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座下第一走狗

关灯
护眼
字体:
179、大虞儒林学子千万,不敌赵君一人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董大这会胆气足了,当即打断,不悦道:


“陈大学士,莫要听信谣言。”


接着,他看向祖父,以中立言辞,将事情经过描述了一番。


末了羞愧道:


“三弟有错,孙儿身为兄长,未尽到管教之责,恳请祖父责罚。”


董太师听完经过,古井无波的脸上,眼睛缓缓眯起,似乎明白了什么。


许翰林微微变色,突然大声道:


“太师,哪怕此事确因三公子所起,但这赵都安竟欲要动武,更口称您的姓名,毫无敬意,实在是……”


赵都安便懒得听,径直看向董玄,平静说道:


“太师,看来您昨日猜的没错,近来舆论滔滔,确有人兴风作浪。”


董太师叹息一声。


忽然看向尤金花母女,这位当朝重臣,文坛泰斗忽然拱了拱手,歉然道:


“我董家教‘子’无方,令赵家主母,令爱受惊,实在惭愧,老夫且代他赔礼,稍后会令送薄礼去府上,聊表歉意。”


尤金花和赵盼已经完全懵了。


整个经历,于她们而言,犹如坐过山车。


方才本以为大祸临头,却不想峰回路转。


当那饱负盛名的韩半山,对自家大郎如此客气,尊敬有加时,母女俩大脑就宕机了。


而此刻,当朝太师竟屈尊降贵,向她们两个民女赔礼……


这是母女俩做梦都不敢想的。


“太……太师客气……”


尤金花结结巴巴,手足无措,求助地看向继子。


赵都安笑了笑,说道:


“太师都这样说,那此事便算了。”


董太师感激地看了他一眼。


继而扭头,冷漠地望向跪在地上,已经完全傻了的三公子,呵斥道:


“还不滚回去?在这里继续给老夫丢人么?”


“啊……是……”三公子唯唯诺诺,哪里还有半点桀骜?


“祖父……您与赵兄相识?方才韩学士称他……又是怎么一回事?”


等弟弟屁滚尿流逃开,董大才缓缓回过神,问出了所有人心中最渴望的问题。


究竟是为什么?


坊间不是都在说,董太师最为厌恶这酷吏吗?为何……会如此?


董太师看见他,神色稍转柔和,缓缓转身,视线又扫过在场所有读书人。


那锋利的视线扫过,无人敢与之对视,皆胆怯地垂头。


包括陈正儒,也已是大脑空白,说不出话来。


“呵,”董太师低声冷笑,情绪复杂地道:


“好一番大阵仗。


老夫这段日子,便听到许多风言风语,本不欲理会,却不曾想到,你们竟愈演愈烈,扛着老夫的大旗,在今日这等场合,用起手段。


更算计到我董家子孙身上,很好,非常好。”


他语气平静,然而这一番抛出,却令方才参与发难的所有读书人,汗流浃背,浑身凉透了。


意识到,只怕今日之后,自己等人在士林,将再无立身之地。


念及此,个别读书人竟也破罐子破摔般抬起头来,道:


“太师何以对一不学无术的酷吏这般敬畏?”


他们不明白!


更愤愤不平,这里许多人,都是因董太师厌恶赵都安的传闻,而加入声讨。


如今,顿时有种被背刺的憋屈。


董太师怒极反笑:


“好一个为何,那老夫今日就告诉你等为何!


就是你们口中,所谓的不学无术的酷吏,以外编学士的身份,全程参与了朝廷新政的制定,搭建了新政的骨骼,其余学士,所做之事,无非填充血肉罢了!


甚或说,他一人所占的功劳,还要超出整个修文馆!


你们不是好奇,为何韩粥等人推崇他吗?这就是原因!


这就是你们口中的不学无术,这就是你们不耻鄙夷的武人官差!


文人杀人不提刀,皆在口诛笔伐四字,如今你们倒要口诛笔伐我修文馆的赵学士,你们来说,老夫该是何等态度!”


顿了顿,这位当朝太师,耄耋老者忽然“呸”了一声,失望摇头:


“一群谄媚逢迎之人。”


他又扭头,看向陈正儒和许翰林,哼了一声:


“一群蝇营狗苟之辈。”


寂静。


这个外园,好似除了老太师的声音,再没有半点声音。


就连远处,那些神龙寺负责接待客人的僧侣,也都面面相觑,双手合十。


历年斋园法会,这应是近百年来,最有戏剧性的一场了。


而这一切,都源于亭中,那名背负双手,淡然伫立的青年。


一名僧人低声赞叹:


“今日之后,赵都安之名,只怕在大虞儒林,如雷贯耳。”


大虞儒林学子千万,今日,却不敌赵君一人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