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2011,二本捡漏985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26章 进入比亚迪决策层,硬刚王掌柜!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赚了不到二十倍!


原本几千万的身家,一下子成了大几亿,彻底实现了财富自由。


之所以蒙牛能翻盘,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村里支持。


村里需要强大的国产牛奶巨头,不能完全依赖外国。


牛奶行业,都吹嘘欧盟标准高,奶质好,可王逸觉得未必靠谱。


搞不好和霓虹国的工匠精神一样,变成躬匠精神。


毕竟但凡真靠谱,也不至于英伦的核电站早就泄露多年,一直被瞒报,导致地下水都被污染,留学生都大把大把地掉头发,还以为自己过于努力……


然而地下水都核污染了,辐射数百公里,生产的牛奶竟然还能符合欧盟标准,还能出口,还没人查,这不是最大的笑话吗?


国内奶源再差,也好过核辐射奶源吧?


因此,所谓的进口奶质量更好,更安全,标准更高,也不过都是屁话而已。


真的全方位检测,未必有多好。


毕竟全球都是草台班子,真论品质和标准,未必比国内好多少。


至于进口奶喝了拉肚子,国产奶喝了不拉肚子……


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国人本就乳糖不耐受,还要和国外一样整,天天拉肚子,那根本没法喝。


谁愿意天天窜稀?


一边窜稀,一边喝,这不是有病。


若真那样整,蒙牛、伊利都会被投诉、起诉到破产。


当然,也不是说国内完全好,完全合格。但国外的不合格产品,说不定更多。


最起码核污染后的奶制品,都能符合欧盟标准,就这一点,就让王逸对西方的食品安全滤镜,彻底粉碎。


一如之前霓虹国的躬匠精神。


更主要的,核污染核泄漏的国家,可不只是英伦。


只是被政客压下来,秘不发丧罢了。


毕竟真的公开,和霓虹国一样,根本没钱处理,弄得里外不是人。


因此,政客都会选择压下来,瞒下来。


但这样一来,会造成多么恐怖的后果,那就没人知道了。


但政客的前途是保住了,问题留给下一任!


正是明白所谓的欧盟标准,霓虹质量,都是笑话,因此村里在牛奶等关乎民生的行业,必须保证国产化,本土化,绝不能都被外国企业垄断。


因此必须支持蒙牛伊利等国产牛奶巨头。


教授的那位朋友,就是看准了这一大前提,才敢梭哈蒙牛,最后资产暴涨将近20倍!


同样,新能源汽车也是全新的赛道,也是关系民生的重要行业,干系夏国发展的核心行业。


村里也会不遗余力地支持。


如此一来,作为国产新能源的第一巨头,比亚迪肯定会熬过这一波。


毕竟油车领域,欧美日韩遥遥领先,发动机,变速箱,技术难度很大,西方专利多。


咱们想要追赶都很难,毕竟人家玩了上百年,底蕴深厚。


而且石油是战略资源,夏国严重依赖进口。


若是继续发力油车,那夏国就永远摆脱不了对石油的依赖,就永远受制于人。


毕竟十四亿人,每年消耗的汽油,就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

而电车就不同了,全新的赛道,也不需要复杂的发动机和变速箱,难度系数瞬间减少。


再加上欧美在油车上投入巨大,哪怕是BBA,短期内都不想放弃油车的绝对优势去更换赛道。


反而正是夏国弯道超车的机会。


更主要的,夏国有着强大的电力系统,有着特高压输电技术。


尤其是光伏的发展,使得夏国电力更加富足,成本也更低。


说白了,石油我们缺,依赖进口。


可电我们不缺,反而每年都会向外出口!


推动电车取代油车,能够极大地减少石油的消耗,减少对外依赖,也能更环保。


这种大好的事情,村里不可能不支持。


基于此,比亚迪就能熬过这一难关。


王逸相信,即便自己不出手,也会有其他势力出手。


比如深市国资委。


一旦比亚迪真要凉凉,深市会看着他们破产?


砸锅卖铁也会把比亚迪奶起来!


不过,这只是最后的办法而已。


如今王逸出手,就能让比亚迪喘口气。


为此,王掌柜亲自来接机:


“王董,感谢,太感谢了。”


“俗话说,锦上添花易,雪中送炭难!去年,比亚迪遭遇危机,您投资35亿港元,给了我们大量代工订单,帮助我们度过危机。”


“今日比亚迪遭遇更大的危机,也是你出手相助。王某人感激不已。”


王逸握住王掌柜的手:“言重了,做企业嘛?浮浮沉沉很正常,不管风浪多大,咱们一起扛!”


“好,一起扛!”王掌柜感慨万千。


一次雪中送炭,就是大恩了。


王逸却是两次雪中送炭,还是这种生死存亡之际!


还是五十亿港元的大手笔!


要知道,这就是赌!


一旦赌输了,比亚迪完了,王逸的五十亿也会变得分文不值。


“不过丑话说在前面!”王逸话锋一转:“这一次,五十亿的投资,我们也冒了很大的风险,因此我要有足够的话语权,今后比亚迪的发展,不能再走歪了!”


“那是应该的。”王掌柜没有反驳,都是意料之中。


50亿都投资了,那么大的风险,若是再没点要求,都不正常。


更主要的,其他资本,哪怕多给几个董事会席位,人家也懒得投资比亚迪。


不想冒这个风险。


随后,一行人来到比亚迪总部,简单地吃了个饭,直接召开了董事会会议。


“王董,当下比亚迪的股价只有10港元了,如此下去,还会更低,因此我们想以8港元的价码,对你定向增发6.25亿股比亚迪股份,总共50亿港元。您看可好?”


王掌柜试探道,心中却是没底。


这个价格他也找过巴菲特,但是巴菲特拒绝了。


巴菲特也担心万一最终质检局的结论是比亚迪汽车存在安全问题,届时可就都完了。


思来想去,巴菲特还是拒绝了投资。


虽然算是比较合理的价格。


对此,王逸却是没有过多纠结:“价格不是问题,8港元算是个合理的价格。但是我要三个董事会席位,并且要三次一票否决权。”


“这……”王掌柜有些犹豫。


三个董事会席位,倒是问题不大。


当下比亚迪的市值只有250亿,哪怕再增发50亿,总市值也就300亿。


王逸的50亿就占股16.67%,再加上之前还剩下一点股份,占股高达18%!


已经超越王掌柜,成为第二大股东。


至于第一大股东,则是HK SCCNOMINEESLIMITED,港岛中央结算有限公司,算是特殊的存在。


如此一来给三个董事会席位,也问题不大,之前就是两个席位。


问题是三次一票否决权!


这让王掌柜有些难受。


万一他的战略,被王逸一票否了,那可咋整?


“王董,一票否决权有点难,这样可好,给你三次三倍投票权。有三次机会,一票当三票!”


如此一来,如果王逸的立场过于离谱,哪怕三倍投票权,只要其他人都支持自己,也能稳赢。


但若是王逸的立场已经得到三成支持,再加上三倍投票权,那就本就稳赢了。


这样总好过三次一票否决。


王逸想了想:“也可以。对于比亚迪的绝大多数决策,我都没什么意见。但有些决策会导致走弯路,我是要反对的。希望大家理解,比亚迪经不起消耗了,也不允许再犯错!”


众人纷纷点头,很是赞同。


随后,双方开始签约,王逸正式投资比亚迪50亿港元。


至此,比亚迪的股份发生了变化。


第一大股东依旧是港岛中央结算有限公司,股份稀释到28.17%。


第二大股东星逸科技,占股18.18%。


第三大股东王掌柜,股份稀释到16.87%。


第四大股东巴菲特,股权稀释到了6%。


投资谈妥,董事会开始战略议题商议。


王掌柜娓娓道来:“当下比亚迪遭遇危机,幸好有王董50亿战略投资,让我们可以喘口气。接下来的议题,就是这五十亿如何花,才能花到位!”


“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这次自燃事件,就是因为我们比亚迪的核心业务,是新能源汽车。一旦电车起火,造成事故,比亚迪集团都摇摇欲坠。”


“所以分开投资,反而有前途。比如把钱分到比亚迪电子,比亚迪电车,新能源项目,以及比亚迪云巴项目!”


“这样多手投资,更加稳妥。”


“大家觉得怎样?”


众人闻言,纷纷陷入沉思。


“不怎么样!”王逸却是直接开口:“王董,你还记得去年我和你说过的话吗?面面俱到,就是面面不到。任何企业,总得有一个核心业务。”


“比亚迪的核心就是新能源汽车,没必要再过度涉足其他产业。”


“比如比亚迪电子,虽然代工业务做得不错,但也只是代工。若是去做手机,电视,只会惨不忍睹。”


“届时,不但比亚迪自己的电视、手机品牌做不起来,还会失去绝大多数的代工订单。”


“代工企业,最忌讳的就是既当选手,又当裁判。富士康但凡敢做富士康手机,苹果也会立即终止合作。”


“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事。”


“届时,即便看在关系上,星逸手机依旧交给比亚迪代工。但比亚迪电子的其他客户,也会如此吗?”


“这……”王掌柜面色大变。


其他人也纷纷点头:“对啊,当下代工做的不错,没必要做自己的品牌,把客户都得罪了。”


“王董说得有道理,但凡这条路走得通,富士康早就做富士康手机了。他们就是知道行不通,才不做的。”


“没错。代工和自有品牌,只能选一个。眼下代工做得好好的,算是唯一盈利的业务,没必要作死。”


闻言,王掌柜面色微变,却不得不承认,王逸说的在理。


王逸继续道:“至于云巴项目,我也不赞同。这个项目技术难度不大,但商业化难度很大,有很多不可抗因素。商业化太难,回本周期太长。别说短期盈利了,十年后,都盈利不了!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