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2011,二本捡漏985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43章 飞速发展,收割与反收割!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版权这个东西,只会越来越贵!


星逸科技要做生态,做平台,做智能电视,做短视频,不买版权根本走不通。


现在不花这几亿,以后就得多花几十亿!


“最后,我们接下来要筹拍的第一部电视剧,就是《琅琊榜》!投资8000万,今日立项,争取年前完成选角和准备工作,开拍,明年下半年上映!”


闻言众人全部激动了。


王逸没收购之前,正午阳光第一部作品遥遥无期,前世三年后才开拍。


王逸收购之后,接着就有了项目,8000万大制作,当日就立项,年前就开拍!


只能说效率,太效率了。


或者说,有钱真好。


至此,会议结束,诸位高层纷纷离去,兴高采烈。


只剩下侯总三人留在会议室,斗志昂扬。


侯总率先开口:“王董,《琅琊榜》的我看过,非常好,大为震撼。只是编剧问题……”


没法直接拍,得改编。


而改编一部的时间,也得两三个月!


王逸摆了摆手:“放心吧,之前我就让《琅琊榜》的原著作者担任编剧,进行改编。算算时间,估计快完成了。等你们筹备好演员的事,就能直接开机了。”


《琅琊榜》的作者海姐,不仅是作家,更是一流编剧。


前世正午阳光的很多剧都是海姐编剧。


王逸拿出笔记本,将已经完成的剧本发给三人。


“回去你们先看看剧本,我拉个群,把编剧海姐也拉到群里。有什么问题,大家一起沟通!”


“好!”三人纷纷应道,很是意外,没想到王逸的效率这么快。


显然是早就在筹备《琅琊榜》了。


若是现在才找编剧,搞定剧本都得两三个月后了。选角准备,等开拍得半年……


王逸很有远见,自然早就开始筹备。


“至于选角,我也有所准备,都是实力派演员。也大都是咱们签约的艺人。今后有一支稳定给力的御用艺人团队,对我们后续的发展,都大有裨益。”


“对,王董高见!”孔导很是赞同:“原著我也看过,不知道男女主角定谁?”


“男一胡逍遥!男二汪凯。”


“胡逍遥……他的形象气质,符合梅长苏的定位,演技、实力、人气,都是一流,完全没问题!”


孔导细细思索:“男二汪凯也没问题,之前合作过,很有潜力的一个艺人。现在还没火,以后前途可期。”


“不错,这两人能签下来,尽量都签下来。”王逸笑说。


“对,签下来!以后可以重用。”


孔导很是兴奋,有种遇到知音的感觉。


他和王逸不谋而合,用人观念都完全相同。


“至于女主……”王逸叹了口气,想换了前世的女主:


“暂时先空着,大家看看谁合适。或者在我们后面签下来的艺人中,选一个。最好培养我们星逸传媒自己的女顶流!”


侯总连连点头:“王董睿智,这符合我们长远利益。唐人就培养了好几位女顶流。之前的杨,现在的柳诗诗,都火得一塌糊涂。我们也得培养自己的女顶流,不知道王董可有合适的人选?”


“赵小刀!”王逸道,《琅琊榜》女一他想给赵小刀。


没办法,刘天仙,柳诗诗等花旦都火了,都成了其他公司的当家顶流,挖都不好挖。


而赵小刀还不红,才展露头角,正适合拿下!


至于古丽娜,王逸一句话她就能加入星逸传媒,可惜这妹子好看是真好看,演技就……


能扛大旗,当星逸传媒女顶流,颜值、演技并存的,还得是赵小刀。


至于杨老板,她的合约到期后,也可以签下。


“赵小刀?《还珠格格》的那个晴儿?”李导瞬间想了起来:“她很好,有女顶流潜质!”


孔导也道:“是她啊,我感觉也不错,可以重点培养!”


侯总更是直接道:“那我明天就把她挖过来,这种刚有点名气的小演员,好说!”


“好,就这么安排。”王逸一锤定音。


随后,几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和其他事项。


直到下午,才把王逸送走。


孔导神色复杂:“被王董收购,是我们最正确的决定啊!”


李导笑说:“是啊,之前的正午阳光,发展缓慢。王董一来,直接飞速发展。”


侯总也叹了口气:“真不可思议,这就完成了收购。我怎么感觉王董收购正午阳光,就像是在买菜一样随意?”


换了别人,收购正午阳光,都得几番磋商,慢慢讨论……


可到了王逸这里,上来就说收购,然后谈判,直接买下……


像极了买菜!


孔导笑了:“六百万对别人是个大钱,对王董这种日入数亿的存在,就是个零花钱,可不就是买菜?”


侯总点点头:“也是,哈哈,不过这样也好,以后有好的项目,王董投一个亿,也不过是下顿馆子而已。”


“你倒是会自我安慰。不过说得在理,抱上王董的大腿,再也不用担心资金问题了。只要项目好,只要王董看重,当天立项,第二天就能批资金!”


李导也道:“说得在理。《琅琊榜》就是很好的项目,也是我们第一个项目,必须全力以赴,一炮打响。争取成为《宫》、《步步惊心》这种年度爆款,拿下收视率第一!”


“对,一起努力!”


“一起努力!”


随后,整个正午阳光都开始了疯狂的忙碌。


收版权的收版权,挖艺人的挖艺人!


虽然星逸传媒帝都总部也在收版权,但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。


那边的效率,还是不如正午阳光专业!


这也是王逸收购正午阳光的原因。


两边同时推进,效率更高。


毕竟版权这玩意,年年上涨,增幅比房价都高。


王逸没有闲着,第二天便去了乐视总部。


也位于帝都中关村,和星逸科技产业园,挨着不远。


对于王逸的到来,贾老板很是欢迎,热情地给王逸介绍乐视的商业版图:


“王老板,伱说的太对了,做企业,就得多元化发展!只有多元化发展才有出路,才能成功,才能走得更远!”


王逸沉默了:“……”


‘我特么忽悠波司登的多元化发展,怎么把贾老板也给忽悠瘸了?’


‘是不是用力太猛了?’


注意到王逸的表情变化,贾老板还以为王逸很是赞同,继续道:


“今年乐视影业刚成立,就是要做互联网影业,做内容,做平台,接下来还要做硬件,做软件,做应用!最终形成‘平台+内容+硬件+软件+应用’的全方位乐视生态!”


王逸神色复杂,前世的乐视就是这么做的。


思路没问题,发展也很快,就是多元化的太猛了。


做手机、做电视也就罢了,还要做汽车!


不知道汽车是无底洞吗?十个做,八个死。


何况这种跨界而来,一上手就是高端汽车,只能说勇气可嘉……


哪怕是王逸,做手机,做平板,做电视都没问题,但短期内根本不考虑做汽车!


水太深,投入太多。


最简单的,一部手机三千块,成本1500,备货一百万台,也不过15亿。


可新能源汽车呢?一辆汽车就是十几万,几十万……


十五亿投进去,研发都不够,连个水花都起不来。


前世乐视就因为造汽车完蛋的……


不过目前看,贾老板还没有造车的计划。


对于贾老板的多元化发展,王逸只能微微一笑:“贾老板有格局,有魄力!希望你能成为国内的乔布斯!”


“国内的乔布斯!”


贾老板喜上眉梢,很是喜欢这个称呼:“王董,咱俩一见如故。不瞒你说,我的目标就是成为夏国的乔布斯。不,不是成为,而是超越!”


王逸:“……”


贾老板意气风发:“乔老爷做到的,我会做的更好。乔老爷做不到的,我也能做得到!”


王逸无语至极,他能说什么?只好道:“加油,你可以的!”


“谢谢,感谢王董理解并认可我的观念!”贾老板心情大好,心道:


‘王董这般理解我,认可我,那一定看好乐视的未来。接下来让王董投资乐视,也就理所当然了。’


贾老板最大的能力就是画饼,炒概念。


一个生态概念,不仅收割股民,还收割明星,收割富人,甚至收割首富!


妥妥的跨界打劫,无差别收割!


王逸哪里敢投资?


相反,这一次,王逸要反向收割贾老板。


当即打断贾老板即将说的话语:“贾老板,这次来是有个事想请你帮忙!”


“请我帮忙?”贾老板笑了:


“王董,就冲你这么认可我,理解我,有什么事需要帮忙,你一句话的事。我老贾两肋插刀,绝对帮到底!”


嗯,先画饼,让王逸看到乐视的伟大前途。


然后两肋插刀,让王逸看到他老贾的义气!


接下来王董一激动,投资乐视,也就理所当然了。


毕竟十九岁的学生,能有多少城府?


为了收割王逸的投资,这帮,必须忙!


王逸微微一笑:“是这样的,我很看好一部电视剧《甄嬛传》。但听说贾老板2000万买断了六年独播版权,不知道贾老板可否割爱?”


“《甄嬛传》?”贾老板眉头微皱,有点舍不得。


王逸继续道:“贾老板放心,不会让你吃亏。你2000万买的,我双倍,4000万收,你看可好?”


“4000万?”贾老板没有直接回答,心中却是飞速思考:


《甄嬛传》他比较看好,原则上不想卖。


但乐视今年投资、引进了很多好项目,像是《消失的子弹》、《敢死队Ⅱ》等明年都会上映!


若是价格合适,卖了《甄嬛传》也无所谓,毕竟还有众多其他剧、电影。


而且,王董的面子,不好不给!


何况王逸双倍价格,净赚2000万,绝对划算!


更主要的,接下来要王逸投资乐视,那就更不能拒绝。


若是拒绝了王董,那投资的事,别想了!


王董投比亚迪就是35亿,投乐视怕是也少不了!


为了三五十亿的投资,区区一个《甄嬛传》算什么?何况还能赚2000万!


对此,老贾叹了口气:“王董,《甄嬛传》我也很看好,若是别人,那是绝不会割爱的。但既然王董开口,尽管拿去!”


对于老贾的‘大方’,王逸笑了,不由得感慨‘真是个做大事的人,怪不得几位首富和那么多明星,都被你收割了。就这人格魅力!啧啧啧……’


“感谢贾老板,谢谢。”


王逸微微一笑,直接取出合同:“实不相瞒,这部剧对我很重要,多谢贾老板了。”


“小事,小事!”贾老板让人看了看协议,没什么问题,直接签约。


王逸松了口气:“贾老板给我个账户,四千万,财务立即转。”


至此,《甄嬛传》除了已经卖出的电视首轮播放版权之外,网络独播版权和其他所有版权,全部到了王逸手中!


并且是独家,永久性版权!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