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身锋刃里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2章 戚锦山的野望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戚锦山的脸色也阴了下来。


“覆巢之下焉有完卵!眼下草原人大举进攻,若不拼死相搏,难道要把这兖州城拱手相让不成!”


“还有时间!你为什么不撤!”


刘博伦怒目圆睁。


“为什么不撤!为什么不给城中百姓留条活路!你敢说实话吗!你敢说自己为什么拿不起这把剑吗?”


“算了,你这种临阵脱逃之人,自然不可能明白大义所在。”


摇了摇头,戚锦山却不再理睬刘博伦,而是将视线转到了杜乘锋身上。


“这位英雄,相处这段时日,本都督也看出来了,你却是那不会怯战的……本都督答应你,待这兖州事毕之后,必当向朝廷请奏,为你表功。”


说到这里,戚锦山又是对着南边都城的方向拱了拱手。


“所以,这位英雄,来吧,帮本都督把剑磨了。”


“其实这把剑我之前已经磨过……不过眼下我更好奇一个问题。”


杜乘锋抬起头,挠了挠头。


“你到底为什么不撤,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一点。”


“你我同朝为官,这种事还需要明说吗?”


戚锦山愣了愣,却看到杜乘锋仍旧是一脸疑惑的样子,便也继续解答了下去。


“你我若率兵在兖州死战,或许还能有个嘉奖,但若为了这所谓百姓,弃城而逃,等到了南边,你我这腰间印绶可就要保不住了……所以无论如何,这场仗都一定要打下去才行,至少要让朝廷看到我兖州子弟,已经拼尽了最后的努力。”


说到这里,戚锦山的话语却顿了顿。


“当然,我也知道,英雄你从蓟北出来的时候,却是带了一些蓟北的乡里乡亲,我也不是那无情之人,自然也看不得这些蓟北子弟再经历一次兵灾战火……这样吧,你帮我把剑磨了,助我守城,我也让兵卒们送些粮食过去,一路护送你那些老乡,撤到南边去。你我二人各取所需,你看如何?”


“我……”


杜乘锋抬眼看着戚锦山。


四目相对。


视线交错之间,他却已经明白了戚锦山的意思。


这是帮助,也是威胁。很显然,在戚锦山眼里,这些被他带出来的杨家堡众人,是可以用来拿捏他的筹码——如果他选择答应,送来的就会是粮食,如果他不答应的话,那去的恐怕就要是出鞘的刀兵了。


与此同时,他也明白了,这戚锦山,为何到现在都没想过撤退。


“你曾经找阮老先生求学,你算是他的弟子,对他遗留的神兵有所敬重,我也明白。”


眼见得杜乘锋还站在原地不动,戚锦山继续劝说着。


“但是我眼下要做的,却是那阮山涛做不到的事情,我是要在兖州力挽狂澜,给这草原蛮人一记迎头痛击……来吧,帮我一把,就算是为了大义。”


“阮山涛做不到的事情……吗?”


杜乘锋突然一怔。


紧接着,他便俯身下去,将那柄方正之剑拾了起来。


宝剑出鞘,他默默地感受着这柄剑的意志。


有灵感划破迷雾,在他的脑海中炸响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