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座下第一走狗

关灯
护眼
字体:
262、调戏徐君陵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原来如此,我还想着,京中何时多了个这样的大高手,若早知是郡主手下,必不至酿此误会。


说来,当是那底下的两名逆贼可恶,非但蔑视朝廷法度,还牵累的本官与郡主险些冲突,着实可恨……


只怕是算准了,知晓郡主在此,刻意挑动,其心可诛……”


徐君陵只能勉强笑笑,斟酌说道:


“江湖人粗鄙,倒也未必有复杂心思,值此时刻,城中还是少一些争端为好。”


赵都安长长地“哦”了一声,眼神带着笑意:


“郡主是这样以为的么。”


顿了顿,在徐君陵抿着嘴唇,欲要再开口前,他大手一挥,笑道:


“那想必是本官想多了,既只是莽夫之行,又有郡主开口,此事便算了吧。”


高高拿起,轻轻放下……


一句话,强行要了对方一个人情。


方才他咄咄逼人,屡次抓人,也无非是要将背后的正主逼出来。


如今郡主亲自登楼,便是给了他面子,赵都安也需要回一个面子。


谈话间,他也在观察这位名声大噪的郡主。


思量对方的来意。


据他所知,淮安王是“八王”中较为摇摆的一个。


与私底下疑似拥兵的靖王不同,淮安王身在富庶,商业发达,士族林立的“淮水道”。


王府手下的产业商铺极多,大运河上来往的一艘艘船,其中为数不少,背后都有着淮安王的影子。


那些航船,每时每刻,也都在给淮安王的钱袋子里赚铜钱。


故而,这位王爷难免沾上商人禀赋,惯于“多方押宝”。


当初女帝登基之初,淮安王也是率先送上贺表的。


“八王之中,淮安王是对皇位贪念最弱,同时也是最值得拉拢的一个。”


这是赵都安查阅资料后,得出的判断。


因商人禀赋,所以淮安王身处局中,为保利益,既不想背叛以靖王为首的“八王”联盟。


也不想得罪死女帝,担心遭到清算。


甚至连匡扶社,他都是个中立态度。


多方押宝,对哪一方都不完全忠诚。但又因手中有大笔钱财,一定程度上,也会决定各方势力博弈的天平的分量。


“呵,新政颁布不久,朝廷开市的消息传出,其他王爷还没做出明面反应,淮安王就急不可耐,将女儿派过来……”


“进京后,又忙于与各方打点关系,只怕做的还是搜集情报的工作……


这个才女郡主,就像淮安王的耳目,来亲眼看一看朝廷的变化,判断局势,以此评估女帝坐稳江山的几率……”


“恩……若是这般,那找到我,也不意外了,是奔着亲眼看看我,了解我底细的目的……”


赵都安一边朗声笑着。


心中同时有诸多念头闪烁。


……


这么好说话?


徐君陵美眸略感诧异地看了他一眼,正对上后者似笑非笑的目光,不由目光低垂,道:


“使君有此容人雅量,不愧为皇姐看重之能臣。”


前半句是答谢,后一句既是称赞,同时,也仿佛藏着几分,似有似无的阴阳怪气。


正如赵都安猜测那般,徐君陵今日过来,目的便是掂量下,这位京城炙手可热的宠臣究竟有几分成色。


是何种性格,行事作风的人。


所谓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,在天下这座棋局上,想要准确落子,必须擦亮眼睛。


但如何见面,接触试探,又是个大难题。


只因通过这些日子的了解,徐君陵确定,赵都安与“李党”是彻头彻底的政敌。


而偏偏,“淮水道”又是“李党”官员的大本营。


李彦辅手下,一系列官员,大多是江南士子,背靠诸多江南士族。


淮安王与那些士族向来保持良好关系。


这就导致,徐君陵站在家族立场上,天然亲近“李党”。


她来接触赵都安,一举一动,何种态度。


都会被“李党”官员、女帝、乃至靖王等其余七位王爷看在眼里。


释放出的任何信号,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测的连锁反应。


所以,徐君陵思前想后,才导演了今日这一出戏码。


按照预想,吕青风会在关键时候出手,以介入挑战的方式,引导双方见面。


这既能一口气,试探出赵都安此人的性格,修为,行事风格……又能避免“李党”不悦,防止七王误解。


也不至于真得罪女帝……


结果,却不想出了少许差池。


海公公的意外出手,将她的计划全盘打乱。


此刻,二人寒暄了一阵,彼此说的,都是些恭维,没有营养的闲话。


过了一阵,赵都安掀开一只倒扣的杯子,亲自倒了茶水,递过去,感慨道:


“郡主既然早来了,怎么不与本官见面?”


徐君陵莞尔一笑,青葱玉指接过,含笑道:


“赵大人与皇姐关系匪浅,我这个做妹妹的,总得避嫌才是。”


这又是试探了。


她红唇抿了口茶水,盯着赵都安的表情,想判断其究竟与女帝关系如何。


赵都安却是没有正面回应,而是随口道:


“郡主觉得这茶水可还合口?”


岔开话题么……徐君陵淡笑道:“颇为甘甜。”


赵都安饶有兴趣,凝视她甜美的容颜,忽地轻佻地邪魅一笑:


“却不知,郡主的口水,比之这粗茶,哪个更为甘甜了。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