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寥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6章 风起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这便是虎戏的‘精通’么?”


周清觉得是,又不全是。


“有文胆的作用,让我修炼虎戏时更沉浸了。”


周清很快找到刚才那种体验的原因之一。


不知修炼鹿戏的效果会如何?


过了一会,周清有些失望。显然仅是刚刚迈入“熟练”阶段的鹿戏,没有让周清进入刚才修炼虎戏的状态。


这种落差感,让他有些难受。


不过周清没有因为难受,放弃修炼五禽戏,依旧将后面三戏打完,做好修炼木人桩前的热身。


然后观察养生主。


五禽戏(略通):虎戏(精通),鹿戏(熟练),熊戏(略通),鸟戏(略通),猿戏(略通)


武技:黑虎掏心(熟练);弹指神通(略通)。


文胆(初阶)。


睡了一晚上后,周清发现弹指神通居然从“粗通”到了“略通”。


“昨日傍晚‘文胆’出现时,弹指神通没有提升到‘略通’。”


弹指神通的突破显然不是虎戏那样借助文胆突破,另有缘故。


“经过一夜充足的睡眠,我的身体适应了新的变化,在五禽戏热身后,身体机能发挥出来,弹指神通自然水到渠成地提升至‘略通’的阶段。”


周清捡起一颗石子,回到平时练习弹指神通的位置,瞄准大桑树粗壮的树干。


轻轻松松击打在自己想要命中的位置,上面留下较以往略深的印记。


“其实本质不是弹指神通提升,而是我手眼更加协调。还有虎戏提升到精通后,我的指力以及灵活性亦有提升。”


再厉害的武技,想要真正掌握,都需要对应的身体素质,否则永远都没法掌握,或者强练之后,反受其害。


放在小说里,就好比张无忌练成九阳神功,修炼乾坤大挪移自是如吃饭喝水一般简单,天下武功,亦是俯仰即拾。


“提升五禽戏好比修炼内力,所以用五禽戏养身才是重点,而武技则是细枝末节。不可本末倒置。”


周清使用木人桩修炼,乃是为了一定程度上弥补实战经验的不足。


至于提升黑虎掏心威力,则是其次。


关键在于如何将黑虎掏心运用在实战中!


周清摆出架势,以木人桩为参照的敌人,开始使出黑虎掏心。


手部击打木人桩用铁皮包裹的手臂,得到清晰的力道反馈。不断调整重心,调整步伐,调整发力的姿势。


在这过程,脚步的灵活性,手部吃痛忍痛的能力皆随之增强。


实战中一个关键因素,便是突然遭受反击,吃痛之下,依旧能使出完整的发力技巧。


如果发力技巧变成本能一般,即使突发遭遇,反击的力道也必定不会小。而且不会在遭遇战中,慌乱不堪,把平时练习的东西都忘掉,打成王八拳。


以木人桩为假想敌,周清不断练习,黑虎掏心用出来愈发得心应手。


最后他长长吐了一口气,以练习一遍完整的虎戏结尾。等待热气游荡全身,消解疲劳。


周清再给自己绑上沙袋,背着书箧去上课。


这是普通的沙袋,往后增加重量,可以加入铁砂之类,只是成本更高,而且份量更重。


慢慢来,一步步往上叠加。


绑沙袋的方式,再使用鹿戏的发力方式赶路,明显能感受到肌肉的疲劳在飞速累积。


到了胡村旁边的小湖,周清气喘吁吁。


他感受到腿部肌肉的细微撕裂感。


修炼一遍虎戏,热气游走双腿,疲乏一扫而空,些微撕裂的肌肉,也迅速弥合,双腿得到些微强化。


这种不断变强的感觉,远远看不到极限在哪。


周清继续缠着沙袋绑腿,去往村塾上课。


虽然有些晚点了。


学生们见到他依旧高兴不已,周清则有些意外,因为学堂里的学生少了几个。


他问明情况后,才知道夏粮催收很急,不是胡村人的几个学生都回家帮忙去了。因为他们家里有人要服徭役,连不满十二岁的童子都要交役钱,家里的壮劳力为了挣钱,或去码头下苦力,或去做短工、长工……


而且因为胡村人比较团结,官府向胡村收税的难度较大,所以胡村赋税一向不轻不重。


不久前,周清在提学面前表现不错,胡村又成为本地学风盎然之地,成为知县政绩的一部分。


所以今年夏粮的征收,县衙给胡村免了一部分。如此相比附近其他几个村子,胡村的日子当真是十分好过。


另外,催收粮食的小吏大力宣传了胡村的事迹。


其他村子对胡村很是不满。


认为是胡村的存在,才导致县衙加大了对他们的摊牌,导致他们过得这样辛苦。


如此一来,胡村和其他村子,在炎热的夏季,开始逐渐有冲突。经常为争地争水闹矛盾,大打出手。


官府和乡绅们也不打算调解,反而有些拱火的味道。


但这些争斗中,胡村都占了不少便宜。


胡铁匠这些年教村里的学生黑虎拳,不少已经成年,粗浅的拳脚,在村级别的争斗上,还是能发挥不少作用。


“胡村里的几个村老是有智慧的,他们举办村塾社学,还请胡铁匠教习黑虎拳,怕是早就预料到这一天。”


虽然村塾社学里有其他村子的学生,终归是极少数,而且要交钱粮,等于变相削弱周围的几个村子。


那些以往在胡村的村塾社学上学,已经成年的人,也不见得个个会出来找胡村的麻烦,毕竟他们其中有不少人已经进了城,凭借识字和会一点粗浅拳脚,在城里谋生不难。


一连几日过去,胡村村塾的学生越来越少。


周清旁观的过程,发现了一件事。


这些冲突,有些甚至是胡村主动引发的,为的是圈地占水,扩张胡村的势力。


村塾的学生因为读书识字,又练过一点拳脚,很容易参与其中,成为胡村扩张过程中的一股力量。


怕是用不了几年,城西的乡里,都要被胡村收编。


胡村由此可以成为一方豪强。


这是在为乱世做准备啊。


而那些暗中推波助澜的官吏或者乡绅,怕是未必能察觉到这一点,即使察觉到,也大概不能阻止。否则激起民变,县老爷的脑袋不见得能保住。


何况弱肉强食,也是乡里的生存法则。


大概又过了十日,村塾的学生几乎不来上课了。


周清于是顺势辞去塾师的位置,胡村的村老似乎有所预料,又给了周清一笔额外的束脩,此外还有腊鸡腊鸭以及一些山货,说是给周清过端午节用。将周清的书箧装得满满当当。


显而易见,在胡村扩张的过程中,胡村的积蓄由此变得更深厚了。


只是胡村相比江州城这样的庞然大物,依旧渺小。


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强留周清,为的是结下一段情分,将来周清显达,他们能找周清说上话。


周清背着满满当当的书箧离开胡村,与学生们告别。


此刻风起扬尘。


周清以手挡住迎面的灰尘,他清楚,这个世道只会越来越不平静。天底下,类似胡村这样的事,肯定还有很多很多。


世道的乱象,开始凸显。


他心里隐隐生出一股危机感,随即默默诵念一句话:


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


他的心随之安定下来。


自强是增加安全感的最好途径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