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爷要飞升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51章 稳重的真传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作为唯一一个身在神兵谷,且入门最短,年岁最浅的真传弟子。


两个月里,黎渊很是遭受了几次刺杀,不过最为惊险的还是藏匿在粪汤里那次。


之后有这四位老卒护持,还没一个杀手能靠近他十丈之内,哪怕他从赤融洞搬回来。


“啊!”


竹林间刀剑碰撞,那披甲中年本就不敌于金,听得黎渊嘲弄的声音几乎吐血。


砰!


下一刹,独臂贯穿刀光,于金一拳落于重甲上,只一下,那中年杀手已咳血倒飞,倒地不起。


其余几個杀手也全部被按住。


“这么蠢,也来当杀手?”


于金踩住那中年人的头,俯下身子:“你这年岁能易形也算不容易,可惜没脑子。”


“江湖散人嘛,做的就是刀口舔血的买卖,这个年岁就能易形,显然是个敢搏命的主。”


几个老卒手起刀落,杀了其余几个,也都走了过来,有两个分左右散去,巡守四周,追寻可能存在的其他同伙。


“于老,此人用的是八门刀法吧?”


黎渊慢悠悠的踱了过来,身为如今‘刺杀榜’上的大热门,他是很小心的。


看似依仗于金等四人,实则第一时间,他已然掌驭了‘混金大希夷锤’、‘极品六合靴’、‘奇兵锻造锤’、‘宗师锻造锤’、‘纯钢六棱锤’。


这是他目前的最强搭配,二十条掌驭效果兼顾着练锤、厮杀、暗杀、逃跑等等方面。


就等一个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冲破于金四人封锁后冲到他面前,被他一锤砸死的杀手了。


“不错,这几人用的都是八门刀法。”


于金点点头:“这门中乘刀法流传颇广,不少郡县都有,却是难以分辨来历。”


“精擅这门刀法的易形高手应该不多?”


黎渊打量了一眼那披甲中年。


二阶的重甲,是神卫军的制式重甲,来自何处不问可知,刀是上品利刃,可见颇为寒酸。


“不多。”


于金十分配合的狞笑一声:


“赶明交给监察堂的弟子,让他们找一找,敢刺杀真传弟子,他家有几口,坟包就得多几个!”


说话时,他脚下的力道稍减,那中年人这才没被泥土憋死,他挣扎、咳血:


“老子一人做事一人当,有本事杀了我,杀了我!”


“杀,自然要杀,问,也得问问。”


黎渊不是很精通审问,也就随意问问:


“你是哪家的杀手?怎么潜进内岛来的?”


“黎渊!”


中年杀手面色难看:“你要是能放我一马,我什么都告诉你!”


“我说行,你信吗?”


黎渊心下哑然,越发觉得脑子和武功并没有什么很强的联系。


“你……”


中年杀手脸色惨白。


“敢做就要敢当,半点骨气都没有,也配当杀手?”


于金冷笑一声,又看向黎渊:


“小黎,此人交给我,他身上的东西,一会儿给伱送来。”


“此人就交给于老了,至于东西,您老留着吧,大冷天的,买几葫芦酒暖暖身子也好。”


黎渊拱拱手。


这杀手穷成这样,他连搜身的兴趣都没有。


黎道爷如今富的流油,一百两黄金一条鱼都该吃就吃,自然不会和几个兢兢业业保护他的老人家抢这点战利品。


哄老头,得从小事做起。


“成!”


于金点点头,提着那杀手去了监察堂。


这点东西他也不在意,但这个态度,就让他很满意。


黎渊何许人?


龙形根骨,锻造奇才,当代真传中天赋第一,又拜了韩垂钧为师,未来至少也是内门五大长老。


对比一下那几个真传,区别就很明显了。


有天赋、不桀骜,又耐得住寂寞,在他看来,这比根骨天赋都要来的珍贵。


“内门弟子估摸也有不少客串杀手的吧?”


黎渊心中想着。


他堂堂真传都兼职杀手,其他弟子未必就没有。


这次千钧洞不惜血本的悬赏,未必就没有人心动。


毕竟,神兵谷几千弟子,派系又多,彼此间有仇怨的可不止他和丁止。


回到屋里,黎渊热了热鱼汤,一点没浪费,喝完浑身暖洋洋一片,似乎根骨改易还有余韵。


“小龙形、龙形、大龙形,书上记载,根骨最好不过大龙形,只是因为身具之形的不同而有分别而已。”


黎渊坐下翻书,藏书楼借来的‘根骨论’中详细记载着各种根骨。


生来大龙形,已然是顶尖根骨。


“只是,同样十三形,凡兽大龙形,与灵兽大龙形多少有些区别,不过,那是易形之后才有的细分。”


自入神兵谷以来,黎渊大多数时间都足不出户。


但书看了一摞又一摞,并没有其他弟子猜测的那么封闭。


“易形境是大境界,纵然修至通脉乃至于炼脏,所易之形仍至关重要。”


黎渊翻着书。


根骨论中,只有小半篇幅说的是根骨,大半篇幅都在讲易形。


何为易形?


是易外形入己身,改易自我,打破极限,拓展极限的过程,按书上说,易形无极限。


“易形三分,凡兽之形、灵兽之形、天地自然之形,易形有成,武道方才登堂入室……”


“根骨越好,易形之路越是顺畅,反之,则难……”


“易形以数分,小龙形六、龙形九、大龙形十三……”


……


黎渊逐字逐句,看的很仔细,对他而言,这像是一种练武之后的消遣。


总是练武,他也着实有些承受不了。


“咦?”


翻到其中一页时,黎渊心头一动,看到了关于摘星楼的字眼。


或者说,是‘万兽坐忘,龙魔心经’。


“有史记载的一千四百年间,于易形上走出最远的,是摘星楼‘万兽道人’……”


“相传其人易万兽之形,超凡脱俗,已非凡人,故称‘龙魔’!”


“可惜,此乃绝响,千年以来,不复再现,后来者,最高不过十龙十象……”


……


“百形之上还有万形!”


黎渊瞠目不已。


他心里算了算,就算他日日不停的改易根骨,凭借着掌兵箓,一月一形,万形也要……


“八百三十三年!”


有人能活八百年吗?


“拜神法!”


黎渊心里浮现出诸多念头,甚至有些恍然。


难怪那王问远对拜神法那么熟悉,只怕拜神正法就有一脉在摘星楼里!


“万形……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