不了眼前所见的情况。


一直以来,朱元璋都觉得,大明地大物博,尤其是在收服了自从儿皇帝石敬瑭丢掉之后,几百年都回归汉人的燕云十六州,现在又收服了西南之后,朱元璋就更觉得大明地大物博。


再没有比大明面积更大的国度。


“还有,你画的位置是不是也错了?咱大明不是应该处在中心位置的吗?


这咋来到边了?”


“对啊,韩成,你这舆图画的确实不准确,我大明的舆图不是这个样子的。


你画出来的形状和雄鸡一样,和大明舆图的形状差的太远。”


朱标也说出来了自己的疑问。


他同样是觉得韩成弄错了。


韩成对于朱元璋和朱标二人会有这样的反应,并不觉得奇怪。


作为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处在中心地带,觉得华夏大地十分广阔的人,第一次见到了地球仪,见到了大明的国土和整个世界的巨大差距。


被颠覆了认知的他们,会产生这样的反应,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。


韩成道:“确实画的有些不太准确,大明的地形图,我并不熟悉,所画出来乃是我后世所在国度的地图。


不过算起来,明朝的疆域在永乐时期达到了最大。


总面积和后世没差多少。


只不过,一些大明现在所没有的地方,后世有。


而后世没有的地方,现在大明还控制着。


疆域虽然有些变化,但整体上而言,很多地方是没有变化的。


尤其是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,那位置就不会出错。


这点,陛下还有大哥不用担心。”


竟然是真的?


大明真就只有这么点大?


朱元璋拿来大明的舆图,给韩成地球仪上的舆图进行比较,发现整体情况,确实如同韩成所说的那样。


虽然有出入,但很多地方还是很像的。


尤其是东面沿海的地方。


这让朱元璋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。


到了这个时候,朱元璋心里面其实已经信了八成。


“韩成,这事情还是有些不太对!”


朱元璋还是有些不太愿意相信,大明和整个世界比起来就这么点,且所处的位置,还如此偏僻这一事实。


“你们是这么知道,咱们生活的大地是圆的?又是如何将这样多的面积,都给记录下来的?


这样多的地方,需要花费多少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?


肯定会出现很多的岔子!”


韩成摇头道:“陛下,这事情你完全不有任何的怀疑。


只能是我画不太标准,但整体上却不有太多的差错。


尤其是后世的原版地球仪,更是如此。


在我们那个时代,早就有了一样东西。


这种东西的名字叫做卫星。


将其发射到天上后,就可以从很高的高空俯瞰地球,给地球进行拍照,记录下来地球的影像。


然后人们再根据这些影像,制作出全世界的地形轮廓图……”


韩成不开口解释还好,一开口解释,直接就将朱元璋还有朱标二人给整的更懵逼了。


卫星?


这是什么?


还飞到天上去?


还拍照?


拍照又是什么?


一连串的问号,接连不断的从二人脑海之中冒出来。


韩成一看二人的样子就知道,自己刚才的很多话都白说了。


给出一个解释之后,往往还需要给出更多的解释,来解释自己做出来的解释。


因此不等二人发问,就主动开口解释道:“卫星原本是指围绕着某一星球转动的星体,比如月亮就是咱们地球的卫星。


我所说的卫星,是指人造地球卫星。


后世的人们,通过火箭将造好的卫星给送上天空,进入到预定的轨道。


卫星就会一直按照这个轨道运行。


一天能绕着地球运行上十几或者是几十圈。


这些人造卫星,用途各不相同。


有的卫星主要用作科学研究,有的作为电讯中继站,有的则是气象卫星,用来研究天气变化,有的则是用勘探地球资源……


至于拍照……这是后世的一种技术。


用摄像头等东西,景物给记载下来……


陛下可以将之理解为画画,但是那种瞬间就将眼前所见到的所有东西,都给原原本本画下来的一种技术……”


韩成的一番解释,朱元璋朱标二人虽然听得不是太懂,但却觉得大为震撼!


是真的震撼!


竟然可以把东西送到天上去?


还可以这样玩?


那可是天空啊!


还有这拍照,也是真的够神奇!


“这…韩成,这东西咱咋觉得还是不对呢?


咋觉得你是在讲神话一样。


那卫星,后世就算真的有办法,将其给送到天上去,可它也不能长久的在天上存在啊!


最终不还是会掉落下来?”


朱元璋摸着自己的胡子,看着韩成满脸疑惑的询问。


韩成说的这些,实在是太过于为违背常理,颠覆认知。


朱元璋觉得这是韩成话里的一大漏洞。


其实不仅仅朱元璋,朱标也一样觉得,这是韩成话中的一大漏洞。


在朱元璋问出这话之后,朱标也等着听韩成的解释。


想要看看他如何能把这个事情给解释通。


反正朱标不觉得有人能将这个漏洞给合理的填上。


韩成道:“陛下,这涉及到了另外一个知识,就是万有引力。


东西为什么会往下掉?地球明明是一个球,当转到人头朝下的时候,人为什么不会往下掉?


就是因为有着万有引力的存在。


这种力,会将所有的东西,都给牢牢的吸附在这里。


不过后世有人研究推论得出,当速度足够快的时候,就可以抵消地球的引力。


地球的引力,会让卫星不脱离地球,将卫星往地球上拉扯,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轨道。


高速运动产生的离心力,则会与引力相互抵消,保持平衡……”


韩成尽可能的调动和自己的知识,将这里面的原理,比较准确和简单的告诉朱元璋和朱标。


说完之后,再去看二人。


只见刚才还兴致勃勃的看着韩成,等着看韩成如何解释这件事,从韩成的解释里找新漏洞的朱元璋和朱标二人,都是一脸的懵。


什么引力,什么离什么力,什么相互抵消,什么轨道?


啥?啥?啥?


韩成说的都是啥?!!!


对于后世而言,很是浅显的东西,这时候却听的朱元璋朱标二人满脑子的疑惑。


哪怕是韩成尽可能的将之说的简单也一样是不成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