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剧透未来,朱元璋崩溃了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九八章 天降猛人王阳明!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落水?”


在听到韩成说出了,朱厚照去世的原因之后,朱元璋的眼睛眯起。


宛若嗜血猛虎,身上杀意惊人!


他原本以为,朱厚照也是如同朱高炽,朱瞻基,以及其余大明很早便去世的皇帝一样,都是因为得病而去世的。


若是得了病早亡,虽然让人觉得分外遗憾,不想接受。


这也没有办法。


疾病这事,是真的不认人。


可是现在,韩成居然给他说,朱厚照是落水而死。


这瞬间就让他愤怒了。


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,经历了多少的风风雨雨。


他岂能不知道,一个皇帝落水的概率有多低?


因为落水而生死的可能,又有多低?


那样多的侍卫,都是死人吗?


都是干什么吃的!


再想想韩成与自己所说的,朱厚照和那些日益强大的,文官集团之间的争斗,分歧,矛盾。


以及面对得打了天大胜仗,得胜归来的皇帝,拒绝承认他的胜利,拒绝为其喝彩这,种嚣张跋扈的举动。


朱元璋再看不出来这里面,藏着的猫腻,他就不是朱元璋了!


他的好儿孙,只怕是被落水吧!


“韩成,你与咱好好说说,他是怎么落的水?


又是如何落水而身死的?”


朱元璋的声音发寒,手不断的在腰间剑柄上摩挲。


韩成看了一眼老朱的动作,虽然知道老朱不是针对自己,却也有种想要离老朱远一点的冲动。


就知道,谈起这些事,朱元璋肯定会受不了。


韩成悄悄的拉开了和朱元璋的距离之后,开口道:


“朱厚照落水而亡,据历史记载,还不是落水了一次,而是落水了两次。


真正要他命的是第二次落水,


至少史书上是如此写的。”


竟然落了两次水?!


本就愤怒的朱元璋,在听到了韩成的这话后,就变得更加的愤怒了。


这些人的嚣张跋扈,当真是远超自己的想象啊!!


“正德十四年,宁王朱宸濠造反。


得知这个消息,朱厚照直接便要带兵亲自平叛。


藩王造反,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。


毕竟论起来,皇位会落到他们这一支上,就是他们的祖宗,燕王朱棣造反了。


也是因此,藩王造反在大明是一件大忌。


朱厚照带兵亲征平叛,乃合情合理。


可宁王造反之时,面对要亲自带兵平叛的皇帝朱厚照,朝中大臣却都极力劝阻。


请求皇帝不要亲征。


若朱厚照不通军事也就罢了,可偏偏在这事之前,朱厚照已经通过了应州大捷,向世人证明了他的能力。


在统兵打仗上面,他是真有一手。


在这种情况下,却偏偏有这样多的人,拦着朱厚照,不让朱厚照去。


在此之前,还有一件事。


那就是宁王要造反之事,也如同朱高煦一样,是闹的沸沸扬扬。


从地方的官府,以及朝中诸多官员,都知道宁王要造反。


可偏偏作为皇帝的朱厚照却不知道。


而等到他知道了后,想要带兵出征平叛,朝堂之上,又有诸多官员拦着他。


当时那边的情形,是真危急。


据记载,宁王汇集兵马超过十万。


其所在之地又在江西,远离北平。


在那边,根本没有什么像太像样的兵马可以平叛。


而大明,从开科举之后,南方出身的朝臣就占据主流。


而且,就整体而言,都是和皇帝疯狂的争权。


而这次造反的宁王,其封地正处在南昌。”


“你的意思是说,是这些人发现朱厚照,越来越不好控制。


甚至于要控制不住了,远不像他爹朱佑樘那样听话,所以就想着来这么一出,让大明再换个皇帝?


而那宁王出自江南,暗中必然会得到诸多江南之人的支持。


等到宁王上台后,他们诸多人都是从龙之功。


权势必然要超过朱厚照在位之时。


所以才会出现宁王造反,造得天下皆知。


唯独朱厚照这个做皇帝的不知。


后面知道了,想要亲自出征进行平叛,又被这些人给阻拦的情况?


这些人,可当真是明目张胆!


真就是骑在咱子孙的头上拉屎了!!”


朱元璋面色,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!


韩成道:“虽然史书上,并没有明确的说。


但经过后人的各种分析论证,父皇你所说的这些,应该就是最接近事情真相的。”


“那面对这事情,朱厚照又是如何应对的?”


朱元璋深吸一口气,望着韩成询问。


“这些狗东西,这次可是要颠覆他的江山,夺了他皇位的!”


韩成道:“可能是受其父朱佑樘的影响,朱厚照的性格是真的好。


在此之前,从来没有对朝臣们下过死手,没有处死过手下的朝臣。


哪怕是斗争最激烈,哪怕是那些朝臣们根本不承认,打了大胜仗着他的时候。


他也没有对手下的朝臣,下死手。


他想要做事情,总是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,另辟蹊径。


想要达到,既不与这些人硬碰硬,同时又能摆脱他们,做出一些事情来。


比如他改名朱寿,率兵迎战蒙古小王子那次,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


但在这一次宁王造反的事情上,朱厚照罕见的发了怒。


对那一百三十多个,跪在那里苦苦哀求,劝他不要亲自带兵平叛的朝臣。


他让人动了廷杖。


那一次,有十一个身体弱的人,死在了这次廷杖里。


把这些人,全部都打了一顿后,朱厚照带兵去平叛了。”


“好!做的好!


这帮驴入的东西,早就该对他们下手了!


早就应该把他们,都给一个个的全部杖死!


剥皮揎草诛九族都不为过!


这些东西,一个个都属于蹬鼻子上脸的人!


最会的就是得寸进尺!


伱退一步,他便想进十步。


只要你不要他们的命,不给他们一点厉害看看,他们就会永远给你添堵。


永远蹬鼻子上脸,各种去试探你的底线。


看起来嚣张跋扈,编织出一张张的网,把你给牢牢的捆住,让你动弹不得。


你举起刀,咔咔的对他们一阵猛砍。


他们一个个也都老实了。


只可惜,这朱厚照咱的这好儿孙,下手太轻了,只打死了十一个。


若是咱,咱一个个全把他们给杖毙了!


他们一个都别想活!


什么狗东西,还敢玩这出联合起来,公然威胁皇帝的戏!


咱看他们,都是活的不耐烦了!


这种人,有多少杀多少,杀上两茬,一个个都跟鹌鹑一样,都老实消停了!”


对于这些人,朱元璋很有经验。


也是真能下得去手。


在他看来,为君之道,除了要掌握臣子之间的相互平衡,也要找到一个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平衡。


皇帝强的时候,那些臣子都就会弱。


当做皇帝的性子软时,那些臣子就会变强。


而且,一旦强起来之后,后面的皇帝想要再将他们压下去,就千难万难。


毕竟那些人实在太多了,早就形成了一个个稳固的利益阶层。


不好办。


“这么说来,朱厚照带兵前去平叛宁王,是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,把那个宁王给解决了。


粉碎了这些人换皇帝的阴谋?”


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。


朱厚照做出来的这些事儿,他还是挺欣慰的。


大明能在中后期,出来这样一个皇帝,也实为难得。


只可惜,他有些生不逢时。


倘若他的皇位,不是从他爹手上接的,都是从朱见深手上接过来的。


在朱见深开创的那些局面上,继往开来,进行做事。


只怕有不小的可能,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,让大明真正的中兴!


可惜,朱见深和朱厚照中间,夹了朱佑樘这家伙!


想起这事儿,朱元璋就气得牙根痒痒。


朱元璋得出朱厚照平了宁王之乱,也很简单。


通过韩成讲述,他也知道朱厚照,在领兵打仗上面很有天赋。


打出了应州大捷那等胜仗,一举将刚刚统一的漠南蒙古,给重新打的零落。


此时面对造反的宁王,很难是他对手。


当然,除此之外,还是因为他从韩成这里,提前得知了朱厚照的结局。


接连两次落水,并因为落水而身亡。


这若是宁王造反成功,那些人也不会如此的麻烦。


也只有宁王兵败,朱厚照平叛成功,那些人狗急跳墙之下,才会一计不成又生一计。


狗胆包天的去行刺他的好儿孙!


听了朱元璋的话后,韩成摇了摇头:“朱厚照并没有平宁王之乱。”


朱元璋见到韩成摇头,顿时大吃一惊,显得异常意外。


这……怎么会这样?


朱厚照竟然没有平了宁王之乱?!


莫非,他落水是在落败之后才落的水?


那也不能落两次水啊!


这个想法生出之后,朱元璋忽然又摇头,否决了自己这个想法。


因为他想起,韩成曾经与他说老四事情的时候说过,他家老四是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。


那这样说来,宁王肯定是没有可能造反成功。


既是如此,韩成为何还要摇头?


朱元璋被韩成所说的话,给弄得有些迷糊。


韩成道:“父皇,朱厚照确确实实,没有平了宁王之乱。


这倒不是说,宁王造反成功了。


而是说朱厚照还没有带兵赶到那里,宁王之乱就已经被人给平了。”


“什么?”


听到韩成的话后,朱元璋顿时倍感意外。


“你之前的时候,不还说那边没有什么可用的兵马。


面对举兵造反的宁王,根本无法制约吗?


不然这朱照厚,也不可能非要御驾亲征驾了。


怎么现在又变成了,他御驾亲征还没到,别人就已经把宁王之乱给平了?”


韩成道:“这点确实是出乎了所所有人的预料。


我当初在了解这段历史,看到所发生的时候,也同样是无比震动。


宁王造反,前后历时四十三天便失败了。


之所以根本就没有给御驾亲征的朱厚照,出手的机会,是因为出现了天降猛人!”


“这猛人是谁?”


朱元璋显得有些好奇的询问。


“王阳明,一个在学问上面,有着极大的发展,开创阳明心学之人。


后来人,有很多直接将其称为阳明公,阳明圣人。”


听了韩成的介绍,朱元璋不由的愣了一下。


这不是一个做学问的吗?


听韩成这话,这个人在做学问上,非常的有一手,留下的名声不小。


可怎么就成了天降猛人了?


他这所长,可和平叛不对路啊!


“莫非,他是拿着纸笔,拿着书,到那边,给叛军讲学问,把他们给感化了?”


韩成道:“父皇,这当真是一个奇人。


不仅仅理论知识,牛的一塌糊涂,打起仗来也是真猛!


之前根本就没有怎么接触过兵事。


但是当时任赣南巡抚的他,在得知了宁王叛乱的消息后,立刻就出兵勤王。


召集兵马,东拼西凑,凑出来了一些杂牌兵,直接就朝着宁王进发了。


他手下的兵马,大约有几千人,而宁王则号称十万之众。


宁王当时已经离了南昌,攻打九江,破南康,还攻打安庆,声势浩大。


想要直接攻打南京。


南昌那边,他也有安排人守着。


阳明先生率兵,直扑宁王老巢。


并在七月二十日,就将宁王老巢给攻破。


花费的时间很短。


前方宁王得知消息后,为之大惊。


立刻亲率兵马回援,准备将阳明先生给剿灭。


七月二十四日,宁王大军与阳明先生兵马相遇。


一番厮杀,宁王兵马败退。


到了七月二十六这一天,阳明先生率军大军进攻。


利用有利条件,施展火攻,一场火将宁王给烧了个肝胆剧烈!


烧了个人心离散!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