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是精神病,我是千面影帝!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49章,金鹰奖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此时此刻,李云回到了京城,休息有好一段时间。


和蒋存刚交流的酒桌上,李云调侃道。


“我想考证”


“什么证?”此时蒋成刚疑惑道:“你丫的能考什么证啊,播音主持?”


“注册会计师”


“噗”


蒋成刚一口老水就差点喷出来了。


“你特么是在逗我玩呢。”


“嘿,别说.”李云顿了顿说道:“我还真就是逗你玩。”


“看你刚才认真的表情我特么都以为是真的了。”蒋成刚真切诚恳的说道:“你丫的演技越来越好了。”


此时,李云啧啧道。


《疯狂的石头》就一句话总结。


知识的浸染也让李云多出了几分学者气质.真正的学者气质。


毕竟,酒足饭饱,才好干活。


但此时此刻。


李云刚才的样子还是很认真的。


此时,李云呢喃道。


电视剧的话不用想,这个可以等着片约来,国内的优秀电视剧,并没有那么多的缺口,也算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市场,没那么多的玩头。


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自己真的变成了占米一样的知识分子了。


真的有点搞笑


作为一部喜剧电影。


“被你说的我都有点手痒痒了.”


就这个比例,伱不衰落谁衰落,就是取死之道啊!


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,票房更差,经费更差,拍出来的东西肯定也会更差,也更加趋近于保守。


虽然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玩意有啥卵用,但证多不压身嘛


不过,占米爆的技能最神奇的地方在于,自己看的懂账本了


也算作为盛昌文化的大股东,大老板,公司那些账目,一切一切都很清晰的呈现在李云的面前——


野心在内心膨胀不对,也不仅仅是野心


还有这些人格愈发的骚扰,仅仅只是等着片约,可‘满足’不了他们。


香江电影市场的衰落,除了题材开始固步自封之外,还有一個很大的原因,就是市场被侵占了。


“嗯?”


而且还有阅片量。


时代还没变。


“疯狂的石头那边怎么样了?”


“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拍摄任务,应该还算的上是顺利”蒋成刚想了一下,他还特意去探班了。


公司的年利润是400万左右,刨去投资,支出.也刨去自己的片酬!


“我是不是可以试一试,自己拍电影呢”


话是这么说来着。


仔细想想也是


有些电影,质量确实很顶。


至于电影的话


就像当时杜戚风在酒桌上说的那样。


以后演‘知识分子’的时候,心中的底气也更足了。


“哟呵,你还看过《三杆大烟枪》呢。”李云调侃道。


国外电影更刺激,音效更爆,剧情更有张力,有一套工业化的生产模式,基本上每一次的档期能够占据百分之70的票房,本土市场就百分之30,够个屁的分!


除非,到网剧时代——但网剧时代也是因为4g流量,光纤普及的发展才得以起飞。


李云思想了一下。


“怎么样,品味不错吧,我告诉你,我可是看过不少国外的经典影片的,可别小看我的阅片史啊。”蒋成刚吭哧吭哧还挺骄傲。


如今自己现在是有演员了——最优秀的演员,就是自己,有着一定的实力。


自己现在是有枪有弹药。


蒋成刚觉得,有点当年看《三杆大烟枪》的感觉了。


比如蒋成刚说的《三杆大烟枪》.


绝对算的上是经典了。


李云却是想着,蒋成刚也以国外的阅片量而倨傲啊。


自己现在,公司也有流动资金.


李云突然发现。


满足不了这数量不菲的人格们。


国外的经典影片.


此时。


现在还不到这个时候。


很可观的数字


此时此刻,李云说道。


当然,也有一部分原因,是杜戚风曾经提到过的,在酒桌上说了一嘴的‘明耀系资本’,香江其实还好,但大陆市场的话,真的就被拿捏住了。


是华大影视的一个资本派系,主张推崇大力引进外国的优秀作品,让人民群众都有一个合理合法的渠道,接受优秀文艺作品的熏陶.让真正的良币驱逐劣币.


于是乎,就有了将近一半的票房市场被蚕食的情况。


不仅仅是外国电影发了大力。


而明耀系对于院线结合外国电影的宣发,也相当的用力。


挣钱嘛,不寒碜。


华大影视其实就是‘公私结合’的企业,有一部分部门负责代理国外的出版物发行。


也只有华大影视有资格合资发行国外的出版物。


用杜戚风的话来说的话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