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代:四合院里的手艺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章 身在其中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肆玖城,有道是“内九外七皇城四,九门八点一口钟”。


从前门大街到王府井是最繁华的,街道两旁店铺林立,牌匾高悬!


新华书店、照相馆等等都在这边。


比较有名的美食店,烤鸭店、五芳斋、东来顺后世依旧出名。


电影院人头攒动,京剧海报门口就相对冷清。


相比较电影票五分、一毛两毛的价格,看一场京剧表演就贵得多。


特别是‘角’的京城京剧四大头牌要两块五,单人也要一块二,小团要八毛,不是一般人能看得起的!


徐得庸没有停留,骑着三轮车宛若置身之外,走马观花,有种看老胶片的感觉!


等他来到天桥附近,市井中的热闹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。


“红心儿罗贝,绿心儿罗贝,嘎巴溜脆!”


“磨……剪子屑……菜刀……。”


……


地道的京腔充满鲜活劲儿。


市场上,还有街头表演卖艺的,京剧、河北梆子、木偶戏、相声,赤膊的老人耍棍,小不点的孩子翻跟头,耍猴的,卖药的……。


无数人构成了这个充满时代特色的画面。


徐得庸身在其中,感觉自己无比的渺小!


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,即便他是穿越者,也只能随波逐流,顶多温暖一下身边的人。


再多,就会被洪流拍的粉碎!


“三轮车,三轮车……!”


路人招呼声仿佛将他从画外拉进画里,徐得庸高声应了声‘来嘞’,蹬车过去。


如同一滴水融入江河。


原来,他已身在其中!


……


徐得庸踩着夜色回到巷子。


今天出车晚,回来的早,路上又闲逛,但客人比平常多,赚了八毛七。


“得庸回来啦!”


“得庸今个回来的挺早啊。”


“得庸哥……。”


“得庸老弟……!”


……


一个个往常都不怎么和他打招呼的街坊,都笑呵呵道。


徐得庸瞳孔微动,笑眯眯的三言两语应对过去。


你强的时候,仿佛整个世界都和颜悦色!


来到住的四合院门口,一群半大小子可能一直在等他,见到他回来,立即拥上来。


“得庸哥,我给你抬车。”


“得庸哥,你蹬了一天,歇歇,我来抬。”


……


一群小子直接把三轮车从他手中夺走,不知道的还以为抢劫呢!


徐得庸笑了笑,也乐的轻松,走到放车的地方,掏出钥匙,一边上锁一边道:“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,你们这是干什么?”


众人相互看了一眼,皆是挠头傻笑。


徐得庸锁完起身道:“你们不说,那我回家吃饭了。”


闫解成绷不住,连忙道:“得庸哥,我们想跟你学修收音机。”


“许大茂说你还会自己做,我们也想学!”


……


话匣子一打开,众人就七嘴八舌的道。


徐得庸没有着急,等他们说完了,才淡淡的道:“学可以……。”


众人面色一喜,笑容还没散去,就听徐得庸继续道:“你们懂关于收音机的基本知识吗?”


“你们有钱买工具吗?”


“你们有钱买元件吗?”


一个三连击,这伙大小子和半大小子皆是表情凝固在脸上。


要钱……没有!


徐得庸怕把他们打击到,便道: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,只要做一个三好学生,工作后买带灯的外放收音机也不是事。”


三好学生的概念正是这两年提出。


今年“身体好、功课好、品行好”已经正式写入学生守则,学生们争做三好学生会成为人人口中的标语。


“啊,那还要好久啊!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