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剧透未来,朱元璋崩溃了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五六章 朱元璋直接整懵钱谦益,马士英,阮大铖……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这……这太祖高皇帝是什么意思?!


崇祯心里面,多少有些发毛,有些沉重。


但这些,他却又不能说,也不敢问。


同时也在心里面下定决心,今后自己要更好的跟着太祖高皇帝学习。


看看能不能从太祖高皇帝这里,多学到一些本事。


也让太祖高皇帝看到自己的优秀……


韩成随军而行,算算行程,已经快要到达南京城了。


想来南京城那边,前来迎接的官员,也距离这里不远了。


接下来,他倒是想要看看这钱谦益,到底长什么样子。


他对于这位名声很大的东林君子,可是有着不少的好奇,


同时也比较好奇他的命运。


不知道接下来,自己老丈人会用何等的办法来处置他。


只怕依照自己老丈人的脾气,这钱谦益的下场,应该不会是太不会太好。


他想要如同在南明小朝廷时那样,拥有那样大的权势,如鱼得水,绝对没希望了。


还有,柳如是这样一个传奇的女子,又长什么样子?


和柳如是相比,钱谦益这个所谓的东林君子,简直就是一个笑话。


……


武昌城,随着燕王朱棣陡然动手,场面显得血腥而又吓人。


恐怖的森然气势,令左良玉麾下的那些将领,一个个都是瑟瑟发抖。


谁都没有想到,事情居然会在陡然之间,出现这么大的变化!


左良玉,那可是他们的主将,屹立不倒多少年了!


现在说杀就被杀了,当真吓人!


很多人都是心中恐惧,不知道接下来等待着他们的命运是什么。


这位号称显灵的燕王殿下,也就是后面的永乐大帝,会不会如同他所说的那样,信守承诺,给他所说的那些东西……


朱棣目视众人,满是威严地扫过。


而后让人弄来箱子,将其打开,放在地上。


里面装着的乃是白银。


“我说话算话,你们都是我大明的忠义之士!


来领银子!一人先给一两!


剩下这个月的一两饷银,等到下月月初时再给!”


说着,就亲自动手给左良玉安排的这三百刀斧手发钱。


这事情,他在北平城做的是轻车熟路。


而这三百刀斧手,本就因为种种事情,被震慑了心神。


此时见到朱棣这位大明的永乐皇帝,传奇人物真的说话算话。


直接就兑现了承诺,顿时一个个就变得心中激荡起来。


他们的主将,虽然是左良玉,可是左良玉现在已经成为了乱臣贼子。


跟着他,哪里有跟着永乐大帝这等人物来的荣耀?


更何况,他们跟着左良玉,两个月都领不到一两银子。


现在跟着永乐大帝,直接就一人发一两!


这里面的差距可当真太大了。


在朱棣将这一波银子给撒下去之后,几乎是在短短的时间里,就已经得到了这些人的忠心拥护。


对于那些将官,朱棣一一将他们扶起,出声安抚。


不过,却没有立刻让这些人离去。


都在左良玉的府邸之中待着。


而他在初步稳定局面后,便假借左良玉之命,让人打开城门。


欢迎城外的铁铉等一千九百兵马入城。


在城外紧张的等待着的铁铉,在看到了缓缓打开的武昌城门后,提起的心一下子就放了下来。


心里面满是震动和敬服!


燕王殿下当真神勇!


在这种情况之下,居然都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,把左良玉拿下!


还能维持武昌城不乱!


这份本事,这份胆略,当真非比寻常!


也难怪陛下会让燕王殿下,前来做这等事情!


洪武时期的铁铉和燕王朱棣两人,自然不会对上。


两个人真正对上,成为死对头,是在朱棣靖难之役后,攻打济南。


那时候,当真是什么招式都给用上了。


铁铉死磕朱棣……


这次朱元璋特意将铁铉给派过来给朱棣打下手,不知道是不是有些恶趣味在其中……


不过,有了这一番的经历后,铁铉对于燕王朱棣,变得极为敬服。


在铁铉带着这一千九百名将士,入了武昌城后。


很多的事情便已经尘埃落定。


接下来,朱棣这里先是将左良玉的府邸给抄了。


弄出来了数量众多的金银珠宝等东西。


真不少,足足有将近百万两之多!!


也不知道,这些是他烧杀抢掠得来的,还是克扣军饷得来的。


有了这么多的钱财在,朱棣在武昌城这边做事,就更加的有底气了。


他让人把武昌城的众多官员将领,给召集过来。


宣读了朝廷的圣旨。


说了左良玉造反之类的事,并对下面的这些人进行安抚。


后面又将左良玉麾下的众多大军给召集起来,当众宣读圣旨。


并作出了种种的安排。


强调对他们这些人的待遇,又弄了不少的钱财抚军……


并趁机将关键位置的人,换成了自己手下的人……


一番事情做下来之后,左良玉麾下的这些大军,已经成功的姓朱了,不再姓左。


当然,这么多人不可能一直都是一帆风顺,没出什么乱子。


在朱棣做这些事时,也有一些胆大包天之辈,做出了一些不明智的事情。


想要针对朱棣。


但都被朱棣给轻易的粉碎……


在接受了左良玉的兵马后,朱棣进行了一番仔细的甄别。


发现左良玉这里兵马良莠不齐。


真正能打的人,也就那么一万多。


就这一万多人,也不是说都特别的能打。


只能勉强一用。


至于剩下的,号称十几万的兵马,其实大多都是流民,以及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流寇……


对于这些人,自然不能都遣散。


朱棣简单进行了一番的挑选之后,就决定在武昌附近施行屯田。


让这些将士们,在这里开垦田地种粮。


并做出了一系列细致的安排,涉及到分配等方面……


经过他这一番连消带大,左良玉这里的兵马,已经对朝廷构不成威胁了。


反而成为了朝廷的助力了……


……


“臣等见过陛下。”


南京城外百十里,钱谦益,马士英,阮大铖等人迎接到了朱元璋一行人。


在对崇祯行大礼,说着一些场面话儿。


一个个表现的都是忠贞不渝。


而崇祯在受了他们的礼后,又连忙把朱元璋等人介绍给他们。


毫无疑问,这突如其来的一幕,也一下子令的钱谦益,马士英,阮大铖等人分外的茫然。


不是他们的接受能力不行,实在是这有些太扯了!


怎么……就太祖高皇帝显灵了?


那可是死了两百多年的人!


他们有不少人来的时候,还从孝陵附近经过,那里还埋葬着太祖高皇帝。


太祖高皇帝的皇陵还好好的。


这怎么……又冒了出来了个活的太祖高皇帝?


不过,震撼归震撼,不解归不解。


可皇帝崇祯都这么说了,他们之中,自然没有人傻到,会在这个时候进行质疑。


而朱元璋在见到他们后,目光就在钱谦益的身上,停留了下来


望着他道:“你便是钱谦益?”


“回禀太祖高皇帝,臣就是钱谦益。”


“好好好!”


朱元璋闻言夸赞起来。


“果是我大明忠良,不愧是东林君子!


大明需要你这样的人啊!”


钱谦益在听了朱元璋的话后,顿时欣喜无比。


太好了!当真是太好了!


自己这次,果然来对了!


果然如同自己所想的那样,大明的情况已经变得一团糟。


皇帝也不敢再挑肥拣瘦了。


自己东林人,虽然之前被崇祯故意打压,还被其余人撕咬。


可终究还是很有分量的。


在的如今这个时刻,皇帝肯定不敢做的太过分。


肯定要重用自己这个东林中的代表之人。


但是那些在此之前,已经知道了钱谦益在未来,都做了什么事儿的蓝玉等人。


还有那些,虽然不知道钱谦益在未来会做出什么,却见识了朱元璋如何处置江北四镇的人,心里面直打鼓。


望向钱谦益的眼神,多少有些变化。


毕竟之前,太祖高皇帝在见刘良佐高杰等人时,也是如此对他们说话的。


也是将他们夸赞了一番,说是大明忠臣。


可随后杀起来,那叫一个快……


接下来,朱元璋又见了马士英,阮大铖等人。


都把他们给夸了一番。


这让他们一个个,心里面都美上了天。


觉得接下来,自己等人的好日子要到了。


他们在留都这里做官员,说是朝廷大员,不过只是挂个虚名而已。


根本不掌握太多实权。


可现在,随着皇帝的到来,他们这些原本不受待见,被冷落的人,也都瞬间变得炙手可热气了起来。


留都这边的虚职,也都变将会变成实职。


这一番相见,当真是宾主尽欢。


接下来,朱元璋就让人带着兵马启程。


带着崇祯,以及从跟着朝廷而来的那些朝臣,朝着南京城而去……


……


一番行走来到了南京城。


这里倒是弄出了不少的阵仗进行迎接,还挺隆重的。


朱元璋崇祯等人入了城,径直来到了闲置已久的皇城。


进入皇城,坐在了奉天殿那闲置已久的龙椅上,朱元璋思绪万千。


有种物是人非之感……


……


皇帝南迁后,进行第一次朝议,那是当真隆重。


南京城这边的大小官员,只要有资格前来的都来了。


马士英,阮大铖,钱谦益等人心里面更是欢喜无比。


只等着接下来,这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,对他们进行封赏。


赋予他们更大的权利。


朱元璋目光从他们身上一一扫过,而后开口道:


“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忠臣义士,看到大明过了两百多年,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忠臣义士,咱心里是真高兴!”


钱谦益闻言,立刻上前出声拜道:


“回禀太祖高皇帝,大明养士两百余年,到了此等危急存亡之时,又怎能无人站出?”


话说的很漂亮,朱元璋闻言笑道:“好!好!钱侍郎果然为朝廷忠贞之士!”


得了朱元璋当众夸奖,钱谦益心中更美。


朱元璋道:“既然诸位都是忠良,那咱有话便直说了。


大明现在,到处都是烽火,贼寇汹涌。


如今是用人之计,也是用兵之时。


常言道,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


只能没钱了钱粮可不行。


朝廷本身就收不上税,之前又处处吃紧。


国库里面,老鼠进去都得流着泪走。


朝廷手里面没钱可不行。


没钱就做不成事儿,也指挥不动兵马,不能让兵马效死力。


所以,诸位忠义之士,接下来就请慷慨解囊,踊跃捐钱,筹备银钱用来犒军……”


朱元璋这些话说出后,顿时令的钱谦益,马士英,阮大铖等众多人呆愣当场,人都傻了。


这……这是什么情况??!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