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座下第一走狗

关灯
护眼
字体:
339、朕陪你一晚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赵都安不寒而栗,情真意切,纳头便拜:


“陛下救我!”


徐贞观无奈道:“朕若不救你,何以命人将你丢在这寝宫里?”


赵都安惊喜道:“陛下的意思是……”


徐贞观叹了口气:“今晚朕会一直看着你,防止你失去理智后,做出什么无法挽回的事。”


翻译过来,今晚俩人要一直在寝宫中熬到天亮了。赵都安松了口气,生出强烈的庆幸,这一刻,他甚至没有心思想别的,而是后怕,若马阎没带自己来宫里。


那自己发狂后,真保不准会酿成什么大错。


神章境的自己发疯,有龙魄傍身的情况下,马阎恐怕都压不住。


不过,如今有女帝看护,倒是不必担心了。


“陛下隆恩,臣无以为报!”赵都安趁机奉上忠诚。


“行了,收起你那套,你不嫌腻,朕都嫌腻歪。”徐贞观没好气地说。


许是暖阁中烧着炭,秋夜也半点不冷,甚至有些热。


徐贞观说话间,抬手去拎面前的玉壶,然后不出预料地拎了个寂寞。


徐贞观:“……”


赵都安:“……”


“臣……”


“罢了,不必解释。”徐贞观轻轻叹息,心想这茶壶不能要了。


她扭头,朝门外吩咐了一句。


……


须臾。


房门打开,一名名宫女捧着托盘,将许多瓜果糕点和新的茶水送了进来,将宽大的茶几摆满。


然后又默默退了出去,从始至终,没有多看赵都安一眼。


等房门再次关闭,君臣二人干脆吃喝起来。


不过,徐贞观是有晚餐后少食的习惯,赵都安是不敢吃太多,总怀疑自己被“食欲”操控。


所以倒还算吃相优雅。


赵都安将一粒枣子填入口中,知道夜色漫长,便没话找话,说道:


“陛下,听说最近新政开市有进展了?”


上次,老司监与他说过这件事,但没仔细提。


徐贞观“恩”了声,说道:


“已大体筹划完毕,不过这消息传出后,各地门阀,乃至朕的那八位叔叔已是各显神通了。大概再过一阵,湖亭会召开一次‘议政’,届时,这几位王爷,还有一些试图掺和一手的士族齐聚,才是最大的考验。”


赵都安愣了下,他还是初次得知这个消息。


湖亭……这个地方他知道,在淮水与临封的交界处,有“十里湖亭”之称。


本就是个商贸极为发达的地方,朝廷此番为解决户部财政问题,选择开市,便定在湖亭。


而按照女帝的说法,八王与许多士族门阀,显然也知道开市的重大意义,一些人或许还没看透,但也不蠢,不会装作看不见。


当然,这群人不会也没法明面上做什么,毕竟这是朝会上已经商定好的政策。


但插手搅合,从中分一杯羹,或想办法尽可能将“市场”中的大部分利益,依旧攥在手里,不给新的商贾们崛起的机会……这是可以做到的。


女帝口中,所谓的“议政”,名义上是朝廷主持,召集诸多想参与市场的商贾聚集一处,定下规则的一场会议。


但八王和许多门阀闻着味,就来了……


可想而知,即将在湖亭召开的这场议会,会是个怎样的光景。


怎样的一场大热闹。


“呵呵,到时候,朕肯定要派人亲自过去盯着,怎么样,你有没有兴趣?”徐贞观忽然笑问。


赵都安坦诚道:“臣可没那个本事。”


八王议政啊……这是什么阵仗?


想想也知道,几大势力绝对不会乐于让新政顺利推行,肯定要强行在里头分一杯羹,这就难免发生冲突。


一个靖王就让他感觉压力了,更不要说八个王爷一起。


截至目前,赵都安间接打过交道的,也就靖王和淮安王两位。


还剩下六位,分别是云浮道的慕王爷。


西平的河间王。


北方铁关道的燕山王。


青州道的恒王。


滨海道的陈王。


以及最偏远的岭南的琼王。


徐贞观笑了笑,也没说什么,总归还有段时间,她暂时也没想好。


之所以一问,也是因为新政开市,本就是赵都安提出的,他最了解,且足够忠诚,有能力。


是最适合代表她参会的人选。


不过……的确太危险了些……再想想……


“哈欠。”徐贞观忽然素手遮口,起身往旁边的卧室走:


“朕倦了,你睡不睡?”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