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富自由,从月入三千开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93章 我的钱,我说了算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临时发布会现场。


黄校长充当了主持人,则是由他挑选一些记者对高远提问。


“高先生,请问您这次捐赠100亿给母校,是出于什么想法?”


黄校长第一个选择提问的记者是官方媒体。


捐款这种事情,不论是对于浙大还是高远的远方集团来说,都是一件荣誉性极强的事情,有官方媒体宣传也能为这件事情定个调子。


“首先,向浙大捐赠100亿,是我的个人捐赠,并不是远方集团的行为。”


高远开口就先为这件事情定了调子,强调了这次捐款事情并不是远方集团所倡导的。


这些话一说出,现场顿时又热闹了起来。


个人捐赠,不是远方集团所为,这样的行为真的让人很意外。


目前远方集团很有钱,这已经是事实了,如果是远方集团拿出上百亿捐赠,那怎么看都合理。


现在却是高远個人所为,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性质。


这代表着高远个人的意志,虽然大家都知道,高远的意志就是远方的发展方向,但是真要具体到个人方面,还是会有些许差别的。


“放心,我个人收入这部分,都交税了。”


高远对着台下的诸多记者笑着说道。


“捐赠给母校这笔钱,主要是有一些原因。”


“第一,浙大培养了我,当我有能力回馈浙大的时候,我希望可以为浙大出把力,让浙大可以更好。”


“第二,我国目前的科研力量稍显薄弱,我将会斥巨资扶持人工智能、机器人、芯片这三个方向。这三个方向也是国家日后发展的战略方向。”


高远回答完问题,看了眼黄校长,端起茶杯开始喝茶。


黄校长此时则是满脸笑容,高远说的太好了。


学校培养学生,虽然不求回报,但是如果有能力的话,学生的回报也会让学校更好。


甚至,


他决定如果有高远的帮扶,浙大并不是没有机会冲击全国第一名校。


第二个提问,黄校长则是为了照顾本地,选了一个本地的记者。


结果,


这位记者站起来后,很认真地问道:“高总,请问您为什么没有对一些偏远地区的教育捐款,而是选择捐这么多钱给母校。”


这个问题一出口,全场瞬间寂静一片,所有人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这个女记者。


这怕是脑子有病吧?


这种场合,竟然问出这样没脑子的问题,连花花轿子人人抬的道理都不懂,还干什么媒体啊!


高远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这个女记者,他觉得挺有意思的。


自从有钱后,很少遇到这么没脑子的人,他想装逼都没机会,没想到,这就来了。


这时。


黄校长脸上笑容也收敛起来,黑着一张脸,开口道:“下一个。”


高远明白黄校长的意思,为的是让他不用回答这种敏感性的问题,毕竟高远现在可是大名人,外界一直在喊他会是下一届国内首富。


高远却摆摆手,道:“这个问题很好回答。”


“我刚刚说了,这是我个人的捐款,我自己的钱,我想捐到哪里我说了算!”


高远眼睛看着那个女记者,虽然是依旧带着笑容,但是在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着不容置疑的霸道。


尤其是最后四个字,宛如砸在众人心头。


“至于为什么不向偏远地方捐款,请问这位记者,我们远方集团向偏远地区捐赠的事情,你们了解吗?远方集团每年都会拿出资金扶持偏远地区,只是你们没关注罢了,不必上纲上线,更不必道德绑架。”


“至于捐款是为了避税这个说法,更是无稽之谈。首先是国家支持企业捐赠,要不然也不会出台捐款可以抵税这一政策。其次,我们远方集团每年直接亦或者间接都会上缴上百亿的税收。”


“这是我们远方集团做出的贡献,不需要任何人质疑。”


……


高远淡淡的几句话,把所有问题都回答了。


他强调的就一点,个人是个人,远方集团是远方集团。


这也是他特意想要趁着这个机会,向所有人表达一下他的态度。


他是个人,不想像别的有钱人那样活的憋屈,赚钱了,想怎么花还要在意别人的看法,那赚钱是为了什么。


接下来。


高远对这些记者的问题作了回应。


虽然他现在网上的粉丝不少,但是互联网就是一把双刃剑。


有人支持他,就势必有人会眼红他、嫉妒他,编造很多黑料。


这些都是正常的。


就连软妹币都有人公开说不喜欢。


林子大了,什么鸟都有,要是因为这点事儿就生气的话,高远早晚都得被气死。


与此同时,黄校长也坚定的站了出来,为高远站台。


“诸位记者朋友们,高远是我们浙大的杰出校友,支持我们浙大就相当于支持国家的高等教育,高远先生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,为所有的浙大学子树立了榜样。”


“如果有人敢侮辱我们浙大的杰出校友,不用高远先生出面,我们浙大法律系的教授不会放过他们的,必要的情况下,一定会提起诉讼,请那些污蔑、造谣者停止不法行为。”


黄校长的这番话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
别看黄校长只是一位大学校长,但是在级别上不低了。


虽说没有林远昌那种实权,但两人却是同一个级别的。


而且浙大这么多年来培养了许多优秀学子,这些学子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。


真要惹怒了浙大,那些学子肯定会一呼百应,分分钟让那些冒头的黑子们后悔来到这个世界。


这就是百年名校的底气,有庞大的校友人脉支持。


随着记者们采访的视频上传到网上,看到高远回答的网友们全都沸腾了。


“高总牛掰,说的那句我说了算,实在是太霸气了。”


“有些人就是脑子有病,钱是高总自己的,人家想捐给谁就捐给谁,你们瞎逼逼什么,有本事你们自己捐款啊?”


“高总可是咱们国内的实业家,我是许都市的人,远方集团在这里布局了车企,还打算布局手机产业,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许都市的发展。别人要黑高总,我不答应,我们许都市五百万人也不会答应!”


“……”


网友们义愤填膺,恨不得把那些造谣的黑粉撕了。


一些原本黑高远的博主,立即把视频删了,账号注销。


有的博主吓得都不敢出门,担心自己的身份信息被公布出来,然后一些高远的狂热粉敲门“送福利”。


看到网友们的回复后,高远欣慰的点了点头。


大部分的网友还是能明辨是非的。


不是高远自吹自擂,目前的远方集团最少为30万人提供了就业,若是算上那些上下游的产业,最起码有一百万人是靠高远发工资的。


这一百万人后面是一百万个家庭,每个家庭算上老人孩子这些,差不多有五人左右。


也就是说,高远的一举一动影响了五百万人。


就拿许都市来说,高远只是在许都市建立了远方城,在远方城内建了一家车企罢了。


那家车企只有七八万员工。


但正是因为那七八万员工,许都市内的餐饮经济飞速发展,多出了上百家餐厅店。


远方城附近都快成了许都市的新区了,周边商业繁荣,人流不息。


服装品店、生活用品店、药店……都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了出来。


许都市还打算在远方城内设立医院、学校,将远方城的经济开发到极致。


手机厂也正在筹备中,等到手机厂建好后,远方城内的员工恐怕会突破至二十万人左右。


这些人是最庞大的消费体系,许都市的经济恐怕会翻好几倍。


有了远方城的税收后,许都市每年会有大量的财政收入,这部分钱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,用于人才引进。


许都市会发展的越来越好,同时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,形成一个良性循环。


所以高远早就成了香饽饽,很多大佬都想要见高远一面,邀请高远去他们城市投资。


现在的大环境是那些政界的大佬,商界的大佬,科技界的大佬都在支持高远,那些黑粉成了众矢之的,分分钟被爆破。


……


下午的时候,高远在林校长的带领下,来到了自己的住所。


这是一栋始建于六七十年代的别墅,外面看起来老旧,但是却充满了历史的韵味。


走进屋内,里面的家具已经配置齐全了,直接拎包入住便可。


这座独栋别墅处于大城市之中,却没有闹市中的吵闹。


闹中取静,是个好地方。


“以后有什么问题了,你联系行政部门的白老师。”林校长说道,“她专门负责你在浙大的学习以及衣食住行。”


“麻烦林校长了!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