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清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当为王爷先驱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郑蛟麟莞尔,笑了笑道:“你就是那个打败穆里玛的总兵王耀武?”


“是。”


王五不卑不亢。


郑蛟麟点了点头,奇怪道:“听说你降清了?”


“是。”


王五不否认这一事实。


郑蛟麟听后有些好笑:“你打赢了穆里玛还生擒了他,何以向个俘虏投降的。”


王五沉默片刻,沉声道:“时事所逼。”


四川总兵谭弘听了这话,竟是起了同病相怜之感。


抚剿总兵梁加琦却是忍不住讥讽了一句:“既已降清,何以还能代表明军?”


“权宜之计,”


说完,王五反问帐内众人一句,“难道诸位不是如此?”


帐内诸将为之一滞。


倒是那马宝听了这话哈哈一笑:“是又如何!”


起身走到王五面前,上下打量一眼闷声道:“我马宝说话不喜欢绕弯子,也不喜欢人跟我兜圈子,伱直说来意好了。”


王五没想到面前就是悍将马宝,心中着实有些吃惊,面上却是不动声色道:“我此次来是向贵军借条路。”


“借路?”


马宝奇怪,问王五借什么路。


王五直言请四川绿营从黄草坪一线后撤,好让他领军由此穿过巫山。


话音刚落,坐在郑蛟麟边上的刘玄初就露出恍然大悟神情,对王五道:“你是想抄王一正的后路?”


“是!”


王五自是不瞒,道出由于王一正导致茅麓山损失很严重,已经影响到其与穆里玛、张长庚开启的和谈。


“陕西绿营是我们的友军,我们为什么要借路给你?”


说话的是都统吴国贵,自王五进来后就一直在观察他。


“因为鞑子朝廷必削藩!”


王五给出明确回复。


帐中诸将闻言都是神色一动,这本就是个公开的秘密。


吴国贵却是摇了摇头,说清廷是否削藩那是将来的事,只要清廷一日未削藩,他们就是大清臣子,有什么理由借路让敌人攻打友军的。


“明室在,平西王在。”


王五的意思很清楚,只要有明军存在,清廷就不可能急于削吴三桂的藩,如此自然动不了这帮吴系大将的利益。


“道理是这个道理。”


吴国贵笑了笑,转而看向刘玄初:“这小子倒同先生一样看的透彻。”


话锋一转,却是说仅此还不够。


“韩王曾言能效我太祖高皇帝驱逐鞑虏,正衣冠恢复中华者,为社稷之主。”


王五给出杀手锏。


“流言是真的?!”


包括吴国贵在内一众将领皆是惊住。


“千真万确!”


王五环顾众人,沉声道:“将来平西王真若举兵,再无虑项羽故事!”


历史上吴三桂起兵后,前明少卿李长详谏立崇祯后人以收拾人心。


吴三桂问计方光探、胡国柱,二人以项羽故事阻之。


结果吴三桂起兵后自立为“周王”,显无恢复明室之图,失人望于天下,各地明朝宗室义军及前明反清势力的盟友不愿与其合作,视其为篡逆。


王五将韩王所言明确告知四川诸将,就是希望他们能将韩王所言转告吴三桂,以打消其对复明顾虑。


即只要你吴三桂能正衣冠复燕京,朱明宗室便将法统禅让于你吴三桂。


此公议。


纵是你今日仍不肯起兵,也当设法保留明室最后血种,因为将来这里就是你的大义所在,也是你吴三桂号召天下的利器,根本不用担心成为项羽第二。


连带着从前所做所为都予以抹除。


便如王五蛊惑穆里玛康熙亲政必杀鳌拜,故鳌拜当“养明自重”以拖延康熙亲政以图自保一个策略。


原以为此大义利器以能令得四川绿营这帮敢“独走”的将领借路,好为吴三桂保留鼎器法统所在,未想郑蛟麟却道:“贵军如今兵不过万,地不及一县之地,已然山穷水尽,弹尽粮绝,走投无路”


意所谓大义,将来吴三桂自取之,无须从你们这帮残兵身上获取。


因为借路给明军攻打陕西绿营风险太大,万一事泄很麻烦。


吴国贵、刘玄初等也在悄悄议论此事,应该有不同意见。


见状,王五当即道:“穆里玛已许我驻守荆州,平西王将来若要举事,我荆州愿为王爷北上门户!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