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权臣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百六十二章 三招定秦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三步找到真凶。


众人都听乐了。


先不说你能不能真的找出来。


你真要三步找到了,就这么草率,能取信于人吗?


这不逗乐呢吗?


太子是案板上的鱼,没办法,只能任由你胡闹,但我们可不是啊!


大宗正身后的侍从小心提醒道:“王爷,您不用阻止一下吗?”


大宗正平静道:“从此处到宫城需要多久?”


随从一愣,“不到半盏茶。”


大宗正轻声道:“自打这位站出来,已经过了远超一盏茶的时间了。”


随从眨了眨自己并没有沾染太多智慧的清澈眼睛,“然后呢?”


大宗正没有说话,只是神色颇为感慨地看着夏景昀,看来这位年轻人在陛下心头的地位,很不一般啊!


大宗正不开口,其余人也拿太子没辙,这事儿就只能任由夏景昀这般“胡闹”了。


而夏景昀请来的人,也是让众人大开眼界。


嗯,真的大开眼界。


只见一个穿着道袍,手持拂尘的老道缓缓走入场中。


他身上的道袍虽老旧,但十足干净,须发皆白,高大的身形透出一股子仙风道骨的韵味儿。


“福生无量天尊!不可思议功德!”


老道拂尘一甩,作了个道揖,“诸位贵人,贫道这厢有礼了。”


众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一脸迷惑,都不知道夏景昀这是要闹哪样。


大夏立国多年,早期曾有武帝灭佛,故而佛教在整个大夏都较为式微。


中京城也只有一家白马寺因为地位崇高,还谨小慎微地经营着。


而道教在几十年前大夏有倾覆之危时,曾经广派门人下山救济穷苦,事后大夏局势稳定,对当时的道教魁首曾有过加封赏赐,故而道士在大夏地位不低,每逢大事都有道门遣使前来举行仪式。


但这种场合,请个道士来干什么?


领着大家烧香祈求老天爷赐下神谕吗?


夏景昀开口道:“太子殿下,诸位大人,在下前几日偶然在街头遇见这位道长,他一看我就说我今年能得中会元,我当时就知道,这是个世外高人!”


看着他一本正经胡扯的样子,秦璃忍不住扑哧一笑,其余不少人则是无奈摇头,只感觉好好一场充满着云波诡谲,权谋算计,留下无数谈资的严肃公审,被他生生折腾成了一场闹剧。


中书侍郎再也忍不了了,开口道:“殿下,你虽是主审,但公堂当有公堂的秩序,当着这么多人,审理凤阳公嫡孙遇刺这样的大案,纵容此人这般胡闹,成何体统!”


“诶诶诶!怎么说话呢?”


夏景昀一脸不悦,“你咋这么急呢?你是真凶,生怕把你抓出来了是怎么?那你问问凤阳公,他是要体统还是要真相啊?”


秦老家主黑着脸,依旧飙着演技,“只要能将真正的真凶找出来,老夫自无不可。但若是夏公子如此胡闹之后,依旧找不出来,那就别怪我秦家也记你一笔了!”


“你听听!凤阳公完全同意!”


夏景昀就跟听不懂话一样,张口就来,然后看着秦思朝,“想必秦公子身正不怕影子斜,自然也不会拒绝帮着找出残害钱公子的真凶来吧?”


秦思朝无奈苦笑,“我自是愿意配合,但是高阳啊,这等怪力乱神之事,你先想想如何收场吧。”


“秦公子高义!”


夏景昀同样装作听话只听半截,朝秦思朝竖起大拇指,接着便朝着那个道士作了个揖,“道长,今日之事,还望您能帮忙窥探天机,找出真凶。”


“慢着!”


英国公忽然道:“老夫年轻时亦曾寻幽访胜,拜访过不少道门真人。不知道道长出身何处,道号为何啊?”


那老道士微微一笑,“方外之人,名姓师从何足挂齿,但既然贵人有问,贫道乃昆仑山玉虚宫十二弟子之一,道号,太乙。”


“昆仑山玉虚宫?没听过道门有这个地方啊?”


“是没听过,但你们听这名字,多气魄啊!”


“确实是道门常见的名头,这位道长怕是隐士高人,偶然下山云游吧。”


英国公本打算等这位老道士说出个他知道的地方,再试探一番,但没想到对方一开口就甩出一个他也没听过的昆仑山玉虚宫的名头,一听又不像是假的,倒让他也无从反驳,只好悻悻闭嘴。


夏景昀拱了拱手,“事关重大,诸位贵人也是慎重起见,并非有意针对,还望道长勿怪。”


那位老道微微颔首,气度十足,“无妨。可有嫌疑之人?”


夏景昀道:“眼下就只有这位秦公子和太子殿下了。”


老道掌心一翻,原本空空如也的掌心不知何时已经握着两根棉绳,“那就请二位贵人各自选择一根吧。”


众人谁也没看见这两根棉绳是怎么变出来的,不由对这位老道多了几分兴趣。


不管别的,当个乐子看也好啊!


太子看了一眼夏景昀,夏景昀朝他微微点头,太子便干脆走了下来,随意地选了一根,极其配合。


还是那句话,他已经被逼上了绝路,退无可退,除了相信夏景昀,没有别的办法了。


太子都这样了,秦思朝也没办法,只好选了另外一根。


老道将两根绳子提起,只见两根绳子一端还各穿着一枚铜钱。


他面朝南方,双目微闭,口中念念有辞,似在祷告,又似在向神灵祈求力量。


而后他猛地睁开双眼,微微呼出一口浊气,缓缓开口,“贫道将以火烧之,若为凶手,其绳不断,铜钱不坠!”


说着掏出一个火折子,当着众人的面,从底端点燃了两根绳子。


火焰遇着棉花,瞬间燃起,而后攀援而上。


众人的目光都看向老道的双手,下意识地紧张起来,如同等待着赌场的开牌。


老道右手的绳子忽然承受不住火势,无声断裂,铜钱坠地,在青石板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。


那是属于太子殿下的棉线。


太子登时面露喜色!


而在老道的左手,属于秦公子的棉线,却怎么烧都烧不断。


以当下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大众的认知,这样的东西的确很容易让他们带着朴素的世界观相信,这是天机的指示。


棉线上的火都已经渐渐熄灭,但棉线却依旧坚挺地挂着铜钱,不见半分断裂的迹象。


老道士手腕一翻,将棉线收起,“二位贵人,结果已经揭晓。”


秦思朝眉头微皱,似在琢磨着其中玄机。


“荒唐!”


中书侍郎作为秦相的铁杆,自然不能容忍这等结果,立刻拍桌而起,“这不过是江湖戏法罢了,岂能拿来定罪!”


老道士淡淡地看了他一眼,眼神中那如神灵般高高在上的漠然,让中书侍郎这个位高权重的重臣也是不由一怔。


“世人愚钝,难窥天机。也罢,贫道既受夏公子所托,便再行一法。”


他从袖中取出一张黄纸,拿在手中,先在堂中诸位面前走了一圈,“诸位请看,这张黄纸可有蹊跷?”


众人瞪大了眼睛仔细看着,也没能看出个所以然,齐齐摇头。


老道士便将黄纸摆在面前,让人寻了三根香来。


他将香握在手中,以火点燃,面南而跪,口中依旧念念有辞,仿佛焚香祈祷着上天借他一双慧眼,让他把这纷扰,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。


“福生无量天尊!”


片刻之后,他高呼一声,将手中的燃香凑到了黄纸纸上。


黄纸很快便被烫了个窟窿,而后慢慢燃起。


但诡异的是,这本该如涟漪般扩张出去的火势,却仿佛水中有礁石一般,纷纷绕开各处障碍,向其余能燃的地方蔓延。


几个呼吸之后,一阵惊呼陡然响起,让堂外的人也伸长了脖子来看。


只见未燃尽的黄纸,赫然呈现出一个形状。


那是一个字的形状。


那个字写作:秦。


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何,没有人知道这是不是天启,他们只知道,这超乎他们认知的结果,这仿佛是上天降下旨意的场面,在清楚地指认着秦公子就是杀害钱公子的凶手!


这样的情形,对如今尚且崇尚鬼神谶纬之说的他们,有着致命的说服力。


中书侍郎也惊呆了,如果说一次还算是巧合,但两次怎么说?


还能说是毫无意义吗?


一道道目光落在秦思朝的身上,一直不动如山的他,此刻双眉紧蹙,死死盯着地上那个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晃的【秦】字。


仿佛不解对方是如何做到的,又仿佛在思考该如何破局。


就在这时,夏景昀却主动开口了。


“道长,所谓事不过三,要想真正取信于人,咱们最好还是来三次吧,三次之后,如果都是同一个结果,想必所有人都不会再有异议了。”


那老道士长眉一挑,“夏公子,贫道与你有缘,故而今日愿意出手相助,但你我缘分也就三次,今后再有求于贫道,纵使千金万金,贫道亦不会再出手,你可想好了?”


夏景昀一脸慨然正色,“为了公道,为了正义,为了告慰亡灵,为了缉拿真凶,在下又何惜将来的一点算计!只求那正道的光,照在大地之上!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