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假皇帝开始纳妃长生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7章王安世(求首订)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贤王爷身为先天境武者,而且乃是皇叔,作为此次武举考官再合适不过了。


“这群人大都只能在家族边缘之位当个掌柜的,或者是分给几个铺面。”


而王安世呢,确实寒门,此时连身上的衣服都有些破旧,不过却洗的十分干净。


整个考场上,一百余位举人开始提笔作答,郑毅也是坐于龙椅之上,饶有兴趣的查看着。


郑毅也来了兴趣:“陈红袖么?还真是个奇女子,朕也想见见。”


“陛下,三日后便是殿试,陛下可亲自查看。”


郑毅道:“能通过初次筛选的,有多少人?”


贤王爷神情突然变的有些古怪,道:“第四人,是个女人。”


看来得抽空去看看了。


“王安世是探花,那状元和榜眼……”


“此人虽然是清河崔家之人,但却是旁支的旁支,和主家几乎没什么联络,是可以拉拢的人。”


按照锦衣卫调查,此人出生时家中田产早已被卖光,是母亲通过洗衣、织布等活计才将他拉拢大。


“女人?”


“苏北王安世!年二十四,还未娶亲,快抢~!”


榜眼李子阳、探花王安世授翰林院编修。


贤王爷突然笑道:“此人微臣很欣赏,颇有几分微臣当年风范。”


“没中!老夫已经考了三十多年了,还没中,苍天在上啊……”


正常情况下,朝中大臣根本不可能同意此事。


“这群人大都修炼的乃是横炼之术,很少有高明的内功心法。”


其人颇有文名,出口成章,从小便有‘神童’之称。


“哎,陛下什么都好,就是不该寻那缥缈无踪的神仙!”


文举之后,便是武举。


而郑毅呢,则是挑出了那几人的试卷,开始查看。


“王安世……”


三人满头雾水,但还是恭敬退下。


“那陈红袖当年也不过二十一岁,已经是三品武者。家人被杀、全族被发配为奴,早已心存死意。”


“不过嘛这群人心性未定,喜好聚众闹事,得耗费大量时间来调教。”


“诺!”


崔夏昭、李子阳苦笑一声,纷纷摇头道:“陛下,学生并未种过地。”


郑毅冷静道:“恩科一甲,探花,王安世!”


“不过什么?”郑毅问道:“皇叔请说,朕早已有心理准备。”


陛下这么做……是为了保护王安世?


“榜眼李子阳、状元崔夏昭。”


状元崔夏昭,授翰林院修撰。


科举舞弊之事并未产生,最多不过是争取了数个进士、举人名额。


“也有一小部分人,只能通过习武来进入军中,亦或者开设武馆。”


郑毅起身道:“此届恩科结束,朕以钦定好了一甲之名。”


很快,三位举人在太监的带领下,来到了大殿之上。


“其中一次差点成功,可惜还是功亏一篑。”


不过在科举考试的内容上,郑毅做了些许修改。


三人中,只有王安世平静道:“回陛下,麦子市价为五至七文不等。”


贤王爷言简意赅道:“第一人,崔夏武,清河崔家之人,年二十八,修炼崔家武学《冰火游龙掌》,进阶一品武者已有七年之久,有极大概率突破至宗师境。”


“特意在太一道金皇山设下薄宴,请陛下一叙。”


太监前去传旨,不多时殿外就传来了一阵喧闹和兴奋的呼喊声。


这群人,有奶便是娘。


至于郑毅,不管是文举还是武举他都没去。


郑毅眉头微皱,这女子到现在还未见过面。


贤王爷坐于下首,开口道:“陛下,武举举行的很顺利,不过……”


贤王爷道:“其中三品武者五十四人,二品武者十八人,一品武者只有四人!”


按照那三个古怪的问题,此届状元非那王安世莫属!


辞藻华丽,隐隐还有吹捧郑毅之意。


麦子多钱一斤?


他们怎么知道!


崔夏昭、李子阳均是世家子弟,气度风范自不必说。


“不错。”


“这群人的实战能力很强,很适合参军入伍。”


不愧是世家出身之人,写个试卷都是四平八稳、辞藻华丽,可惜全都是假大空,什么内容也没有。


“其中大多还是只不入品级的武者,只是练了几手三脚猫功夫、或者是打熬了几年力气、有几手庄家把式的人……”


贤王爷道:“此次武举,乃是我朝首创,是以前来参与考核的人并不是很多。”


三日后,保和殿,文举殿试。


此人出身太原王氏,不过已经是分支的分支,几乎不计。


郑毅惊讶道,数月前他曾经让赵素灵返回太一道寻找太一道老祖,没想到数个月过去了,这才传来了消息。


“陛下,学生家远在抚州,来时乘船、马车、驴车、步行等等都经历过,到达京城时供耗时二十一日。”


“第三种,便是京城内开设的诸多武馆。”


“诺!”


而此人读书也是靠着在私塾外偷听,后来被私塾夫子收为弟子,才可光明正大学习。


“这……”


这么简单的问题一出,崔夏昭何李子阳二人傻眼了。


“拙荆。”


“诸卿!”


“没中、少爷也没中……”


“不过此人天生神力,体魄足有八尺之高,普通横炼功法在此人身上显得威力很大。”


郑毅喃喃念叨着这个名字,又查看了此人的试卷。


毕竟是贵妃,身份贵重只在太后、皇后之下。


“哦?怎么说?”


“还有,此人与崔贵妃乃是远房堂兄妹关系,陛下请注意。”


“放榜了放榜了!”


“王安世是探花?”


“后面经过侦查,不过是杨玄素为了拉拢军方、打击异己的手段罢了。”


“尔等三人试卷令朕最为满意,朕有三问询问。”


“诺!”


贤王爷摇头道:“微臣查过,并不是。”


贤王爷继续道:“剩下的人,大都出身于四个方向。”


轮到王安世,却见他脸色也有些古怪。


一甲前三名已定,赐进士及第。


三甲赐同进士出身,各有安排。


内容虽然不多,但字里行间却让郑毅看清了几个字。


他深吸一口气,看来此人已经有了舍身成仁之意了?


“便宜的地方,五文钱一斤。贵的地方,百姓卖儿卖女也只能买上十余斤。”


贤王爷赞扬道:“此女嫉恶如仇、生性豪迈,而且为父报仇十余年如一日,实乃军中典范!”


贡院外,来参与的举人、亲属、京城本地人等至少有上万人聚集在这里,人头攒动,全都朝着贡院挤。


他这份试卷,以“安民”为题,句句全都在解释何为民、民何故,需安身立命、克己行事,不得得陇望蜀。


内容多偏向于与武国战事、如何镇压乱民、以及安定平民的决策。


别说这三个学生了,就连他们,也根本不知道麦子多钱一斤!


崔夏昭迟疑了一下,道:“大概……一两银子一斤吧?”


此次武举,乃是大虞朝庭第一次举行。


“放榜吧!”


“你带人去查查这些参与武举的人,任何人的背景都要查清楚!”


当然了,出身普通的贫寒百姓,一个都没有!


“快传赵素灵!”


“第一种便是军方,都是被唐王、杨玄素谋逆之事牵扯到的部队。”


“七十六人!”


“陈红袖,年三十一,前骁骑营校尉陈到之女!”


“第三问,尔等三人前来京城参与恩科,如何前来,又耗费了几日?”


乾坤殿内,郑毅正在听从贤王爷的武举汇报。


“天灾人祸、土地兼并,再加不法商贾横行,囤积居奇,横行霸市。”


“去金皇山?”


郑毅下意识道:“让他来皇宫不行吗?”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