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探:睁开双眼,我被铐在审讯室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扯到了陶尚立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陈益微微点头,接过乌沐阳递来的纸,同时拿出香烟叼在了嘴里。


扫了一眼后,他点燃香烟,同时也点燃了手中的白纸。


脸色,在此刻变得有些古怪。


因为速度太快,赵启明他们没看全,见陈益的反应……是有什么发现吗?


陈益将燃烧的白纸扔在地上,口中说道:“陶汉辉什么情况?”


听到这个名字,赵启明四人脸色微变。


陶汉辉?


那是陶尚立的父亲啊!


陶尚立的父亲,是个盗墓贼?!


这……这也太戏剧了,怎么查着查着,又扯到陶尚立头上去了。


怪不得陈益会对陶尚立存在疑虑,怪不得陶尚立对盗墓行当如此了解,而且作为考古学家伙还不讨厌,反而颇为欣赏侃侃而谈。


乌沐阳不明白陈益为何会重点关注陶汉辉,他没有多问,回答道:“阳城那边的高手,我也是偶然结识的。”


“和我一样,开古玩店的。”


这件事,陈益他们在调查陶尚立资料的时候已经知道了。


重点不是古玩店,而是乌沐阳所提到的名字里,竟然会有陶汉辉。


陈益沉默了一会,道:“你们一起下过墓?”


乌沐阳点头:“下过啊,这家伙厉害的很,精通分金定穴。”


陈益:“能做到所谓的……手搭凉棚一眼定穴?”


乌沐阳:“你还知道这个呢?也没有那么绝对,主要看环境和墓型,有时候是可以的。”


陈益:“出狱后你和他联系过吗?”


乌沐阳没有隐瞒:“联系过。”


陈益:“他有没有提到,二十五年前是否有过动作。”


乌沐阳摇头:“没有。”


陈益:“是没有,还是他没告诉你?”


乌沐阳微笑:“我和陶汉辉关系很好,对我俩来说下墓不算什么秘密,如果他下过新墓,聊天的时候会告诉我的,听过就忘,烂在肚子里。”


“更何况我还问过。”


“既然他没说,那肯定没有。”


陈益:“他什么时候收手的?”


乌沐阳:“在我被抓之后。”


陈益:“他是因为你被抓,所以才收手?”


提及此事,乌沐阳叹了口气,道:“这是主要原因吧,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,违法犯罪没有被抓的都是运气,像我这种运气不好的,就只能面对监狱十年的光阴。”


“次要原因,是因为他儿子。”


“我的事情给他敲响了警钟,要是他也被抓了,妻儿怎么办,孤苦伶仃的,生活质量也会大幅下滑,甚至会影响到儿子的一生。”


陈益问了一句:“他儿子叫什么。”


问询的时候一定要问详细,可以间接验证真实性,哪怕自己已经知道。


乌沐阳:“陶尚立,听说现在已经是一名考古学家了,真是了不起啊。”


“也算是……子承父业了?”


子承父业当然算不上,说息息相关倒是可以。


陈益:“陶汉辉经常来江城吗?”


乌沐阳:“偶尔吧,不经常来,闲暇的时候会过来聚一聚,反正也不远。”


陈益没有紧跟着继续,此刻停顿下来,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。


这个陶尚立,经历背景还真是有点……传奇。


父亲是个高手,父亲的朋友们也都是高手,可以说一大堆长辈从小围着转。


耳熟目染之下,没吃过猪肉也算整天见猪跑了。


这要是走上歪路,未来怕不是一个顶尖的盗墓贼啊。


幸亏陶汉辉收手了,他自己成为了一名考古学家。


反正也差不多,都是下墓的活,都能接触海量的古董,区别就是一个非法,一个合法。


放在前世那些鉴宝悬疑里,还真有主角的潜质。


过了一会,陈益继续说道:“乌老爷子,刚才我讲的那个故事,你出狱后有没有听说过?”


“时间是二十五年前。”


乌沐阳:“这个还真没有,出狱之后我很少关心这方面的消息了,也就是和朋友聊天的时候,偶尔谈起,算回忆回忆早年青春吧。”


陈益:“那你觉得我刚才所说的故事,最有可能发生在哪里。”


“再加上墓里有两宋的龙泉青瓷,以及数量不少的清民窑。”


乌沐阳:“当然是江城啊,江城本地清墓很多的。”


陈益:“我指的是……具体的地方。”


这个问题让乌沐阳脸皮抖了抖,无语道:“我说陈警官,你当我神仙啊?”


陈益笑了笑,没有继续,他也就随口一问,万一真知道呢?


“不过……”


此时乌沐阳话音一转,道:“要是有两宋的龙泉青瓷,那估计不会是无名之辈的墓,至少也得是有钱人家吧?”


“只有一个龙泉青瓷吗?”


陈益:“假设只有这一个东西呢?”


乌沐阳道:“按理说不应该只有一个啊,其他都是垃圾?那有可能是个滤坑吧。”


陈益:“什么叫滤坑?”


乌沐阳解释:“滤坑就是已经被盗过的墓,里面的好东西被上一波人过滤了一遍,该拿走的都拿走了。”


“至于剩下的……就看下一波人的运气。”


“如果你说的是个滤坑,那么出现两宋的龙泉青瓷,要么是上一波人拿不了了,要么是上一波人眼拙了。”


陈益若有所思,原来还有这种可能,他之前倒是没想过。


二十五年前组织者如此大费周章,应该是发现了价值不小的墓穴,所以才会集合人手前往探寻。


最终,孙健力他们貌似什么都没捞到,确实有点奇怪,他曹茂军就是再贪,也不能贪的如此彻底。


要是去的是滤坑的话,就比较合理了。


若墓中有大量真品,曹茂军没必要独吞,而且也吞不下。


若曹茂军发现整个墓中只有一个真品的话……那之后的行为就能理解。


一旦说出必定内讧,保不齐在墓里就会打起来,索性直接来个瞒天过海。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