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则莱茵金属,穷则莱茵钢铁!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88章 换个目标吧!(第三更!)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闻言,众议长眼睛猛地一突,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。


这……


他慢慢仰起头,将目光锁定自己的秘书,想要让秘书回应自己一句,亲爱的众议长,愚人节快乐,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。


但是,秘书并没有开口说话,而是眼巴巴地看着众议长,似乎是在等待命令。


两人对视了好几秒,众议长才开口问道:“真不是开玩笑?”


“不是!”秘书摇头,重新用确定的语气重复了一句。“就在半个小时前,莫斯科当地时间下午16点整,他们之间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。”


“石油和天然气输送协议。”


“每年大概输送石油4000万吨,天然气大约300亿立方米。”


这一次,众议长懵逼了。


他呆呆地回过头,完全不敢相信这句话的真实性。


无他,因为如果非要找一句话来形容俄罗斯,那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。


苏联解体,俄罗斯继承了最大一部分遗产,然后就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强的。


然后,想要加入欧盟,但是欧洲人不欢迎他们。


馋华夏的市场,但是又拉不下面子,在表面上还要嫌弃别人穷,要等着别人去求他。


在后续的合作中,俄罗斯也是这个鬼样子。


现在,俄罗斯居然拉下脸,把脸皮丢开,和以往一直不愿意合作的华夏展开了合作。


还是石油和天然气合作。


淦!


这是在抢自己的市场啊!


不行,必须要让俄罗斯付出代价,让俄罗斯知道,想要一个十几亿人的市场,必须要付出足够的代价。


这个代价,可以是他们自身!


众议长定一下神,将目光落到面前的戈门身上,问道:“我亲爱的总统先生,如果我们授权您进行行动,那么,你能不能让俄罗斯裂开呢?”


很突兀地问话,戈门不知道这帮人脑子里想的是什么。


但是他很想知道,是什么原因,促使这些人在短短的时间里,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。


他没有回答,而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人看。


许久。


被盯得受不了的众议长伸手摸了摸鼻子,说道:“就在刚刚,从俄罗斯传来的消息,俄罗斯和华夏签署了一个石油和天然气合作协议。”


“每年大概输送石油4000万吨,天然气大约300亿立方米。”


说完转变的原因,众议长就眼巴巴地看着面前的人,希望面前这个人能够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。


但是,戈门在听完这句话后,眼皮一翻,说道:“换个目标吧!”


“为什么?”


“这就是一个信号,一个俄罗斯向全世界透露的信号,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我们。”


“什么信号?”众议长再度开口发问。


他非常讨厌说话说半截的人。


哪怕那个人是总统。


“别把他们逼急了!”戈门不咸不淡地吐出这句话,随后又坐回椅子上,双眼飘忽地看着面前的桌子发呆。


许久,他才发出一声悠长地叹息,向着对面的人说道:“我会收回命令,然后,降低军费使用。”


“只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时间,还请各位稍安勿躁。”


说完这句话,他自顾自起身,转着圈,向周围的人点一下头,转身走出国会厅。


站在宏伟的国会山大厦门前,看一眼这宏伟的国会山,戈门再次发出叹息。


叹息完毕,他转过身头也不回地离开。


只是离开的眼睛里,多了一抹凶狠。


…………


莫斯科。


克里姆林宫大厦,能源供应的协议签署仪式还在继续,崔林和马卡洛夫站在台上,各自抓着协议的一边,站在那里,等待台下的记者将照片拍完。


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声音,林语站在人群中,抬起手用力鼓掌。


挺好的。


每年4000万吨石油,还有3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管道,分成东线和西线,西线2500万吨石油,150亿立方米天然气。


东线1500万吨石油,100亿立方米天然气。


西线管路输入,会有一部分抵达鲁省,转换成各种化工原料。


相对的,莱茵钢铁以后在采购化工原料方面,会方便许多。


到时候直接用产能拉爆欧美,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工业怪兽。


金融?


我手里有枪,还有炮,请问,要吗?


时间在鼓掌声中溜走,仪式也在相机响起的声音中走完。


台上的人走下场,林语和谈判团的其他成员立马就围了上去。


迎面而来的崔林抬起手中的协议书,顺手递过,叮嘱道:“收好!”


“待会儿回去都好好休息一下,俄罗斯这边晚上还有一个晚宴。”


“大家小心点!”


崔林的话一出口,一群人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,齐刷刷用求饶的目光看向这位带队的队长。


上一次招待会上发生的事,在场的人可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

那可真是白酒两斤半,啤酒随便灌,那生命之水都被人拿出来了。


就这,还是一群人收敛着,知道第二天还有正事要谈的宴会。


今天,合作协议正式签署,用另一句话说,就是大家的工作有了结果,有了一个收尾。


也就到了中场休息的时候。


这种前提下,去参与俄罗斯人的宴会,那可真是……老寿星吃砒霜——活得不耐烦了。


感受着求饶的目光,崔林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。


许久,他才收敛起笑容,说道:“那个,马卡洛夫说有专门设置,用来让不喝酒的人吃饭的小孩那桌。”


“这次合作能够谈成,其实也是天时地利人和几方面的原因,俄罗斯人内部其实也有意见。”


“这时候对方约饭,要是不去,就有可能被其他人当成把柄,拿着去扇风点火。”


“所以,到时候你们去小孩那桌!过了今晚就好!”


在崔林的劝说下,一群人又咧开嘴,嘿嘿嘿的笑了起来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