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代:四合院里的手艺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51章 一撸到底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


早上徐得庸锻炼的时候,天空飘起了细蒙蒙的春雨,落在脸上像是有小刷子轻挠,还挺舒服呢。


有了新的石锁,那块石头就被抛弃了,孤零零再也感受不到温暖。


出于人道主义,抛弃前徐得庸还是和它打了声招呼……。


然后他两手各抓住一个石锁,平举在身前,深蹲走起。


嘿,这样终于算是有点挑战了。


本质上,人生可能就是一场起起伏伏,吞吞吐吐的过程……。


没有人不遗憾,只是有人不喊疼!


何雨柱打着哈欠推门出来,之前他看徐得庸推了寸头,自己也推了一个,貌似看起来精神了一些。


见徐得庸整了俩新玩意,忍不住道:“嘿,得庸,你从哪弄的俩石锁,给我也弄一个玩玩呗。”


徐得庸没搭理他这茬,这货就是嘴欠,随口问道:“你在轧钢厂上班怎么样?”


何雨柱得意道:“挺好啊,做大锅菜还不简单,偶尔给领导开个小灶,我告诉你,哥们做的菜,厂里领导都说好,伱信不信,回头这食堂哥们说了算。”


徐得庸似笑非笑道:“那你回头带点来我尝尝。”


何雨柱一脸嫌弃道:“那不能,那样不就成挖工厂墙角的吗,咱爷们能干那样的事?”


徐得庸笑了笑没说话。


何雨柱感觉徐得庸的笑不像好笑,嘟囔道:“你笑什么?”


徐得庸道:“爷们想笑就笑,你管着着吗。”


“嘿,你这……家伙。”何雨柱有些悻悻,小声嘀咕道:“爷们过两年就是轧钢厂正式工人,你还蹬三轮神气什么!”


徐得庸锻炼完将石锁放好,随意活动手臂,心念一动开启盲盒。


“啪。”


一双黑色高筒雨靴出现在盲盒空间。


嘿,这玩意现在可是高档货,一双要十块钱左右。


而且不要以为这时候的东西质量都是好的,雨靴没穿几天进水掉底的也有。


前些日子还搞了劣质商品展览!


早上奶奶没有做热菜,都是昨天的冷食,你可以说是传统,也可以说是穷讲究。


还有一个原因,以往家家户户烧了一冬的炉膛,开春后要灭火清理,所以家里停火一两日,一般都选在寒食这两天,所以大家又称为“换火节”。


“奶奶,那蜂窝煤的事怎么样了?”吃饭的时候徐得庸忍不住问道。


徐南氏道:“具体我也不清楚,不过烧蜂窝煤节省是明白的事,周主任验证之后肯定会打报告的。”


徐得庸点点头道:“奶奶,这事呢咱不居功,有见地的人早就发现并意图推广这事,咱顺其自然就是。”


“奶奶知道,为人民服务嘛。”徐南氏道。


“奶奶,您这觉悟没的说。”徐得庸笑嘻嘻竖起大拇指道。


徐南氏脸上皱纹绽放道:“那是,坚决拥护,要不是我年纪大都还想入党哩,没有党哪有我们现在安定的日子!”


得,看来街道居委会的宣传很到位。


徐得庸放心了!


饭后,徐南氏提着她美美哒的竹包道:“今个下雨,你就甭出车了,在家待着想干嘛干嘛。”


徐得庸嬉皮笑脸道:“那敢情好,我也在家啃老。”


徐南氏道:“我管你还是啃老还是啃新呢,我走了。”


说罢就劲劲的走了,那劲头,嘿,越活越年轻。


徐得庸连忙道:“哎,您老拿着伞啊。”


“那伞早坏了,你忘了吗。”说着徐南氏已经戴着斗笠出去。


徐得庸挑了挑眉,走进里屋,将挂在墙上的竹伞拿下来打开一瞧,伞骨断了两根,里面的线貌似也开了,油纸也裂开两个窟窿。


得,这不就有事做了吗!


竹摇椅也要做,之前一直想做没做,细雨蒙蒙,躺在竹摇椅上应该蛮恰意的。


先出门去杂货铺买些油纸等材料……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