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剧透未来,朱元璋崩溃了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五二三章 精忠报国!还我河山!宋朝真正的脊梁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在赵匡胤出声询问之后,房间里面的气氛变得越发的沉重。


韩成点了点头道:“对,又被辜负了。


而且,还弄出来了千古奇冤。


成为了历史之上,都排得上号的意难平!


每每想起这些,都恨不得让人拔三尺剑,把那些狗东西一个个都细细的切成包子馅儿!”


韩成的声音里,都带着诸多的忿怒。


夹杂着无边的怒火。


令赵匡胤的神色,变得更黑了。


赵构这畜生,当真该死!


韩成深吸了一口气,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。


望着赵匡胤道:“岳飞岳爷爷,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,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。


传说岳爷爷出生时,有大禽若鹄,飞鸣室上。


故父母给他取名飞,字鹏举。”


韩成这一开口,就让赵匡胤愣了一下。


对于岳飞,有了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。


毕竟在此之前,他已经听了这韩小友说了不少宋朝之事,涉及到了诸多的人物。


只有提及岳飞之时,口中才称起了岳爷爷。


只从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来,这岳飞是何等的英雄!


而也正是意识到了,岳飞是何等英雄之后,才会让赵构更恨。


越是优秀,越是英雄,越能衬托出这赵构有多该死!


“岳爷爷少年时期,为人沉厚寡言,常负气节。


喜读《左氏春秋》及孙吴兵法。


曾拜周同为师学习骑射,能左右开弓。


不久周同病故,岳飞每逢初一、十五,都亲到坟上祭奠。


岳飞之后又拜陈广为师,学习刀枪之法。


武艺一县无敌。


岳飞生有神力,不满二十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,开腰弩八石。


时人奇之。


宣和四年,童贯、蔡攸兵败于契丹。


河北官员刘韐于真定府,招募敢战士以御辽。


岳飞应募,经过选拔,被任命为敢战士中的一名分队长。


二十岁的岳飞,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活。


贼寇陶俊、贾进在相州作乱。


岳飞请命前去除害。


岳飞表现突出,带领百骑骑兵,用伏兵之计,生擒二贼以归。


同年,岳飞的父亲岳和病故。


岳飞辞别刘韐,离开军队,赶回汤阴为父亲守孝。


宣和六年,河北等路发生水灾,岳家生计艰难,岳飞为了谋生,前往河东路平定军投戎,充当骑兵效用士。


不久被擢为偏校。


靖康元年,宋钦宗赵桓反悔割地,两路金军于攻破太原后会合,二次南下围困开封。


赵桓在求和的同时,使人送蜡书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,征召各路兵马以备勤王。


在相州城里,武翼大夫刘浩负责招募义士,收编溃兵。


太原、平定军失陷后,从平定军突围回到家乡的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,百姓惨遭杀戮、奴役的情形。


心中愤慨,意欲投军。


又担忧老母年迈,妻儿力弱,在兵乱中难保安全。


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义之人,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?


还为岳飞后背刺上精忠报国四字为训。


岳飞牢记母亲教诲,忍痛别过亲人,投身抗金前线……”


“好!好一个大义的母亲,好一个精忠报国!!”


赵匡胤只是听到这些,便已忍不住出声喝彩。


令人思之想要发狂的靖康耻,众多平日里声名不显的人站了出来。


在这极其耻辱的,事情里增添了许许多多的色彩。


他们的所作所为,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光彩,远远超过了赵佶,赵桓,赵构这些后皇帝!


还有众多平日里衣冠楚楚,养尊处优的大臣。


才是大宋真正的脊梁!


“靖康元年冬,康王赵构到相州,于十二月初一日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。


岳飞随同刘浩所部一起划归大元帅府统辖。


刘浩为元帅府前军统制,赵构命他南趋濬州、滑州方向以作驰援开封的疑兵。


自己则率领元帅府主力,北上大名府。


岳飞奉刘浩的命令,带一支三百人的骑兵小队,往李固渡进行侦察。


在侍御林与金兵遭遇,岳飞杀死敌将,击退金军。


在滑州南的遭遇战中,岳飞奋勇当先,又以百骑杀败金军。


两次小战,岳飞的勇敢和武艺便得到显露……”


“好!有勇有谋,有胆有实,是个好汉子!”


赵匡胤忍不住出声称赞。


他可记得,这个时候大宋兵马的普遍战力是什么样的。


从上至下这么多人,那都是畏惧金人如虎。


许许多多的人,都是还没有和金人开打,只是听说接下来作战的是金人,那就浑身颤抖……


这岳飞却能和金人正面相抗,还能够大胜,这在当时,确确实实特别的亮眼!


“刘浩军至濬州渡黄河受阻,只得追随元帅府人马北上。


这时副元帅宗泽也赶到大名。


赵构不纳宗泽全力营救开封之言,与汪伯彦等又继续向东平府转移。


只与宗泽一万人马往援开封。


岳飞随刘浩部隶属宗泽,这是他初次成为宗泽的部将。


宗泽率部众进军开德府,与金军十三战,每战皆捷。


岳飞英勇奋战,以军功迁为修武郎……


靖康二年二月,岳飞随军转战曹州,他挥动双锏,身先士卒,直贯敌阵。


宋军以白刃近战打败金军,追奔数十里。


岳飞因功迁武翼郎。


刘浩的两千兵马进驻广济军定陶县,柏林镇后,元帅府又命他改隶黄潜善。


不再让宗泽指挥此军。


这时黄潜善掌握着三万六千人马,却只知保存实力,按兵不动。


使只有二万五千人的宗泽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。


宗泽虽取得了一些胜利,队伍却也有不少损耗,难以伤及金军元气……”


“入它娘的,这些妥协派,投降之人都该杀!!”


虽然赵匡胤在此之前,已经听韩成讲述了这些事儿。


但是,这个时候从岳飞的角度来看,依旧是气闷不已。


出声大骂。


话说,赵匡胤在此之前,还是比较克制的。


就算是愤怒骂人之时,也显得比较含蓄。


但是到了现在,他已经没那么含蓄了。


越骂越直白。


不是他涵养不成,实在是所听到的种种消息太过于招人恨!


就算是这种直白的骂,都不能够抒发心中愤怒之万一


“靖康之耻发生之后,赵构采取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,预备南行巡幸,欲退避到襄阳、扬州等地。


时年二十五岁的岳飞,得知这个消息,不顾自己官卑职低,披肝沥胆,向赵构上书数千言,其略云:


陛下已登大宝,社稷有主。


已足伐敌之谋,而勤王之师日集。


彼方谓吾素弱,宜乘其怠击之。


黄潜善、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,奉车驾日益南,恐不足系中原之望。


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,亲率六军北渡,则将士作气,中原可复。


然而,他的耿耿丹心,只换得“小臣越职,非所宜言”八字批语。


并且被革除军职、军籍,逐出军营……”


嘭!!


赵匡胤手中盘龙棍,再度出击,打碎了一张椅子。


“入他娘!!”


他持着盘龙棍,双目赤红。


如此为国尽忠之人,却被如此对待。


从皇帝到那些投降派,今后一个个都别想活!


自己必须把他们都给全部清理了!


真真正正精忠报国的人得不到重用,却让那些投降妥协之人,高官得坐,骏马得骑,真憋屈!!


这事要是放在自己身上,自己说不得就会闹出一些别的事情来。


朝廷的所作所为,是真的让人寒心……


“岳飞的抗金决心,并未因此动摇。


南宋建炎元年八月,岳飞渡河北上,奔赴抗金前线——北京大名府。


经河北西路招抚使干办公事赵九龄推荐,见了当时声满河朔,正多方收揽英才抗金的招抚使张所。


这是他第四次从军。


张所知悉岳飞的遭遇后,十分同情。


便留他帐前使唤。


由于岳飞的非凡见识、高超武艺,张所终于决定破格提拔他。


先是以白身借补修武郎,继而又升为统领,后又升为统制。


分隶于名将王彦部下。


然而赵构、黄潜善、汪伯彦等为了向金人乞和。


有意打压朝中的抗金力量。


先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李纲被罢相,继而张所也因从前曾弹劾黄潜善,而遭贬谪发配岭南。


最终死于贬途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