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水猴子开始成神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六百五十三章 验明真伪(4k)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空活二十余年,从未去过帝都,今年沾沾小师弟的光!”


“天下第一大都啊,我听人说,皇城里的望月楼足有几百丈高,隐入云烟,不知是真是假。”


向长松抱住桅杆滑下。


“大家都去?”


“除开二师兄,大家都去,怎么,莫非师弟不乐意?”曹让笑问。


“求之不得!”


梁渠欣喜。


正愁去往帝都没什么熟人,能和师兄师姐们一块热闹,再好不过。


一箱箱的货物搬上板车,皆为黄州特产,其中布匹尤多。


来时比去时载货更多。


跳板搭好。


杨许牵引马匹上岸:“今年大笔之年,帝都热闹得很,能有机会去见识见识,肯定不错。”


“大笔之年?”


俞墩解释:“秋闱次年为春闱,春闱次月为殿试,三个离得近,读书人就管前后一整年叫大笔之年。”


杨许颔首。


“师弟去往帝都,要不了多久就能碰到二月中的春闱,再隔一月正为殿试,不忙的话,多留半月,能见到状元郎游街。”


科举?


徐子帅惊醒:“对了,武举不也三月吗?”


“你倒没忘记。”杨许解开绳扣,松开缰绳给马透气,“科举、武举,同为今年三月,朝廷会新选狼烟二十八宿,你们可以去瞧瞧有没有人堵门。”


“我说呢!咱们走,霍洪远、祝宗望他们两个也走,感情要去京城等发配。”


“什么等发配?”杨许失笑,“那叫等授官,两人起步正七,多为从六,地方任选,干两年,什么功不用立,不犯错就有机会拔擢,打头开始就是旁人终点,多少人求之不得。”


“哈哈,一个意思,一个意思。”


向长松问:“大师兄,咱们没人参加科举、武举,帝都有没有旁的好玩的?莫去了错过。”


“旁的……”杨许陷入回忆,“你们去,主要就是年节吧,年节要能赶上,就能见到大朝会‘排正仗’,百官朝贺。


到傍晚,圣皇会给臣子发‘馈岁’钱,一个小荷包,里面塞几枚金豆子、银豆子,阿水肯定能领到。


其外不少小国会遣使者祝岁,夜郎、楼兰、闽越、龟兹、巴……再者年节后就是元宵。


从初八到十七,帝都会办上整十天的灯火会,什么样子我不多说,你们自己去逛,肯定比天下任何一地都要热闹。”


听得杨许描述。


众人双眼放光,摩拳擦掌,生出许多期待。


去完黄州再到帝都。


天下第一等繁华地。


美啊。


……


翌日下午。


阳光正好,融融的积雪沿着屋瓦滴答落下。


河泊所府衙后方,工匠们砌好石块,铺设木板,紧锣密鼓地修建大澡堂。


府衙内则一片悠闲,吏员来往间落针可闻。


年关将近,忙碌完海商事宜,吏员们大多无甚要事,难得闲憩,眯眼午休。


主薄李寿福半梦半醒,恍惚间,似见有军汉挥舞信旗。


哗!


灰皮江豚闪烁微光,劈波逐浪,层层踊跃,领头的两头巨物更是拉动楼船撞开水浪,长风呼啸,金黄的帆页抖动,彰显不凡,阳光下好似一片闪耀的金叶。


未等望清。


楼船已收拢风帆,投下船锚,漂行着泊船靠岸。


岸上乡民们探头探脑,从未见过如此阵仗,楼船河泊所内便有两艘,就没有如此威风的。


金叶船?


李寿福打个寒颤。


府衙前的埠头专供官船停靠,加之金黄帆叶……


帝都来人了!


“快快快!莫睡莫睡!”


不等李寿福叫醒众人,船上人影纷纷跃下,冲入河泊所,朗声喊话。


“平阳府梁水使何在?”


半刻钟。


躺到家中午休的梁渠教人喊到府衙之中。


适才跨步进门,一群身穿蓝袍、头戴方帽,颇有几分道士模样的官员将他团团围住,半句话不解释,伸手就往梁渠身上摸。


“好雄浑的武骨!”


留有山羊胡,头发乱糟糟,好似领头人的中年人捏住肩胛,目光大亮。


学摸骨那么多年,各般武骨都摸得不少,如此厉害的武骨,当真头一回见!


其余几位上手之后,表情尽皆相同。


“无怪乎不满二十即能成就大武师,了不得!”


“天生不凡啊,拿笔拿笔,记上,记上!”


山羊胡当即催促:“脱衣脱衣!”


眼前几人没有任何解释意图,然梁渠瞥一眼旁边的冉仲轼和众多同僚,结合此前信息,已然知晓情况,脱下外套。


“再脱再脱!”


“再脱?”


梁渠环顾。


大庭广众之下,再脱就光了。


山羊胡急不可耐:“全大老爷们的,害臊个什么劲,谁没有一样,你不脱衣,隔着层厚布,我怎么摸得准?”


冉仲轼转头吩咐。


“去拉屏风。”


“是!”


李寿福亲自上阵,拉开三面屏风围出一个大圆,遮挡视线。


衣服搭在屏风架子上。


透过雕花,人影闪动。


“嘿,你小子,人长得不赖,身材也不错啊!”


“有我年轻时三分潇洒。”


“好骨头,好骨头!老子空活数十载,翻阅典籍无数,此等武骨,当属头一等!该录入《武骨志》,列一小传!”


“转过去!”


“啧啧啧,不得了。”


半晌。


山羊胡站立起身。


“行了,穿上吧,十八不假。”


屏风架上的衣服收走。


李寿福另候一阵,撤去屏风。


梁渠整理好衣襟,拱手作揖:“尚未请教大人姓名。”


“姓蓝,叫蓝继才。”山羊胡抚须,“你叫我蓝先生就好,其余几人你不用管,无名之辈。”


无名之辈:“……”


蓝继才不觉有异:“你小子不像笨蛋,想必已经猜到,我奉圣皇之命,自南直隶领了一座天坛,特来验明真伪,假使无误,即刻领你进京。”


领了一座天坛?


梁渠暗暗记下,顾不得思索太多,紧跟询问:“蓝先生以为如何?”


“摸骨不假,但骨头亦能捏碎重塑,填骨再生,尚需进一步验证,你随我上船!”


蓝继才挥手。


梁渠随之来到楼船之上,进到一个密不透光的房间内。


烛火熊熊,屋内乱七八糟,什么杂物都有。


有兽甲,有长剑,有各类枯枝,奇奇怪怪的罗盘……


蓝袍官员们来回跑动,各自取用物件。


山羊胡随手一抽,自一堆书页里抽一张泛光的黄符纸,其后不知从哪摸出一块砚台,平放到梁渠面前。


“砚台里滴两滴血,然后告诉我你的生辰八字。”


……


河泊所内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