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座下第一走狗

关灯
护眼
字体:
141、“证据”到手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大人,确实如此,那秦俅已丢入大牢,单独看管起来,您若要见,可随时拉开审问。”


“那倒不必了,你办事,本官放心。”年逾六旬的大理寺卿微笑颔首,以示嘉奖。


何正备受鼓舞,急切道:


“大人,那王山自王公公死去,辞官后,便厮混于京圈权贵子弟中,明里暗里,勾连不少人。


其明知赵贼乃女帝宠幸面首,却仍送女人……必有拿捏之心,卑职以为,其手中必然留有证据。您若要,卑职这便去拿。”


周丞瞥了他一眼,却没吭声,而是在思量权衡。


手中缓缓盘着一对珍贵的“龙眼”大珍珠。


那出自滨海道的大珍珠一枚纯白,一枚纯黑,大小浑圆,极为罕见,不知又是从哪里盘剥来。


“不急……”


周丞缓缓开口:


“王山此人,与本官也算旧相识,你冒冒失失前往,他倒要怪本官不讲情面了,这样,本官书一封书帖,你命人暗中送去……”


……


……


赵都安一行,离开都察院后,去小王推荐的馆子填饱肚子,回到诏衙时,已是下午。


“我们真就等着?要不要,先查一查那王山,或干脆将他请过来?”


海棠靠坐在椅中,缓解奔波半日的劳累,忍不住说道。


赵都安同样的动作,微微扯松腰带,以令吃的有些撑的肚子松快,慵懒道:


“不急。人就在京城,一时半刻又跑不掉,今日我们的动作已有些多了,若去查他,容易打草惊蛇。”


张晗也点头,表示同意。


此刻,三人坐在梨花堂的“内厅”。


硕大的长桌两侧,空荡的椅子上,给三人独占。


生着一张圆脸,眼神透着清澈愚蠢的“机要秘书”钱可柔端着茶盘进来,依次给三人倒上,茶盘上还有三颗梨子。


“大人,院中的梨子陆续熟了,您尝尝。”钱可柔轻声说。


赵都安眼睛一亮,拿起一颗喀嚓咬了口,饱满微酸的汁水盈满口腔,眼睛一亮。


挥挥手,本欲命小秘书离开,又忽然想到了什么,说道:


“你今晚留下值班,然后派个人,去寻找这个人,就说我找他,让他滚过来。”


赵都安递过去一张纸条,上面写的赫然是秦俅的名字和住址。


对于白日里,脑海中浮现的关于王山的记忆,他不曾忽视。


回来路上也在回忆,隐约记起,是与秦俅一同去过王山府上。


便准备寻这狗腿子过来询问。


等钱可柔领命离开。


赵都安这才看向两名同僚:


“等袁公帮着查的资料送到,就要仰仗二位探案高手从中寻找线索了。”


海棠啃着梨子,翻了个白眼:


“前提是你说的是真的。”


虽说赵都安言之凿凿,但她和张晗对于袁立会帮助仍旧谨慎怀疑。


然而这种怀疑,在晚上便被打破了,三人静静在梨花堂等到天黑掌灯时,主动留下值班的钱可柔跑进来:


“大人,有人找。”


赵都安精神一震,忙命她请进来。


俄顷,一名陌生的袁府家丁拱手:


“见过赵缉司,我家老爷命我送来您要的东西。”


说着,他身后,另外两名家丁各自将一个箱子“砰”地放在桌上,扳开卡扣,里头赫然是塞得满满的案牍资料。


真的送来了?


海棠和张晗起身,各自抱着一箱,飞快翻看了下,眼神大亮,正是他们所需要的。


“替我谢过袁公。”


赵都安微笑道:“竟这么快,就搜集到这么多。”


那名家丁摇头道:


“这只是第一批,还有后续,袁公担心大人等急了,便命我先送来。”


第一批?赵都安也愣了下。


送走对方,转身就见厅堂内,“高马尾”与“面瘫脸”已经点燃灯烛,一盏盏灯烛摆在桌子中央,屋檐下灯笼摇曳。


外头夜色静谧,堂内灯火通明。


案子涉及甚大,需保密,谨慎起见,二人不准备召唤属下帮忙,当即撸起袖子翻找查阅起来。


以不懂查案为由,当了甩手掌柜的赵都安殷勤为二人剪灯花。


一时间,房间中纸张翻动的沙沙声,低声对话急促讨论声盖过了夜色。


而这还只是开始。


当晚,每隔一个时辰,袁府家丁就送来一次资料,梨花堂宽大的桌案上,一时堆积如山。


而随着一份份资料送来,关于当年那起案子的细节,也逐步清晰起来。


直到清晨时分,靠坐在大椅中闭眼小憩的赵都安突被叫醒。


“又有资料送来了?”


他掀开盖在脸上的外套,撑开惺忪睡眼,含糊询问。


模糊见天色隐隐放亮,一夜竟过去了。


“没有资料了,”


彻夜未眠的海棠面无表情俯瞰他,眼神中满是对他这个甩手掌柜的嫌弃。


继而,嘴角又微微上扬:


“也不用更多资料了。”


为啥……赵都安睡得有些迷糊,思维迟缓。


卷王张晗精神抖擞,因熬夜加班而愈发精神,他也笑着站起来,说:


“我们需要的东西,找到了!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