篮球之黄金时代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八章 冠军的心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一个球队在建队策略上,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。


第一个层面是战略层面,你这个球队是内线为主还是外线为主,进攻为主还是防守为主,打快还是打慢,打反击还是打阵地。


这些都是根据球员配置,教练风格,还有球队所在城市的整体气质来决定的。


一旦定下来,轻易不会更改。


一旦更改,说明球队进入重建。


第二個层面就是战术套路层面,五个球员在场上打什么套路,怎么跑,怎么配合,怎么分配球权。


防守端用什么策略,包夹还是单防,是否换防等等。


这些需要教练指导,球员在场下大量训练,场上很多比赛磨合。


战术套路往往根据战略来确定,随着篮球技战术发展会不断丰富、改进,但大方向不会变。


第三个层面就是技战术细节,细节这个东西可就多了。


比如同样是挡拆,不同的掩护细节,效果就完全不同。


还有诸如球员之间的距离把控,球员在场上的某个决策选择,传球的方式,跑位的速度,防守时的手部动作等等。


细节是无穷无尽的,而这些看似不显眼的东西,往往能决定比赛的成败。


像开拓者这种成熟的冠军球队,战略上是不会更改了。


他们是一支攻防兼备,总体而言进攻更强一些的攻击性球队。


球队风格沉稳、坚韧、果决,擅长第三节决胜,关键时刻进攻效率奇高,进攻爆发力强,防守韧性好强度一般但变化多端。


战术套路上,杰克-拉姆齐擅长一切以中锋、大前锋为核心的策应战术,以后场球员为核心的套路较少。


根据球员配置,每个赛季都会有侧重点和变化。


85赛季典型战术套路是甘国阳顺下后的接球冲筐和前场篮板。


86赛季的三高,87赛季随着沃顿、汤普森衰退,甘国阳单打挑大梁,结合范德维奇、波特、德雷克斯勒的弱侧接球攻筐等等。


不同侧重点反应了球员实力、状态的变化。


但总的战术套路变化不大,一个球队有那么十几套拿手、默契的战术配合,已经足够用了。


一般再留几手平时不怎么用,关键时刻用得上的边线球战术,打到关键时刻就能发挥作用。


像开拓者这种,什么战术都不管用了,还有一个兜底:把球给阿甘。


也不用管阿甘在不在低位,反正他三分也能投,让他打就完事了。


所以,在战略、战术上,开拓者这种冠军球队能变动的已经不多,真正能提升和变化的,就是细节。


两减一增,本质上就是细节变化,同时增加一些战术套路。


当然这些细节不是突如其来的,都是有迹可循的。


比如快攻减少,85赛季开拓者有大量的快攻。


德雷克斯勒、范德维奇,包括甘国阳也有大量快下。


甘国阳1985赛季的后场篮板数是目前生涯巅峰,后面两年一年比一年少。


不是因为他篮板能力下降,而是球队快攻少了,德雷克斯勒和范德维奇分走一部分篮板球。


到1987赛季,开拓者已经不是联盟典型的快攻球队了,他们阵地战更好。


还有传球减少,1986赛季是开拓者传球、助攻数的顶峰,1987赛季随着甘国阳开始单打,传球本就在减少。


三分球更不用说了,开拓者是三分运用最多的球队之一。


所以,拉姆齐和贝尔曼不是突发奇想,给球队定了三个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规矩,让大家照着这些原则去打。


而是总结了前面三个赛季的球队和联盟战术发展的趋势,进一步强化这些细节要求,以期球队战力能进一步巩固提升。


不过真正在执行时,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。


训练营期间,季前赛正式开始,球队根据新的原则执行比赛。


结果他们在季前赛的表现并不好。


德雷克斯勒喜欢快攻,今年夏天他变得更强壮,快攻能力显著提升。


现在球队要减少快攻多打阵地,让他在比赛时很不舒服。


本赛季是德雷克斯勒的合同赛季,他当然想打出好的数据,有利于自己拿一份更大的合同。


上个赛季他已经进不去全明星了,这个赛季他渴求爆发。


可是减少快攻像给他上了一层枷锁,有种有劲使不出的给感觉。


德雷克斯勒知道,这三个细节原则都是为阿甘制定的。


减少快攻,因为阿甘变重了,他在低位会更有威力,多让他打。


减少传球,把球给中锋就行了,别乱传。


至于三分球,就是为了给阿甘拉开空间。


德雷克斯勒内心是不满的,但嘴上又不能说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