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开局辞官退隐,老朱人麻了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七百五十九章 朱标冉冉升起的野望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不仅他衡阳府没有上报灾情,连他旁边的其他州府也没有任何一家上报的。”“那问题就来了,特么这灾情跟衡阳有仇,招呼都不打一个就来,来了就往死了闹?”


朱标这会儿也面色严肃起来了。


显然,胡大老爷这是在把他当自家人、自家晚辈看,在教他看奏折啊。


当年朱元璋也这么教过,甚至一直到现在还在教。


可朱元璋教的那都是啥?


‘咱感觉这人说得不对,嗯,让毛骧查查!’


‘这厮品性不咋地,嗯,得多查查,莫要被这厮欺瞒过去了!’


可以说,朱元璋这人就是多疑,然后配上足够的勘察手段,这才能发现奏章当中的问题。


可胡大老爷不!


他管你什么品性,就看你奏章来。


若无事,那就是正常的政务往来,可若是有事儿?


嘿嘿,那就是把罪证送上门了。


不得不说,这种直接从奏章下手开始拿人的搞法,可太对朱标的胃口了。


这不,朱标都没想到,一句‘水涝成灾百姓流离失所’到胡大老爷这儿,立马就成了人的破绽。


就冲着这敏锐度,他不当宰相,谁当?


胡大老爷也没太过在意朱标二人,他该讲的还是要继续讲。


“好,这事儿,没有明证,我当时作为宰相是不能随便查处一个官员的。”


“我姑且相信这衡阳府,就是陡然间遇着天灾了,还得是可着衡阳府一地祸祸的大灾来了。”


“那么,问题来了!”


“那衡阳知府,凭什么在闹灾这么严重的地方用七千两银子就能买到两万石粮食?”


“都灾区了,还得是受重灾的灾区,咱就算那知府手段了得,那粮食的价格没涨到天上去,可凭啥让人原价就卖出这么多粮食?”


“但凡能在府一级做粮食买卖的,谁还没点身家背景?”


“你作为知府,你可以压着让人不涨到天上去,可你要让人在灾年原价卖粮,那不可能!”


“所以,这就是那衡阳知府露出来的第二个错漏,他习惯性的把当地真正的粮价换算进去了。”


“这同样反过来证明了,当地的粮价丝毫没动,灾情压根没发生。”


“如此一来,这就跟之前他奏章里头说的话,截然相反啦。”


“问题来了,这灾到底来没来呢?”


看着胡大老爷那玩味的笑容,朱标真是苦笑不已啊。


服了!


到底是当初能一路陪着父皇从元末走到建国,然后一路到如今惟一存活下来还活得挺滋润的丞相啊。


这本事,简直令人惊叹啊。


事后去分析这封奏折,尤其是知道那衡阳府出事儿以后,反过来推确实能发现些许问题。


可当时呢?


当时的胡大老爷只是瞟了一眼,看了看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,还指出了问题暴露的地方。


这特么是什么等级的执政能力?


朱标这会儿眼睛都亮了!


他要学这个!


只要这个学会了,他当个皇帝,那岂不是小菜一碟。


超越他父皇,那绝对是手拿把掐的小事情!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