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秦逮捕方士,关我炼气士什么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6章 全城拜仙,请始皇圣裁!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乡民们皆有些迷蒙。


此处虽然距离琅玡台有五里,然而琅琊县地势平坦,众人早已经见到少端今日带领一干乡老以及稚子前往琅玡台祈雨。


如今天降豪雨,此自然是少端之功!


琅玡台自古便是神灵之地,琅玡台旁尚有四时之神的祭坛,让无数人神往。


然而,琅琊县却从不曾风调雨顺过,此未尝不是莫大之讽刺。


乡民们实际上虽然对上天依然敬畏,然而对神灵之说,早嗤之以鼻。


包括少端自己,平日但闻神仙灵异之事,亦是疾言厉色。


怎生此次却言有神仙灵蛟救民?


吾等虽然服徭役已有数月之久,然而徭役之地就在家门口,虽然不得返家,但是家中父母妻儿每过数日便要来营中送粮食。


怎么突然就有神仙灵蛟之属了?


莫非,少端因淋雨发热,以至胡言乱语?


来者自然是少端,他方才于途中农户家中借了一匹驽马,快马加鞭而来,此时他已然浑身颤抖。


已经是春夏之交,天气已然渐渐炎热。然而少端先前又是爬山,又是奔跑,被雨水浇透后又冒雨骑着驽马奔驰而来,此时已经被淋得遍体生寒。


他刚准备开口,一个声音响起,正是曲蜩。


“神仙灵蛟?”


“吾乃琅琊县佐史端,见过将军!”


“原来是少吏,”曲蜩眯缝着眼打量着少端,“尔为何于吾军中言神仙之事?”


“将军勿罪!”少端慌忙行礼。


他与曲蜩并不陌生,曲蜩率一曲军卒于此时监工修筑石道,此一曲士卒食粮皆为琅琊县供应,纵使天旱,琅琊县将迎来大灾,亦无短少。


彼时官吏尚有廉耻之心,不似后世,军中更是如此。


曲蜩等一干军卒吃了琅琊县之粮食,自然感琅琊县之恩,否则以少端言神仙之事,必是一刀砍了。


“看在尔受雨,或发昏语之份上,吾便不与尔计较。”


曲蜩宽厚地一挥手:“既如此,尔便将琅琊县民带回,若是雨停,采石者先归营。余者可待春播之后。”


这年头开采巨石没有什么好手段,只能架大木点火先烧,将石头烧至通红,然后泼水,使其破碎。


反正下雨也开采不了石头,道路泥泞亦运不了石头。如此,曲蜩不如放这些乡民归家春耕。


“吾谢将军大恩。”


少端再次行礼,认真地开口:“然吾非昏语,之前天上之大云,震天地之雷,将军想必亦有见闻。”


曲蜩点点头,方才天上那般动静,除非是瞎子聋子才不知道。


“此为天劫也,乃是神仙点化白蛇为灵蛟,又使灵蛟布雨,以解琅琊于倒悬!”少端满脸恭敬。


“少端!”曲蜩的眼睛再次眯起,有冷芒闪耀,“尔于琅琊县已然二十余年,可曾见过神仙灵蛟之属?”


“不曾!”少端老实回答。


“尔为佐史,掌琅琊县记录文书之事。琅琊之民祖辈便居于此,可有确切见过神仙灵异之人?”他声音渐冷。


“亦不曾!”少端依然毫不避讳。


“之前吾与尔同在县衙前,斩杀方士之流,尔亲口所说,天下神仙方士之属,皆是虚妄。可曾记得?”曲蜩逼问道。


“记得。”少端脸色如常。


“既如此,尔为何言神仙之事。”曲蜩一声厉吼。


“乱我军心,尔是欺吾刀兵不利乎?”


“将军勿怒!”少端再次拱手,“吾亦知此事实匪夷所思,然此事乃是吾以及相老,乃至琅琊县十余乡老共同所见!”


曲蜩一愣。


古人以诚信立身,尤其官吏者,若是不诚信,便是不贤。轻者去职,重者下狱。


虽然大家皆知官吏中亦有非人之徒,无父无母之辈,言如失气。然少端此人却是方正之人。


又有一干乡老为证,少端谎言欺骗自己,似是不太可能。。


然而,确如少端所说,此事匪夷所思。


曲蜩乃是卫尉军所属,随卫尉羯追索方士至齐地,而后因始皇帝欲往琅琊祭天,至琅琊督造宫室石道。


一路行来,曲蜩亲手所抓方士数百,早知方士全是诓骗之徒。刀兵之下,个个屁滚尿流,便是问其老母阴私,亦是脱口而出,并将方士欺瞒乡民之手段说得干干净净。


其中五花八门,让曲蜩大开眼见。


方士为假,神仙自然亦为假!


此或为少端以及一干乡老误认,或是为方士用花巧手段以欺骗!


“少端……”


他正欲开口,突然被一阵巨大的喧哗声打断。


“吾等凡人拜谢神仙赐雨!”


声音乃是从琅琊县传来的,琅琊县与营地颇近,不过三里而已。


然而此距离已经足够隔绝大多数声音,便是偶尔有声音传来,亦是如拂面之风,不细听根本听不到。


何曾像如此这般,简直是震耳欲聋!


便是如此瓢泼之雨都压不住!


“吾等凡人拜谢神仙赐雨!”


“拜谢神仙……”


听着那远方不断传来的山呼声,曲蜩脸色一变:“发生何事?”


不等他遣人去问,突然又有一骑冒着大雨飞马而至!


一名斥候不等马停住,便飞身下马。


“禀曲长,琅玡台伍齿黑报曰,今日少端等三十余乡老稚子于琅玡台前祈雨,忽冒登琅玡台。齿黑欲上台驱赶,至半却见台上有白气贯天,俄而大雨。”


“因大雨致山路湿滑,齿黑至台顶,少端等已下山。然台顶却现一五丈蛇蛟之属,鳞白,有双角,有四足!”


他声音惶恐地继续说道:“故齿黑动用旗语召某传信。而某自琅玡台返,过琅琊县时,相氏乡老正引琅琊县民,口称神仙灵蛟,冒雨而拜!”


曲蜩整个人都木了,心中涌出一抹寒气。


琅琊县有三万人,虽然有一万青壮此时正在修筑石道,县中仍然有民二万。


全县口称神仙而拜?


难不成,去将全县都砍了?


且,琅玡台戍卒亦报台上有蛟?


他整个人都颤抖起来。哆嗦地开口:“此事吾等不可专!来人,速速至行宫!”


“报请始皇帝陛下,由陛下圣裁!”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