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剧透未来,朱元璋崩溃了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四九章 朱元璋:这是通知,不是商议!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同时,他也切身感受到了,有这等祖宗庇护的感觉,到底有多爽快!


朱元璋把朱祁钰拉这些反应,都收入眼中。


觉得很是满意。


见他把这些都给记下来了之后,这才接着继续开口,望着朱祁钰道:“关于如何当皇帝,咱还有一点儿,需要告诉你。


这个事,说起来很见到,一个字——平衡!”


平衡?


这是一个字?


朱祁钰听到自己太祖爷说出来的话后,微愣了一下,若有所思。


朱元璋道:“朝堂之上,最为基础的平衡,便是文武平衡。


一文一武,是朝廷的两条腿。


这个平衡,可以是文官稍微强势一点,也可以也是武将稍微强势一些。


但是,却不能让他们把这个平衡给彻底的打破,造成文武失衡。


文官和武将之间,若是彻底的失去了平衡,那对于一个皇帝,对于一个国家而言,就是一场灾难!


谁太过于强了都不太好。


如今的大明,文武已经失衡了,文官窜的太快。


而武勋们的力量,又因为朱祁镇这狗东西,土木堡一战,葬送掉了太多的精锐兵马,还有武勋。


导致文官力量极速膨胀。


而武将们的力量,却迅速削减。


原本还能够勉力维持的平衡,被彻底破掉了。


这个平衡一旦破掉,对于皇帝还有大明而言,都是灾难性的。


文官集团,今后会越发的嚣张跋扈。


皇帝都会不被他们放在眼中。


这些狗东西,整体上而言,所追求的,便是君与士大夫共天下!


甚至于是还想凌驾于皇权之上!


实话告诉你,这文武严重失衡的局面,从土木堡之战开始之后,越演越烈。


按照原本的历史,朱祁镇这狗东西取得了夺门之变的胜利,重新当上了皇帝后。


根本没有好好做个事儿。


一直都是在那里瞎胡搞!


导致文官的力量,在他当政的八年时间里,变的更大了!


得到了一个野蛮的发展!


从此之后,大明就在文官独大的这条路上,头也不回的走了下去。


这样的现象,所导致的一个,最为直接的结果,就是我大明的皇帝,开始不断的非正常死亡。


被那些胆大包天的文官们,接连不断的给弄死。


以至于在后世,出现了大明皇帝,易溶于水这样的说法!”


朱元璋说着,就把太医院的太医,把朱见深,朱佑樘,以及朱厚照爷孙三人,接连治死的事情,以及御医还能继续活下去的事儿,告知了朱祁钰。


朱祁钰在听了自己太祖爷,对自己所说的这些话后,只觉得宛若有雷电在轰鸣。


整个人都被震那目瞪口呆。


居然……居然这么利害的吗?


那些文官的,居然能胆大包天到到这种程度?


居然敢害死,和他们作对的皇帝!


凡是损害他们利益的,都要处理了。


这就已经够嚣张跋扈的!


结果动了手的御医,还能够被文官集团力保下来。


让其继续活着。


后面的嘉靖皇帝,虽然提前解决了太医院,没有死在御医手中,却接连遭遇火灾。


尤其是他,离京南下的那次,遇到的火灾,简直不要太明显。


就是有人故意放火,想要致他于死地!


原本那时候,朱祁钰对于文官一家独大的危害,认识不够清晰。


现在被自己家太祖爷这么一说,顿时就变得无比深刻起来。


文官一旦独大了之后,连皇帝不听他们的话,损害了他们的利益,都会被弄死。


这事儿对他的震撼,实在是太大了!


是他在他之前,都不敢想象的!


朱元璋见到了朱祁钰的反应,当下便暗自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
知道自己所想要的效果,已经达到了。


“所以说,这个时候你这边所需要做的,除了稳住人心之外,还应该尽量把这文武的失衡的局面,给扭转过来。


不能再让这个趋势继续下去了。


继续下去,是真不行!”


听了朱元璋的话,朱祁钰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。


觉得自己家太祖爷说得非常正确,


但是紧接着,便有一些新的疑惑,出现在了心中。


“只是……太祖爷,武将那边主要是靠勋贵们来撑门面。


这些年来,在朝廷之上,拥有很大影响力的勋贵武将,本身就不多。


后面又在土木堡之战,损失了很多。


短时间里,也想要补充,并不容易。


而且,也……不是说文官们掌握军权就不行。


比如于少保就非常可以。


虽然于少保是个文人,但于少保是真的有大才。


于少保担任了兵部尚书之后,各方面都做的非常的不错。


这些年来,若非是于少保居中坐镇,东征西讨,安排兵马做出了种种事情来。


大明的问题,将会更加的严重……”


听到朱祁钰的话后,朱元璋点点头道:“于谦确实很可以。


咱都挺佩服他。


并为咱大明,在居然能够出现了于谦这样一个架海紫金梁,而感到庆幸。


可是,又有几个于谦?


大明两百多年,只出了这么一位!


不能把于谦这个个例,当成整体。


若是人人都能够如同于谦于少保这般,一心为国。


那大明根本不会出现,那么多的事儿。


也不可能在今后,令的文武失衡到那种程度。”


听到朱元璋这么说,朱祁钰又一次点头,并把自己太祖爷,所说的这话,给记录下来。


朱元璋道:“这事儿,也有解决的办法。


首先便是要推行武举,把武举这件事情给定下来。


不能只有文官们可以考试,武将们一定要考试,选拔人才。


也每三年举行一次。


不仅要举行武举,还有努力的推动军事讲武堂的出现。


要尽量的去培养相应的人才。


让我大明的诸多青年人,能够系统的学习到,相应的战斗知识。


得到培养。


为什么文官可以越来越强,而武将却不断的被削弱?


就是因为文官每三年有一次科举,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、新的人才补充。


而武将们,却很难得到这种大规模的提拔。


除非遇到开国之战。


再加上又没有武举,以及相应的讲武堂,自然而然是比不过那些武文官。


至于那些,一直流传下来的勋贵们。


他们的后世子孙,过上几代很容易就被荣华富贵眯了眼,大多都是草包。


一个个当个吉祥物还行。


所以要改变这个局面,必须要把讲武堂,还有武举都给推行下去。


这事儿,你最近几天,就尝试着推行。


推行不下去了,咱再站出来一锤定音,把这事给弄成了!”


朱元璋在这里给朱祁钰出谋划策。


把他之前,从好女婿韩成口中,所得到的诸多消息。


都给说了出来。


朱元璋的这些话,听的朱祁钰整个人,都是极其震撼,宛若被醍醐灌顶了一般。


只觉得心中的诸多疑惑,都被劈碎。


宛若遇到了炽烈阳光的迷雾一样,在迅速的消融。


很多他以此之前,根本没有想过的事。


就这样的被他给说了出来。


如此令人,通俗易懂,鞭辟入里,发人深省!


太祖爷,不愧是太祖爷!


就是不一样!


自己能够得到太祖高皇帝降临,亲自来进行对自己教导,是何其之幸!


原本,如何让大明变得比较兴盛,他真没有太多头绪。


但是现在,在听了自己太祖爷,说出来的这些话后,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。


很多事情,都是豁然开朗,看到了前路!


朱元璋又道:“除了把这些推行下去之外。


想要让武将们,迅速的提高地位,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。


那就是打仗。


武将们什么时候,才最为重要?


兵马又在何时,才最为受人重视?


那就是作战之时。


所以接下来,大明这边很有必要,发动一些战争,打赢一些仗。


如此一来,便可以凭借着这些战争,大大的提高武将们的地位。


并通过战争,选拔出一些真正能打,并塑造出一些有威望的、军中之人!


和文官们打擂台。”


朱元璋说着,朝着北方一指道:“草原上的瓦剌人,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磨刀石。


土木堡这场大败,我大明败的实在太惨了。


这等仇,不报怎么能成?


接下来,必然要秣兵历马,打它娘的一场!


把之前吃的亏,全部都给讨回来!”


在说起这些事情时,朱元璋的声音都变了,出现了一些铿锵之音。


带着浓浓的杀气!


朱祁钰闻言,显得有些愣神。


对于他而言,发动一场战争的话,还是有些困难。


且大明现在的诸多问题都需要解决。


就这样发动战争的话,不太好办。


很容易把事情弄的更糟。


不过,他并没有多说。


而是用力的点了点头,表示自己记下了。


太祖爷这么说了,那今后自己就尽量的,按照太祖爷所说的办也就是了。


朱元璋停顿了一下后,又望着朱祁钰道:“祁钰,其实此时除了这些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。


那就是继承人的问题!


咱感觉的,接下来还让见深这孩子为太子,你觉得如何?”


一听朱元璋说到这个,朱祁钰的面色,瞬间为之变了变!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