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2011,二本捡漏985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18章 芯片大战,马面裙发布!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看《琅琊榜》,买美柚、甄柚汉服,这是什么梦幻联动啊?”


“终于有大品牌做汉服了,哭死。”


“完了,我感觉我的钱包在颤抖!但是好期待呀。”


看着这些舆论,王逸哑然失笑,营销效果,这不就成了吗?


原本每年下半年最大的事情,就是iPhone的秋季发布会。


所有人都在关注,都在讨论新一代的iPhone,甚至熬夜看。


可现在,自从xphone 1、xphone 1pro连续吊打iPhone 4,iPhone的关注度已经大大下降。


很多果粉都叛变了,成了星逸手机的用户。


如今xphone 2的发布,彻底爆火,剩下的果粉也都叛变大半。


1080P的屏幕,1300万像素,10瓦快充……


那么多划时代的更新,连最固执的果粉都动摇了,都觉得iPhone 5就算发布了,也绝不是xphone 2的对手。


甚至很多人都觉得,iPhone 5能不能打得过上一代的xphone 1pro,都是问题。


如今汉服又要来了,再加上《琅琊榜》的梦幻联动,关注iPhone 5的用户,反而更少了。


很多女果粉讨论的话题,都从iPhone 5变成了《琅琊榜》里哪套汉服更好看,甚至很多粉丝还在美柚上开帖讨论,发起投票。


而男粉丝也在关注,只是讨论的话题偏向于《琅琊榜》的剧情和演员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霓凰郡主被王逸换成了自家艺人赵小刀出演。


这年头的赵小刀演技不如几年后那么精湛,为此,王逸特意要求,让几个大导演轮流给赵小刀特训,一切从严要求。


而赵小刀本人又很敬业,不但没有丝毫的架子,反而格外珍惜这种宝贵机会,吃苦耐劳,严于律己,以至于演技突飞猛进。


拍摄过程中,导演觉得都可以了,她还要精益求精,再拍一次。


功夫不负有心人,赵小刀在《琅琊榜》的表现非常出色。


比起前世的《琅琊榜》,赵小刀还主动要求加了很多高难度的打戏,让几位导演都赞不绝口。


王逸也感慨万千。


赵小刀在《琅琊榜》里的表现,已经提前达到前世《楚乔传》里的精湛水准!


楚乔传里的赵小刀,文戏武戏都无可挑剔,可是镇压了同代。


前世,有些小花红了之后,就吃老本,不思进取。


而赵小刀哪怕红透半边天,依旧不忘初心的人,不断磨练演技,尝试新角色,拓宽戏路,疯狂提升自己。


究其原因,大概是那几位小花走得太顺,彻底飘了。


而赵小刀出身贫寒,深知淋雨的心酸,依旧不忘初心,不断突破。


这也是王逸看重赵小刀的原因。


没办法,有的小花就是霍去病,给他一个机会,他能封狼居胥。


而有的小花就是阿斗,根本扶不起来,哪怕好不容易扶起来了,也会迅速塌了。


王逸可懒得培养那种类型。


哪怕是古丽娜,王逸都让她去做游戏顶流主播,后续做抖音顶流,至于演戏,也就是客串而已。


真想当女一号,挑大梁,还得看赵小刀,古丽娜扛剧能力有限。


不再理会这些,王逸关上手机,伸手挽住了宋思凝的柳腰。


“干嘛?你又饿了?”


宋思凝娇躯一颤,看向王逸的眸子却是媚眼如丝。


身上若隐若现的纯欲风睡衣,更是平添几分风情。


‘这女人,越来越欲了!’


王逸忍不住感慨。


作为宋总裁,宋思凝平素很是高冷,一副冰山美人的姿态,威严十足。


可到了王逸这里,除了御姐的风范,还多了三分妩媚。


那是别人永远无法体会的风情。


王逸环着宋思凝的柳腰,意味深长道:“是啊,思凝,凌晨了,该吃夜宵了。”


宋思凝眨了眨眼睛,坏笑道:“那给你做个宫保鸡丁?”


“换口水鸡,有段时间没体验了。”


“呵男人,明明昨天才做了。”宋思凝嗔道,嘴唇似乎还有些发麻。


王逸一巴掌拍在宋思凝身后,笑说:


“昨天吃饭了,今天就不用吃了吗?紧麻利的!”


“哼,男人,你越来越霸道了!”宋思凝学着美柚里女主的口吻,冷哼一声。


王逸也一秒入戏,伸手托起宋思凝的下巴,高冷道:“那你喜欢吗?”


“你猜?”


宋思凝嫣然一笑,低下头。


又是一夜欢好。


第二天,宋思凝和王逸吃过早饭,直奔美柚科技园。


随着美柚科技园部分写字楼的投入使用,美柚科技的员工全部搬入其中。


此外,这段时间还有很多星逸科技的部门和员工,从帝都搬了过来。


比如星逸游戏和星逸动漫,就直接占了一整栋26层的写字楼。


一到十三层是星逸动漫总部,八个动漫项目同步推进。


做动漫也很废人。


一部动漫,手绘动画的原画师要10-20人左右。


动画师需要50-100人的团队来完成,负责把关键动作之后的中间画给填完整。


上色需要50-100人的团队。


负责修正作画的作画监督、总作画监督需要2-5人左右。


背景绘画也需要非常多的人力,大概10-50人。


后期制作5-30人。


音乐、音响10-30人。


配音演员一集在5-10人左右。


……


可以说,一部动漫需要150-200人。


再加上星逸动漫大都是年更,八部动漫,至少需要1500人。


后续再上新项目,两三千人都打不住。


王逸果断将他们全部搬回了济州。


星逸游戏更是如此,一部《星神传说》就需要800人!


再加上其他游戏,也都需要不少人,星逸游戏的人数也会突破三千。


于是王逸将星逸游戏也从帝都搬回了济州,新招的人基本也都是在济州招。


对此,员工没有意见。


济州房价低,房租低,哪怕后续待遇比帝都低一点,但生活质量更高。


而帝都却恰恰相反,单是房租就是一大块,扣去房租,实际可支配的收入,反而不如济州高。


至于靠做动漫在帝都买房,这不现实。


哪怕是星逸动漫的员工,除了管理层和技术大牛有希望帝都买房,其他的中下层员工,都没戏,但在济州那就没难度了。


对于帝都员工的到来,宋思凝都安排的妥妥当当。


早就在美柚科技园安排好了接待的车辆和人员。


而王逸则打开电脑,和帝都的星逸半导体部门召开视频会议。


虽然他在济州,但几个核心业务的进展,王逸都实时参与,关注。


没办法,芯片研发太过重要。


尤其是下个月苹果A6X发布,GPU性能强大,碾压APQ 8064,对上明年的骁龙800,都能五五开。


王逸都不得不上心一波。


而iPhone 5的A6处理器,实际上性能很是拉胯,远不如xphone 2的APQ 8064,王逸根本不在意。


毕竟iPhone 5的A6处理器,只是32纳米工艺,双核CPU,说是自研CPU架构,实际上就是魔改Arm的Cortex-A9架构,实际性能相当于双核Cortex-A9。


而xphone 2的APQ 8064则是28纳米工艺,四核CPU,也是魔改的Arm Cortex-A9,相当于四核Cortex-A9,自然吊打吊打苹果的A6。


至于GPU方面,A6的GPU和xphone 2的APQ 8064差不多,至于效果如何,全看系统优化和屏幕。


综合说来,APQ 8064比苹果的A6处理器,强大多了。


前世APQ 8064之所以败给A6,并不是苹果的GPU强大,而是IOS优化到位,能发挥出八成威力。


但安卓系统都是负优化,只能发挥出6成功力,因此不如苹果流畅。


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屏幕不同,安卓手机大都是是8064带1080的超高分屏,而苹果是则是A6带640的低分屏。


1080屏本就更吃配置,更容易卡。


若是iPhone 5也换上1080P,同样层次对比,也会卡得很厉害。


而xphone 2对于处理器优化得更好,还重写安卓底层架构,再加上散热比苹果做得更好,实际性能反而更好。


至于iPhone 5会不会被王逸刺激得上1080屏?


王逸就不知道了。


但至少是720P的屏幕。


若是iPhone 5也跟着上1080屏,那就好玩了。


就A6的双核CPU三核GPU,若是上1080屏,玩大游戏都得卡。


王逸甚至期待库克被刺激地乱了方寸,激进地从前世的640屏直接升级到1080屏。


至于会不会如此,两天后就知道了。


虽然iPhone 5的A6拉胯,被APQ 8064吊打。


但下个月发布的A6X很强大,尤其是GPU,领先8064一代,对标骁龙800、801!


这让王逸有了压力,也是召开此次视频会议的关键:


“先说一下各个项目的进展,从鲲鹏510开始。”


威廉姆斯率先开口:“鲲鹏510的研发基本到了尾期,接下来继续进行一系列验证,若是都没问题,下个月中下旬就能流片。”


“很好。”王逸很是满意:“下个月中下旬,星逸晶圆厂的40纳米良品率有望突破85%,到时候咱们在星逸晶圆厂就能流片,流片顺利就能量产。”


“对,我就是这么计划的。”威廉姆斯道:


“至于性能,鲲鹏510采用ARM最新的v8指令集,CPU部分采用最新的64位架构,四核Cortex-A53,能耗比更高,主频做到了1.7G赫兹,比APQ 8064的1.5G赫兹还高,综合性能碾压苹果的A6,不输APQ 8064。”


ARM在去年就做出了V8指令集,并且开发了64位的全新架构Cortex-A53、Cortex-A57。


只是没有厂家愿意当新架构的小白鼠,因此,ARM也没有正式发布Cortex-A53、Cortex-A57架构。


前世直到2012年10月份,ARM才发布了Cortex-A53、Cortex-A57。


然而高通、英伟达、三星等厂商都怕Cortex-A53、Cortex-A57翻车,依旧不愿意做小白鼠,继续用32位架构的Cortex-A9、Cortex-A15,或者在Cortex-A9、Cortex-A15上进行魔改。


像是苹果A6、高通APQ 8064说是自研架构,其实都是魔改的Cortex-A9。


而华为和三星就诚实的多,K3v2、麒麟910,猎户座4412,都直接四核Cortex-A9。


哪怕64位新架构发布后,高通、三星、华为怕翻车都不敢采用,继续打磨32位的Cortex-A9、Cortex-A15架构。


直到2014年,胆子大的联发科放手一搏,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上了64位新架构。


一代神U6752/6753横空出世!


采用8核Cortex-A53架构,虽然定位中端处理器,可CPU性能超越骁龙801。


更高的能耗比,更便宜的价格,深得手机厂商喜欢,联发科也赚得盆满钵满。


见识到64位新架构的强大,高通、三星、华为也坐不住了,纷纷放弃32位架构,也开始ALL in 64位架构。


又见联发科率先推出八核芯片,高通也激进了一波,直接推出了四核Cortex-A53 + Cortex-A57的‘超强’八核SOC,骁龙810!


结果谁想,20纳米的工艺根本压不住四核Cortex-A57,810彻底翻车,高通饮恨,不但断了小米的高端之路,还送走了几个手机品牌……


没办法,Cortex-A15就够强大了,Cortex-A57比起Cortex-A15还强了一些,功耗也大得多,很难压得住。


反倒是三星的7420,同样四核Cortex-A53+四核Cortex-A57,但采用更先进的14纳米工艺,反而压住了四核Cortex-A57,功耗没有过高,性能也强大,吊打火龙810。


友商担心Cortex-A53新架构会翻车,不敢采用,王逸却不担心。


ARM有着清晰的划分。


在2012年,Cortex-A7是小核,性能低,功耗低。


Cortex-A9是大核,性能强,功耗也强。


今年的旗舰处理器英伟达tegra 3、APQ 8064,猎户座4412,都是四核Cortex-A9或者魔改A9。


Cortex-A15是超大核,性能超强,功耗也超大。


明年旗舰英伟达tegra 4、骁龙800,都会标配四核Cortex-A15或者魔改A15。


当然,明年的A9就从今年的大核降为中核,A15就从今年的超大核,降为大核。


芯片发展,一年一代。


而Cortex-A53作为Cortex-A7的64位升级版,也是小核,按理说性能拉胯。


但借助64位架构,Cortex-A53能耗比更高,性能更强,比起Cortex-A9这个大核都强。甚至能达到超大核Cortex-A15的70%性能,功耗更是低得多!


一枚小核,能超越大核,功耗反而更低,可以说Cortex-A53不仅不会翻车,反而是跨代升级,强的一批!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