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回80:我的文艺人生

关灯
护眼
字体:
519 《文明的碎片》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如果这个系列散文发表,不是开创了一个散文流派?


对,人家名字就想好了,文化散文!


等方明华讲完,赵暮春说道:“既然这样,我准备咱们杂志上临时开辟了一个专栏,专门刊登你的散文!对了,你这一个系列叫什么名字?”


“主要是我游览天汉、白银地区所看所感,就叫西北游记吧。”方明华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

赵暮春听了沉思了下,才开口说道:“方主编,我提个意见,根据你刚才所说的内容,基本上都是文化遗迹,自然背景下的人文气息,人生背景下的沧桑慧悟,不如就叫《文文明的碎片》如何?


哎呦


你这是走余秋羽的路,将来让余秋羽无路可走啊。


“好吧,你按照你的意思办。”方明华同意了。


“既然是个系列,方主编,你最好再写个序,简单介绍下你前去天汉以及白银的情况。”赵暮春又提醒道。


“好,我想想。”方明华答应了。


很快,一篇序就出新鲜炉:


“我是汉族,我说汉语,我写汉字,是因为我们有着一个伟大的王朝——汉朝,汉朝一个非常重要的重镇,就是天汉.这里是汉人老家。


上个月,我和好友陆遥,在《中外纪实文学》杂志主编徐岳的陪同下,一块回了一趟“老家”。


几千年历史的变迁,弹指之间,前世今生早已交错成梦。我们走近它,再做一场重回大汉的美梦吧。


5月份的《延河》杂志正式发表了方明华的《文明的碎片》系列散文的前两篇:《觉醒年代》和《东方的哥伦布》。


作为作者,方明华当然想知道读者对这两篇散文的评价,白苗也说了,将有关的读者来信整理好以后叫人送到他家。


不过方明华还没接到读者来信,却接到来自西大刘建军的电话。


“明华,这两天抽个空来西大。”


“刘校长,有什么事吗?”方明华问道。


“讲课啊。”


“我上周不是刚讲完吗?这么快又要讲?”方明华感到奇怪。


从去年秋天到现在,方明华已经将八十年代文坛所流行先锋类中两个重要派别: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主义讲完。


按照他的计划,下一个系列准备讲马原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,不过在一个月之后大安排,怎么这么急?


“我看了《延河》杂志上你发表的两篇散文,非常有意思啊,给同学们讲讲这类散文的特点以及写作手法,我也想听听!”


啊?这?


“这个讲完,这学期你就你不用来上课了。”刘建军电话里笑着说道。


嗯,这个建议不错。


“那好吧,那就定到下周二吧,我要准备准备。”方明华说道。


“行,下周二,下午两点半,学校大礼堂。”刘建军说话也是干脆利落。


怎么又放到大礼堂?


那不是又成了千人讲座?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