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回80:我的文艺人生

关灯
护眼
字体:
049“ 三转一响”齐了!(求收藏票票追读)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其实现在方明华最想解决的是房子,那种筒子楼他实在受够了!


但现在你有钱也没有,安西第一批商品房还没出现,职工住房全靠单位解决。


杂志社本来就不是个富裕单位,哪有钱盖楼?


慢慢来吧......


《芳华》在《十月》杂志社全文刊登,立刻引起较大的反响,读者来信突然又多了起来,而且好多都是战士们的来信,相当一部分来自南疆。


方明华决定一一回复,长短不说,但必须回。


人家冒着生命危险打仗,你不至于连封信都懒得回吧?


最起码的尊重。


这天早上,方明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,张宝福就拿着一大摞信封过来。


“明华哥,这都寄给伱的!”


“行,放桌子上吧。”方明华说着,自己正在泡茶。


“明华哥,你这茶叶不错呀,新买的?好香啊。”张宝福看了问道。


方明华听了呵呵一笑:“是啊,在民生买的,也给你倒点?”


“那多不好意思,老喝你的茶。”张宝福说着,却从口袋里掏出早已经准备好的空信封。


方明华给他倒了些,张宝福拿着信封开开心心走了。


看着对方消失在院子边上的背影,方明华微微笑了。


这小子.....表面上看上去憨厚,其实脑瓜挺好使。


泡好茶,方明华一封信一封信开始看起来。


一般人的不回,军人写的都要回,特别是南疆那边的,回信要写的长些。


其实翻来覆去就是那些话,最主要是起个心理疏导作用。


但一封信引起方明华的兴趣,竟然是来自济南军区的!


看这字体像李存宝啊。


打开信封一看落款,果然是李存宝写的。


在信中,李存宝对方明华表示祝贺,还说他通读了这部小说很受感动。


“一代人的芳华,每代人的故事,不知道若干年后,有人再读到这段故事,又是什么样的感受?”在信中,李存宝这样说道。


最后,他还透露自己创作情况,说小说初稿已经完成,名字叫《高山下的花环》,正在修改阶段。”


终于要问世了。


八十年代军旅小说中现象级的作品啊。


当然还需要谢晋拍成电影。


方明华摊开信纸回信,在信中先是谦虚了一番,说自己这是初次写军旅小说,而且本身不是军人,在部队上呆的时间很短。


“但在南疆那六十多个日日夜夜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,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,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。”


最后还说你的大作一旦发表,我一定第一时间拜读。


其实.....


不用看了。


电影、小说我都看过。


方明华微笑着将写好的信装入信封。


“不知道,宋棠棠是否看到这部小说了吗?”方明华看着外面盛开的菊花,突然想到这件事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