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2011,二本捡漏985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48章 落户帝都,机圈混战(求月票)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虽然后半生天天通勤奔波,又苦又累,但也能享受帝都的优质教育和配套资源,也算是苦中有乐。


前世王逸的同学,就有两家一起凑个首付,在六环买套六十平,三百万的小房子,也算留在了帝都。


努力奋斗几年,存些钱,能置换到五环内!
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。


王逸能做的,就是给员工好一点的福利。


多提供一些宿舍,让他们在刚毕业的时候,压力小一点。


再安排条后路,让他们在35岁之后,能有个保障!


当然,这些福利都只有星逸科技的初代员工,和忠诚老员工,可以享受。


那些动不动就跳槽的人,王逸才懒得搭理。


为此,王逸在二期设计图上,多规划了两栋员工公寓。


有单人间,有双人间,到时候随他们选去吧。


北漂人,都不容易。


随后,王逸上了两节课,正吃午饭时,接到了秦主任的电话,要他下午去一趟管委会。


王逸明白,好事来了!


果然,当高度上去了,好处就来了。


在济州如此,在帝都,也是这样。


只有上了高度,表了决心,才能有好处到手。


否则,什么都得不到。


里面的逻辑,就是如此。


吃过午饭,王逸开着车,去了海城区管委会。


“来,王逸,坐!”


秦主任亲自给王逸泡了杯茶:“你的那份报告,上面看了,很是支持,很是肯定!”


王逸点点头,毫不意外。


就算王逸今年不提出扶持国产供应链的事,明年官方也会研究这个问题!


大势所趋而已。


王逸做的,不过是先一步提出,并且愿意为之出谋划策,出工出力!


“你能有这份心,很好,官方会出手,统筹兼顾,解决一系列产业链攻关布局!”


秦主任说完,喝了口茶。


王逸嘴角抽搐:“???”


‘这就完了?’


‘后续呢?’


‘我都上高度了,并且身体力行,要研发国产元器件手机了,就没后续了?’


“怎么了?喝茶!”秦主任笑道,看穿了王逸的心思。


‘你小子啊,等着要好处呢?是不?’


‘我就不和你说,就让你急!’


“好茶!”王逸轻啜一口:“秦主任,没了吗?”


“什么?”


“没说其他吗?”


“哦,说了!”秦主任话锋一转:


“说你年少有为,有大局观,有魄力,有担当,有责任,乃是新一代的大学生代表!当通报嘉奖!”


王逸沉默了:“……”


随即义正辞严道:“秦主任,我王逸一向虚怀若谷,不慕名利,这些虚名就算了,与我如浮云!”


“呵呵呵。”秦主任笑了:“你小子,是不要虚名,要实打实的好处吧?”


王逸微微一笑:“秦主任,你看人真准!”


“哈哈哈!”秦主任捧腹大笑:


“很好,有什么说什么,很好,我反而不喜欢那些滑头!”


说着,秦主任取出一份文件,递给王逸:


“这是一份协议,为了支持你做手机,决定给你一个价值十亿的智能手机工厂。由于要上全新的智能手机生产线,还得改造,招工,预计12月左右能够交付!”


“价值十亿的智能手机工厂!”


王逸喜上眉梢,这价码,没法拒绝!


原本王逸打算找富士康代工,但很现实的是,小企业在富士康没有话语权。


小米在英华达代工,最初也只有很少的生产线,直到小米做大了,英华达才不断增加生产线。


同样,魅族也是如此。


MX、Mx2最初卖的那么火,依旧断货,自家工厂产能不够,富士康给的生产线也很少。


2011年,代工厂的产能还是很紧张,富士康这种巨头,产能优先给苹果这种大客户。


大客户用不了,剩下产能,才匀给魅族、小米。


这也是为何华为,O、V都有自己工厂的原因。


智能手机刚起步,一年几百万,上千万的销量,自家工厂也就够了。


后来做大了,产能高了,就得依靠代工厂了。


原本王逸的星逸手机,也要依靠代工厂,那是没办法的情况下。


若是有自己的工厂,还是靠自家工厂合适。


毕竟自己的工厂更方便保密!


以后,王逸的手机搞出什么创意,自家工厂生产,可以严格保密。


若是找富士康代工,其他友商也就全部知道了,纷纷跟进抄袭。


如今官方给了一个价值十亿的工厂,还要换上现代化生产线,简直再好不过!


不过,王逸也没冲动,多熟悉的一幕?


果断打开协议,仔细看了起来:


“要求2012年星逸手机营收达到100亿!若是达到,10十亿工厂无偿赠送。达不到,星逸科技需要用12亿的价格购买!”


王逸算了下,假设一台手机卖3000,100亿就是333.33万台!


若是一台手机卖4000,100亿就是250万台。


王逸记得,小米一代明年销售了700多万部。


星逸手机做的更好的话,哪怕卖的贵点,卖个三百五十万部,总不成问题吧?


100亿的销售额有压力,但也问题不大。


更主要的,就算完成不了,也就多花两亿,收下工厂,权当是一年的代工费了,没啥损失!


何况真完成不了,下半年成本降下来了,可以降价一波,冲一波销量!


实在不行,提前几个月推出国产元器件的低端机!


2011年的国产手机市场,还是供不应求的阶段。


哪怕王逸卖3000一台,也能生产多少,卖多少!


进度赶快一点,都能完成任务。


而且有了这十亿的工厂,星逸手机的产能不存在问题。


只要多准备点资金,多进一些元器件,完全可以开局拉满产能!


小米一代信心不足,第一批只备货了30万台。


很快售罄,后面拿不出货了,消费者苦苦等待。


王逸直接备货100万,卖的比小米贵,还能卖的更好。


没办法,小米没货,星逸手机有货!


还有代言人!


还有上千家旗舰店、专卖店!


等到明年,美柚旗舰店、专卖店做到上千家,不成问题。


都可以加一个专柜,卖星逸手机!


这就是王逸的优势和底气。


何况明年,还有数千万级用户的美柚商城!


怎么算,100万台都能迅速卖掉!


有自己的工厂,后续产能也不是问题。


100亿的营收,没什么压力。


“好,秦主任,我签了!”王逸看了看合同,没有其他条款,直接签约。


秦主任点点头:“努力吧,小伙子。有什么需要,尽管提,我们都帮你!星逸手机做成了,我们管委会也有面!”


这话,秦主任说的很朴实,接着又取出一份表格。


“帝都人才引进申请表!”


王逸笑了:“秦主任,你要给落户帝都!”


“你不愿意?”秦主任挑了挑眉:“我告诉你,很多人花几十万,都买不到这个户口!”


“愿意,哈哈。”王逸笑了。


有了帝都户口,可以直接在帝都买房,享受帝都的医疗教育……


多年后,很多人为了帝都户口,放弃大厂50万年薪,选择15万的帝都体制内。


王逸迅速填完表格。


户口有了,可以考虑买房了!


工厂有了,手机业务可以快速推进了!


明年,机圈混战,在所难免!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