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座下第一走狗

关灯
护眼
字体:
350、舆论大哗的学说论战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远处。


离开世子宅邸后,薛神策等人先行,令赵都安落在后头,处理后续。


“一群蠢货!今日若不是大人来,有你们苦头吃。”侯人猛走了几步,挥舞刀鞘,朝三名锦衣身上一气乱打。


赵都安抬手拦住,淡淡道:“算了吧,再打人就真废了。”


“呸,废了才好!”侯人猛犹自一副怒不可遏模样,朝三人怒斥:“还不谢大人?”


三人如梦方醒,红着眼眶如犯错的孩童,挨打认错。


赵都安脸上没有气恼神色,平静说道:


“下不为例。老侯,你带他们先回衙门,涂抹伤药,下午我回去开个会,看来我还是太纵容你们了,这次的事,也算涨一涨记性。”


侯人猛一脸愧色,应声点头。


已没有颜面继续留下,恨不得立即回去,整顿纪律。


“对了,还有一件事,”赵都安忽然拦住他,吩咐道:


“你回去后,找人查一查,徐祖狄和那个萧夫人,是从青州道出发时,就一起,还是半路撞上的。”


侯人猛一愣:“大人您的意思是……”


赵都安瞥了他一眼,说道:“你以为,这位恒王世子闹这一出,真的是单纯给李浪撑腰出气?找麻烦?要折辱我?”


他脑海中,通过回想的方式,不断复盘之前发生的一切。


房间中,徐祖狄对李浪的几次呵斥,以及最后那个游戏……


赵都安目光飘远,幽幽道:“看似我们赢了一城,今日没有丢了面子,把事情了结了,但又焉知徐祖狄最重要的目的没有达到?”


侯人猛这才回过味道来:


“大人您是说,那个世子,安排这一出是故意给您看的?重点压根不在于李浪,而在于那个萧夫人?他故意让咱们瞧见,他对东湖萧家的家主驱使如奴仆?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?”


赵都安点了点头,笑道:“你能猜到这一层,也是有长进了。”


侯人猛嘿嘿一笑,吹捧奉承道:


“咱们跟在大人您身边,耳濡目染,总能学到点东西不是?外人都说您是千年的狐狸,俺们的道行差得远呢。”


“……不会阿谀奉承,就别硬捧。”赵都安瞪眼。


驱赶几个手下离开,理了理思路,这才策马追赶上前头的大部队。


薛神策笑道:“安排好了?”


赵都安感激道:“多谢大人与诸位同僚撑场面。”


薛神策无意在这个话题上深入,罕见地大笑道:“如何谢?不如中午宴席酒水你请如何?”


赵都安也笑道:“理当如此,那倒要不醉不归才行。”


众将瞧着这一幕,默契地发出哄笑,将这个插曲揭过,杀气腾腾直奔定好的酒楼。


酒楼早留了整个二层,众将入席,边吃边喝,气氛融洽。


然而宴席才过了一半,就听见楼下传来骚乱声,伴随着激烈的议论,隐约听见“正阳学派”字眼。


吸引诸武官注意力,薛神策命人去问一问情况。


不一会,问话的武官返回,脸色凝重道:


“出事了,正阳先生要与董太师论战!”


赵都安拎着酒壶的动作停在半空,眯起了眼睛:“怎么回事?”


一众武官也都竖起了耳朵。


很快的,他们得知了事情经过。


原来今日没有早朝,上午的时候,正阳先生入宫拜见,女帝与董玄等读书人迎接,以表对这位南方大儒的尊敬。


然而正阳却在宫中发出邀战,表示自己此来,乃是因不忍见圣人学说被歪曲,正道沦落。


故而来京中欲要“匡正学,塑礼法”,欲要与当今京中学说主流论战一番。


太师董玄作为泰斗前辈,当场应战,与其约定,五日后在京城梅园中进行论学之战。


这时候,消息已经逐步传开,舆论大哗。


楼下之所以喧嚣轰动,就是两群读书人在激烈整争论,险些打起来。


“砰!”


石猛握拳锤击桌案,沉声道:“这什么正阳,是来找麻烦的啊。”


其余众将也面露愤慨,主打一个政治表态,更有人叫嚷要去把这读书人砍了。


薛神策面无表情听完,眼神忧虑,他当然明白,这种天下瞩目的“准圣”级别的大儒,是绝对不能乱动的。


所以,武官们纯属口嗨,杀了简单,但杀了以后,引发的全国的舆论大哗,后果难以估量。


这次的战场不见硝烟,需用口舌笔锋做刀,予以回击。


当即,众将也没了吃喝的氛围,当即草草收场。


赵都安下楼骑马,直奔修文馆而去,他需要了解情况!


……


……


修文馆。


赵都安抵达门口,就隐隐察觉出气氛不对。


“赵大人!”守门的小吏见他到来,精神一振。


“太师在吗?”赵都安翻身下马,急切问道。


“在呢,都在呢。”


“好。”


赵都安把缰绳一丢,迈步往里走,小吏们知道他身份,不做阻拦。


人刚进院,就听到房间中传出激烈的讨论声。


赵都安径直推门,就看到修文馆内,诸位学士整整齐齐,正围在长桌旁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