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道余烬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章 篪浑道人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躺在地上的红衣小姑娘缓缓睁开双眼。


原先那双燃火之瞳中的阴沉彻底消散。


取而代之的,是一片清澈的愚蠢。


“我怎么在这?”


姜凰神情茫然,她的记忆还停留在酣睡之前。


一睁开眼,就看到了谢玄衣的面容。


她眨了眨眼,有些不明所以。


“睡相太差,不仅梦游,还说了一堆梦话。”


谢玄衣拎起小家伙后衣领,平静说道:“下次睡觉的时候,给你换座阵法。”


姜凰委屈地瘪了瘪嘴。


对于谢玄衣说的话,她向来都是信以为真。


只不过看到石窟上方焦黑的岩炭,小家伙还是忍不住开口了。


“谢真。”


“我刚刚做了个梦。”


谢玄衣脚步一顿,他望向姜凰。


小家伙眼中闪烁着犹豫的光芒,她小声说道:“梦里有个姐姐,一直在和我说话……”


是主神魂么?


谢玄衣垂眸,轻声道:“她都说了什么?”


“她说……你不是好人。”


姜凰声音更小了:“还让我小心点,不要轻易相信你。”


“还有么?”


“没了……就这些。”


闻言,谢玄衣心底轻叹一声。


他将姜凰拎回原先的清净阵中,然后将木质轮椅推了过来。


“她倒是没说错,我的确不是什么好人。”


谢玄衣蹲在小家伙身前,认真说道:“不过……现在整个大褚能救你的,也只有我了。”


姜凰懵懵懂懂,不明所以。


“好好睡一觉吧。”


谢玄衣伸出一根手指,徐徐落在姜凰眉心,轻声道:“待会再见到她,记得把刚刚的话转告给她。”


嗡!


一缕神魂之力,轻柔掠出,浸入姜凰神海之中。


小家伙闭上双眼。


一缕赤红辉光自眉心浮现——


大红光芒,几乎将整座石窟都照亮。


谢玄衣仔细端详着这缕猩红之芒,喃喃道:“果然……是皇城的‘九死禁’。”


他与姜凰相处多日,检查神魂不止一次。


始终没有发现异样。


而这次,主神魂破禁,才初现端倪。


九死禁,乃是大褚皇族的神魂禁术。


一旦被这禁术打上烙印,神魂便等同于囚入笼中。


九死九死,顾名思义。


就算中术者死去九次,也无法逃脱神魂烙印……


被这禁术打中,姜凰还能想出分化神魂的办法,修成化形,已经足以称得上天才。


只不过,凭借这点小聪明,就想解除这禁术,便是痴人说梦了。


主神魂已经被死死锁住了……


一旦神魂合一。


“九死禁”便会再度生效!


想要解除禁术,要么找到原施术者,解开封禁,要么以极其强大的外力,强行冲破禁锢。


前者,谢玄衣不抱希望。


后者,倒是可以试一试。


莲花峰上的洗剑池,可以洗涤魂魄,说不定可以冲破“九死禁”的囚锢。


只不过……


谢玄衣此行来到南疆,还有一件事情要做。


放下姜凰之后。


谢玄衣又布下了好几座阵纹。


刚刚蕴含神魂之力的一指,足以让小家伙安安稳稳睡上十几个时辰……


即便主神魂中途再度苏醒,也没什么好担心的。


刚刚那番交谈,谢玄衣知道……主神魂并不蠢。


如今姜凰魂魄有缺,凰火无剩。


离开自己,别说痊愈,就连在南疆活下来都万分困难。


她想活,只有跟在自己身旁。


谢玄衣来到石窟之外,风雨仍大,雷声渐熄……今夜,只过了一半。


而剑气洞天,已经重塑完成。


之所以千里迢迢,从鲤潮城赶到南疆,自然是为了找阴山清算。


而清算,不仅仅只是杀人。


杀死金渊,重塑洞天之后……谢玄衣手中,便只剩下了一件事。


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。


当年以白鬼为首,无数修士追杀自己,整整三千里,从南到北,最终将他逼入绝境。


这件事情……仔细想想,有一个极其不合理的地方。


当年自己千里逃亡,行踪始终保密,并且借助了“因果”类宝器,对天机进行了遁藏。


即便是书楼的天命占卜,也无法窥伺真相。


可偏偏阴山白鬼知道。


尤其是青州那次。


转战千里,已然油尽灯枯的谢玄衣,在姜家帮助之下,成功安顿,避开皇城司缉查。


如果能够再给一些时日休养。


他定能养好伤势,好好缓一口气,甚至有望“破境”。


可刚刚落脚,阴山白鬼便带着一群围剿者蜂拥而至。


这消息走漏太快。


以至于……最终他无处可逃,只能去往北海。


对于谢玄衣而言,此行最重要的事情,不是找阴山复仇,也不是杀死白鬼的弟子。


他想知道。


当年白鬼,究竟是怎么知道他的行踪的。


金渊道人所占山头的附近,有一位真正的狠人,此人乃是白鬼座下三弟子“篪浑道人”,如果没记错,篪浑正是当年随白鬼一同追杀自己的邪修……如今十年过去,白鬼麾下好几位弟子都已晋升阴神。


而这篪浑道人,却仍然停留在洞天之境。


这么多年,停留在洞天境,想必早已修至洞天十重天,臻至圆满。


距离阴神,也只差一线机缘。


谢玄衣真正的目标,从来都不是金渊。


而想要和“篪浑”过招。


他必须要凝聚剑气洞天。


“哗啦啦。”


谢玄衣站在小荒山山顶,他掸去斗笠上雨水,重新戴在自己头顶,目光望向不远处的猩红天幕。


视线尽头,群山叠嶂,瘴气弥漫,隐约可见一座高耸山峰,立着巨大黑幡。


无数山岭,匍匐在下。


黑幡鼓动,震荡出猎猎风响。


那里,正是篪浑道人的山门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