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探:睁开双眼,我被铐在审讯室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们有了凶手的DNA?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陶汉辉并没有理会乌沐阳他们的闲聊,观察八方,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角落。


十分钟后,他开口道:“老刘说的没错,这个地方风水简直绝佳,在整个江城都能排的上号,只是不怎么明显,平时路过若不仔细研究一番的话,还真看不出来。”


闻言,五六十岁的老刘咧嘴:“你看,我说什么来着。”


乌沐阳依然兴致缺缺:“前几个地方风水都不错,咱也没发现什么东西。”


“老陶,看准了啊。”


陶汉辉从山丘走下,说道:“确定一下就知道了,我们走。”


见状,乌沐阳“艰难”站起身,和几个朋友追上了陶汉辉的脚步。


来到第一个点,陶汉辉低头左右看了看,伸手道:“给我水。”


接过朋友递来的水,陶汉辉大范围洒在了眼前的地面上。


随后,就是等待。


乌沐阳等人默默看着,他们自然知道陶汉辉在干什么。


踩盘子第一要务,就是找到疑似墓穴的地方,这样的地方可能会有很多,几个,十几,数十都有可能,需要一一验证。


所以,认眼不但是一个技术活,还是一个功夫活,有些时候需要在同一个地方待上好几天的时间。


陶汉辉的举动,就是在验证。


观草色,看泥痕,这是比较直观的寻找古墓的方式。


古代墓葬在封土回填时候,为了防止因为下雨等恶劣天气墓中受潮和进水,会将封土经过火烧或是放在锅里干炒。


这样的话,封土就会非常的干燥。


如果往上面洒水的话,对比之下,墓坑位置会比旁边正常的地面,干的快。


等了一会后,陶汉辉确定这里没什么特别之处,随即离开去了另一个地方。


一找,就是两三个小时。


“不行了,歇会。”


乌沐阳气喘吁吁,再次坐在了地上,实在是走不动了。


他在几人之中年纪最大,身体素质跟不上。


陶汉辉没有管他,继续往前走。


又是一小时过去,当最后一处地点确认无误后,陶汉辉站在原地皱起了眉头。


“没有?不对啊,这个地方确实非常可疑,哪里搞错了吗?”


陶汉辉低声自语。


有人开口:“老陶,是不是在山上草里啊。”


“草里?”


一句话似乎提醒了陶汉辉,他想到了什么,转头喊道:“老乌!”


老乌扭头:“啊??”


陶汉辉大声道:“你之前和陈警官聊的时候,是不是说过可能是滤坑啊!”


老乌同样大声道:“是!有可能是滤坑!!”


得到肯定,陶汉辉转身看着周围环境,目光闪动。


“跟我来。”


几人拨开杂草,深入丛林。


又是一小时后,陶汉辉在一处茂盛的草丛前停住脚步。


他左右看了看,视线定格。


“看出问题了吗?”


老刘当即开口:“植物不太对,有人撒籽。”


有些盗墓贼在填盗洞的时候,会习惯在上面撒上一层生长速度极快的草籽,这样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,周围就会被植被覆盖,不留下太大破绽。


哪怕是经验丰富的同行经过,不刻意观察也看不出来。


“下铲。”陶汉辉退后一步。


“好。”


老刘上前,长长的铲子用力扎进地面,拔出来的时候,已经带出深处的泥土。


几人围上来观察,目光皆是一凝。


“活土!”


“就是这了!”


有人惊喜。


陶汉辉神色不变,弯腰捏起一点泥土闻了闻,说道:“清墓。”


老刘几人转头,没想到过了二十多年,陶汉辉的技术并没有任何生疏,“望闻问切”四字诀依然驴火纯情。


这不是中医,而是有经验的认眼者需要具备的能力。


掌握了望闻问切,判断墓穴位置基本就和判断男女性别一样简单。


就在此时,陶汉辉察觉到了不对劲,再次用力闻了闻,脸色变化。


“味道有问题,死过人!”


深处的泥土比较潮湿,异常味道还是能闻出来的。


“老乌!找到了!!”


听到喊声,远处的乌沐阳一激灵,连忙起身跑了过来


“找到了?哪呢哪呢!”


来到近前,他看了看被铲子挖出的坑洞,又看了看泥土。


“五花土,肯定就是这了。”他开口道。


五花土和活土意思差不多,是熟土和生土的混合。


陶汉辉拿出手机:“通知陈警官吧。”


……


另一边,还在走访调查的陈益,挂掉了来自陶汉辉的电话,随即命令道:“通知市局所有痕检、法医,撤回一部分侦查人员。”


“陶先生那边有发现。”


虽然不一定是当年的墓,但不能放过任何可能。


赵启明神色一肃:“是!”


很快,警员集合,两个小时后警车赶到了陶汉辉所在的山脚。


“陈警官。”


看到陈益,陶汉辉迎了上来,笑着开口。


陈益客气道:“陶先生,感谢感谢,剩下的工作交给我们吧。”


“乌老爷子也辛苦,几位辛苦。”


乌沐阳等人点了点头,算是回应。


说完,他挥了挥手,所有警员上前,准备开挖,法医和痕检在旁边待命,包括何时新卓云他们,也加入了掘土的工作。


赵启明站在陈益身后。


“陶先生,具体什么情况?”陈益询问。


当下,陶汉辉将发现墓穴的过程,完整仔细的和陈益说了一遍,他知道每一条线索,都有可能对其有用。


“清墓?死过人?”


“撒籽?”


陈益眉头微皱,感觉不太对。


“陶先生,您的意思,这是最后一波盗墓贼干的吗?”


陶汉辉点头:“应该是。”


闻言,陈益和赵启明对视一眼,都明白彼此在想什么。


死过人,那这个墓穴有可能就是二十五年前墓穴。


假如,凶手是第七人的后代。


那么,此处应该至少被三次挖掘才对。


最后一次,就是凶手干的。


在第一次作案杀害孙健力的时候,他第一时间要做的事情,就是逼问墓穴的下落。


要是孙健力不说,那还有田有为,田有为不说,还有梁武,总会有说的人。


当问出准确地址后,他会前来确定,挖出自己想要的东西,比如亲人的尸骨。


这种情况下,他会撒籽吗?


沉吟了一会后,陈益向陶汉辉提出疑问。


听完,陶汉辉开口:“我觉得有可能。”


“陈警官所给我的六处地点的照片,在选择上非常有针对性,说明当事者对风水学是有一定研究的,不排除他懂行的可能。”


“既然懂行,填坑之后撒籽,防止别人发现也就不足为奇。”


陶汉辉的话让陈益点头:“明白了。”


如果是凶手的手笔,那么他防的不是同行,而是警方。


自己在调查此案的时候,利用的是警察身份以及寻求了陶汉辉等人的帮助,费了这么大劲才查到这里。


凶手当年什么都没有,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的脑子。


那么,融入这个行业,是最快的捷径。


挖掘工作持续到了晚上,周围打起了照灯。


很快,一个完整的盗洞呈现在所有人面前,从外面看深不见底,不知通往哪里。


陶汉辉表示,里面绝对是安全的,可放心进入。


随后,法医和痕检,接连钻了进去。


勘查工作,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十点,大家都没有吃饭,也不觉得疲惫和饥饿,因为他们都感觉到凶手,距离警方已经越来越近了。


最先出来的,是痕检。


此时某位痕检人员手里已经多了一个透明证物袋,里面装着几片黑乎乎的东西,看不出是什么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