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朝不殆录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2章 争龙之复旧职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沌口战败之后,襄州总管宇文直免官。


几个大将军,元定被擒气愤而死,权景宣论罪被赦,不久得病而死。


此时由江陵总管田弘、副总管高琳协助后梁防守。


田弘字广略,高平人。


曾得赐宇文泰所穿铁甲,曰:“天下若定,还将此甲示孤也。”


他以帅都督身份,从宇文泰复弘农,战沙苑,解洛阳围,破河桥阵,功居甚多,累蒙殊赏,赐姓纥干氏。


尉迟迥平蜀之后,田弘在汉中、陇右一带和南梁信州刺史萧韶、西平叛羌、凤州叛氐等作战。


田弘每临阵,必推锋直前,曾身中一百余箭,甲胄扎得如同刺猬一般,其中破骨者九,其马被十槊。


朝廷壮之。


副总管高琳字季珉,祖上乃是高句丽人,为质于大燕慕容氏,归魏拜第一领民酋长,赐姓羽真。


高琳起家卫府都督,从元天穆讨邢杲,战陈庆之,以功转统军。又从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,论功为最,除宁朔将军、奉车都尉。


跟随宇文泰之后,沙苑、河桥、玉壁、邙山皆有功劳。


宇文泰称“公即我之韩、白也。”


高琳曾与北齐将领东方老单挑,两人短兵相接,东方老连被数疮而退,谓吾经阵多矣,未见如此健儿。


田弘与梁主萧岿出保纪南城,高琳与后梁仆射王操镇守江陵三城。(注3)


……


纪南城为春秋时楚之国都。


江陵三城,分别为郢城、江陵东城、江陵西城。


郢城为秦朝白起攻克纪南城之后,于东南五里所建,以此作为秦楚对抗的前线要地。


江陵西城的旧城是楚国建筑的水上宫殿渚宫,濒临江水,为楚船官地,白起拔郢之时毁坏。秦朝统一六国后,在渚宫的基础上重建,汉朝又加以扩建。


江陵东城乃是三国之时,蜀将关羽镇守荆州十余年,在秦汉旧城东南又筑一城,治其城郭,成为东御孙吴,北抗曹操的据点。


二百年前,桓温镇守荆州,大营城橹,改建秦汉旧城与关羽所筑之城,又在外圈扩建了面积更大的一城。


桓温并未将两城简单相连,而是保留其间的城垣不予拆除,在作为城中隔墙,再加高培厚外围城垣。


两城东、西错落,形成了城中有城的格局。


江陵,虽然宏大不及洛阳、长安、建康,也是足可列入天下前十的名城。


吴明彻筑造堤坝,灌水攻城。


高琳已经年过七旬,老而弥辣。


王操字子高,出身太原王氏,乃是萧岿的舅公之亲,亲任仅亚于蔡大宝。


两人抚循将士,属下莫不用命,凭借坚城,拼力抵御吴明彻的进攻。


……


十二月。


以兼从事中郎孔英哲为奉圣亭侯,奉孔夫子祀。


南朝自刘宋起,孔圣人的祭祀断绝,式微废爵。


萧齐欲复奉圣之爵,都不知以谁为嗣。(注4)


萧菩萨更是只管佛祖,不管圣人。直到末代敬帝萧方智的太平二年,才下诏搜举鲁国之族,以为奉圣之后。(注5)


这背后,不过是体现执政陈霸先尊儒的态度罢了,正如陈顼现在所做的一样。


至于陈顼为什么放着孔奂这个号称三十一代孙不用,而是用了孔英哲这个三十二代孙,其中别有讲究。


孔奂这一支世代居于梁国,上溯到东汉末年,二十二代孔潜避乱于江左,几代人下来,籍贯早就成了会稽山阴,若是由他来作为圣人后嗣,只怕反而会大受诟病。


孔英哲则是出自二十六代孔鲜,元嘉十九年封奉圣亭侯,纯正的鲁郡人。


虽然之后鲁郡成了北魏的国土,孔圣人还是受到尊敬,历代封为崇圣侯。


北齐天保元年,高洋改封孔英哲之父孔长孙为恭圣侯,食邑一百户,主持圣人祭祀。


这一脉根红苗正,有据可考,更为合适。


对于主持这件事情的安成王,士林的态度自然是好评如潮。


-----------------


光大二年,正月。


安成王陈顼进位太傅,领司徒,加殊礼,剑履上殿。


周弘正终于亮明了立场,任太傅长史,加明威将军。


陈顼封赏平定华皎叛乱的有功之臣:


征南大将军淳于量授侍中、中军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。


征南将军、江州刺史章昭达进号征南大将军。


罢吴州,以鄱阳郡还属江州。


章昭达已经用讨伐昔日同僚的行动,表明了他的态度。


安南将军、湘州刺史吴明彻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,进号镇南将军。


云麾将军、郢州刺史程灵洗进号安西将军。


新设荆州,治所公安。


智武将军陆子隆授都督荆信祐三州诸军事、宣毅将军、荆州刺史。


信武将军、南豫州刺史鲁广达授持节、都督巴州诸军事、智武将军、巴州刺史。


戎威将军、定州刺史,兼西阳、武昌二郡太守周炅加员外散骑常侍。


除了褒奖,也有处罚。


中书舍人顾越,华皎谋逆时身在东阳,或告其有异志。


免官下狱。


陈顼拔掉了中书省的最后一颗钉子。


……


这个月,一位老人的死,不仅影响了朝堂和军部的格局,更是改变了侯胜北的前途。


侍中、司空、车骑将军、湘东忠肃公徐度去世,年六十岁,有遗奏表章一道。


“故司空侯安都之子侯胜北,畅晓军事,高祖曾于国子学问对称善,亲口封殄虏将军。”


“世祖诛侯安都,言明罪不及家人。高祖旧日之授,故此理当复职。”


“老臣不为诸子干泽,但以主恩未报为恨。奖拔公心,特此奏请。”


随即又有表功奏章一道。


“华皎平叛之战,侯胜北出谋献策,亲冒矢石,助擒北周大将军元定、后梁大将军李广,并有功勋,理当提拔。”


“军部议功,奏请升任八品平虏将军,领右卫司马,许统领旧部曲二千人。”


徐度在他生命终结的最后时刻,送了侯胜北一程。


身为陈霸先旧部,军部首席,何况还是遗奏。


一个八品将军的小事,谁也不会去驳了这位老将的身后面子。


有徐度出头,陈顼无须承担任何压力,顺势便准了这道任命。


……


得以重回军中,而且拿回了曾经任职的将军号,侯胜北并不是那么在意,也没有过多的欣喜。


徐度过世的消息,让他有些惆怅,更是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和期待。


老人是希望他将来能在南朝军中,发挥怎样的作用呢?


不管怎么说,恢复官身和部曲,又可以在军中立足了。


侯胜北二十八岁,重新开始的感觉有些奇妙。


彷佛冥冥中已然注定,又彷佛等待他去改变。


“当初可是做到了六品忠义将军的。”


他小声嘀咕道。


“这一次,可不会再是同样的将军号吧?”


-----------------


《地名对照》


沔州:今汉川市东南


纪南:今荆州市荆州古城西北五公里处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