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回80:我的文艺人生

关灯
护眼
字体:
233《乡村教师》获得美国星云奖最佳中短篇小说提名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很贴心,竟然是中英文对照。


方明华认真读完,脸上露出笑容。


他这才对姑娘说道:“不是,是美国星云奖评委会的来信,邀请我去参加今年的颁奖典礼。


“啊?去美国参加颁奖典礼?!”


刘梅梅感到震惊。


她这话也吸引了周围的学员,纷纷围上来问到底是怎么回事?


方明华只好解释道:“星云奖是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所设立的奖项,每年度由该协会评选和颁发,仅限于美国原创作品或在美国译介出版的外国作品。”


“奖项包括最佳长篇小说、最佳中篇小说、最佳中短篇小说、最佳短篇小说。我写的那篇《乡村教师》获得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提名,所以邀请我去美国参加颁奖典礼。”


哇.去美国领奖!


众人脸上都露出羡慕的神色。


刘梅梅更是崇拜不已:“方老师你真是太厉害了!”


“只是提名,最后未必能获奖。”方明华纠正道。


“不管获奖不获奖都应该去呀,再说了,方老师你一定能获奖!”姑娘说道。


“去美国?哪有那么容易?”方明华有些无奈。


看看颁奖典礼时间,7月6日,也就是还有一个月时间。


一个月时间,哪能办下来签证?!


从八十年代初期掀起出国热,而且是愈演愈烈。


只要说出国,不区分国家,美国,日本,西欧,东欧……新西兰,马来西亚,泰国,各大名校特别是名清北科等大学生倾巢而出。


于京沪等大城市演电影的、唱歌的、演话剧的、跳舞的、打乒乓球的、拉提琴的、画画的……所有能想到的几乎倾巢而出,有人说八十年代一线青年电影演员95%出国了,大概就剩下刘晓庆唐国强。


典型的例子就是抛下如日中天的事业,甘愿为了去美国洗盘子的影后陈冲。


还有个特点,除了名校生出国外,社会上已经参加工作的、二十多三十多岁的人辞职出国的特别多,就如《燕京人在纽约》里的姜文扮演的王起明是燕京某乐团有名的大提琴手。


当然,更不用说各种借高利贷给蛇头去偷渡客。


这年头,偷渡去美国的人被戏称为“万八哥、万八嫂”,意思是他们交给蛇头的偷渡费用是一万八千美元!


一万八千美元按照现在的黑市价将近15万人民币!


在这个年代可是天文数字,但依旧挡不住有些宁可变卖全家资产甚至借钱交给蛇头。怀揣着各种梦想用各种方式成群结队奔赴异国他乡。


有人称之为“洋插队”。


据听说,在美国驻上海总领馆的门口,申请签证的青年每天都排着长队。


而且,对于方明华这种有编制的人,更重要的一环是政审!


在这年头,出国政审是所有政审里最严格的。


谁知道你是不是从此一去不复还呢?


不过造成这局面也不能怪星云奖的评委会,人家这个时候才选出获奖提名名单,以前都是欧美的,谁知道这次还有个中国人?


看样子只能放弃。


要不,给远在美国孙力哲写封信,如果获奖让他带领?


这次颁奖典礼是在芝加哥,他也刚好在那里上学。


也只能如此。


但是方明华信还没写出,他突然接到国家作协的通知:


让他赴美国爱荷华大学参加“国际写作计划”。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