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秦逮捕方士,关我炼气士什么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1章 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!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徐福心头一紧。


从卫尉大狱出来,说长不长,倒也不算短。


也不知蒙恬和扶苏如今怎样了。


只记得出发前蒙恬有所计算,蒙恬曾言,第一步便是以极快的速度,攻破辎重大营!


辎重大营乃是卫尉军实力最弱的一个大营,平日一般不参与战阵。


但是辎重大营又很关键,一旦辎重大营沦陷,定会引来其他大营相救。彼时,再以扶苏率领奴兵拦截之。同时,亲卫利用骑兵的机动力,迅速抵达右军,右军必以为蒙恬亦在附近!


再有,前因片刻便能破后军辎重大营,速度之快,众人尚来不及反应究竟发生了什么。是不是有伏兵?不敢轻动也。


如此,四个大营去了其三也,再加上前军在琅琊台上,便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中军大营。


可在徐福听来,此计并不可靠。


虽说这是卫尉大营中实力最弱的一个营,但可是有几千人的!


其中或有刑徒民夫所属,但是至少千余甲士还是有的。


所以虽说其实力最弱,那也是相较于其他营而言,以百人闯之,自然不能不将其放在心上。


初听蒙恬之计,他便觉得几乎不能成也。


待到其他大营前来相迎,扶苏以奴兵拦截之。


听起来是如此顺畅,奴兵和卫尉大军那是能相提并论的吗?自然不能也!


人数本就少,如今又要分成几路,成事几率微乎其微。


兵力相差甚远,成事太难!但除了蒙恬所说之外,并无他法。


迫在眉睫,三人只能铤而走险!


如今见有消息传来,徐福心中紧绷着一条线。


若是等不得二人,那自己更要速度些了!


若是其他地方,尚且还有可能偷偷绕过去。


但琅琊县地势大体平坦,尤其是去岁以及今春大旱,草木多有枯死,再加上缺水不曾洗盐,导致大部分都是裸漏的盐碱地。


而且琅琊县东南乃是一片沼泽,人不能渡。


想要去琅琊台,就必须要经过左军大营。


这也是正常的,卫尉军本来就是负责护卫始皇帝,他们虽然在临阵军略上不甚得力,但是基本的防御还是做得极好。


而始皇帝现在至琅琊,道路上,乃至每个交通要点都有军士把守,琅琊人出门打柴都必须带着什长的手令,否则杀无赦。


徐福本来就是黔首出身,连最低等的武士都不是。这年头黔首根本就不允许带兵器,只有武士以上才有这个资格。包括练剑亦是如此,所谓君子六艺,首先就要保证自己乃是君子,也就是贵族。不是贵族哪怕想学,亦没人教。


故此,徐福面对把守的兵卒,是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

稍缓两口气后,徐福急的整个人在原地打转。


如何能不着急?


如今大雪已经停了,若是所想不错,想必胡亥便要登山了。少子胡亥若斩蛟成了,岂不是要惹得天人之怒也!


干等着不是办法。


他抬眼大概一扫,其上的岗哨确实有许多,看来若想进去,只能硬闯了。


他很狠一咬牙,刚准备策马冲过去,


硬闯……与视死如归有何区别?


双腿微微发颤的一瞬,猛然想到炼丹之际,天道威能可是在吾的身上!


徐福啊徐福,天人既授法于尔,尔必要担的起这份恩泽!


他一咬牙,目光炯炯盯着前方。


双腿已准备好发力,只待一击便直接冲上前去!切不可停下,只要停下便会无了冲劲儿!


“集合!”


就在徐福的脚正要离地的瞬间,听到前方军营处一声高喊。


徐福停住步子,只见前方大营处,所有的人都在往一处赶,连着那岗哨都在往一处。


阵阵喧哗声从中传来。


“速速集结,上有令,调动兵马!”


“快点、快点!”


集结之快,岗哨上霎时不见了人的踪迹。


徐福一愣,随之便是心头一喜。


说来,若真的硬闯了这大营,恐怕九死也无一生。闯卫尉军营,本就是斩立决的事。恐怕那些人都不会问自己所谓何事,先来到自己身上的便是冷刃。


如今好了,此番集结,直接给自己前行扫清了路障!


只是,他们此番集结所为何事?


这个念头出现的一瞬间,脑海中现出扶苏蒙恬的身影。如今除了此二人,还有谁能使得卫尉军调动大营呢?!


现在居然要调动左军,说明扶苏与蒙恬并未战死。


徐福心中生出一丝感叹,其实他也不知不死之药的威能究竟是什么。依着书上说,感觉也只是不老而已。


徐福自然不会知晓,秦天究竟有何种能力,此丹药种有他的天道威能,故如今蒙恬能以一人之力,战军营也!所谓真正的不死之药,也并不是只能保证不老那样简单,而是服用者基本上不会死去。


除非,是天要夺人命。


虽不能窥不死之药其威,但徐福心中也算安然。起码知道,他们还顺利,他们还活着。


心中也悠然而生一种担忧,如今左军已经调兵过去了,其将领又不是好对付的,但愿此二人能顺遂些!


徐福决定,等这营中之人都走完了,自己再进去。


恰在此时,一名满身风尘的年轻将军带着亲卫骑马赶了过来。


其为首之人举着一个旗子,其上写着“裨将军离”。


居然是王离!


徐福只是知道这左军军侯善谋,用兵为奇也,却一直不知道其人究竟是谁。


可在看到这旗帜时,徐福心头一颤,竟然是王离!


王离乃是公认的,继承了王翦与王贲的将才!王氏之兴,皆在其身上也!


此言并非虚传,王氏本是琅琊人也,只不过其属琅琊郡而非琅琊县。王氏一族,常出将才也,前有王翦、王贲之势。王氏本以为要向上之际,谁料忽然没了声响。


王离出世时,并未有人对其有什么盼望。却不想,在其十岁那年,带着王氏的武士,以寡击众!竟诛杀了盘踞在蒙山数十年的盗匪!


可谓是年少者,一举成名。王氏一族将所有的目光与希冀都落在了他的身上。


而王离亦是不负所托,在疆场之上,战功显赫,更是以用兵为奇广为人知。以此功绩,得以以志学之年便已经担任裨将。


裨将的意思,就是预备将领。秦时的将军还远不如后世那么泛滥,后世连个守城门的搞不好都是什么鹰扬鹰击将军,秦时的将军可是实打实的将兵之人,统兵大将。


王离能够以如此幼小的年纪,成为裨将,可见其天分之高!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