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天将军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百五十八章 终南山上的神仙,李泌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香火烧完后,预示着祈福完毕。


“大将军心不是很静。”


祈福过后,青山子向李瑄说道。


“道长为何这么说?”


李瑄不解,这老道不是一直在念经吗?


“因为大将军在用力闭着眼睛,带着心事而来。”


青山子指着李瑄的眼。


“终究是我年少!”


李瑄讪讪一笑,他还以为青山子能洞察人心呢,他确实在祈福的时候微微用力闭眼。


毕竟他心不诚,所以搪塞一句。


“吾师曾创作琴曲,能静心凝神。如若需要,贫道会为大将军准备。”


青山子也和蔼一笑,他阅人无数,知道李瑄是不世奇人,难以猜透心思。


“有劳了!”


李瑄点头。他的琴技虽然一般,但他也想看看司马承祯谱的乐曲如何。


与青山子拜别后,李瑄向范云询问:“观主可知终南山一名叫李泌的隐士在哪?”


“李泌……听说是一名神童,也来过宗圣观,但终南山大,他具体隐居在哪,我也不知。”


范云沉吟片刻,摇了摇头后,又向李瑄提醒:“入山中,有不少隐士,他们常互相往来。”


得到这个答复,李瑄带着亲卫离开宗圣观。


他们的马匹先放在宗圣观,等归来时再骑。


李瑄从另一侧,来到一个山谷,前往“隐士”的居住区。


一路上,李瑄见过许多豪华的庄园别墅。


也不知道这些属于哪些王公大臣的,亦或者是哪个宦官的。


终南山的隐士形形色色,分为很多种。


有的是怀才不遇的文人,有的壮志未酬辞官归隐者,有的是慕佛、道之人,有的是淡泊明志的隐士……


另外,每年秋冬,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从五湖四海而来参加科举考试。科举结束后,这些人往往不急于回乡,而是留在终南山。


文人们喜欢选择在山林中读书,追求些许灵感,有些文人暂住在终南山的寺庙,如果落第,他们会复习等待来年。


“敢问有无认识李泌?”


李瑄找到一处茅草屋颇多的山谷,向他们询问。


问了好几户,终于有一名道士说道:“是那个相信追逐长生不死的李泌吗?”


“不错,就是他。阁下也是道士,难道不想长生不死吗?”


李瑄面露喜色的点头,问这名道士。


这种不加入道观,独来独往的道士,在终南山不少。


在开元天宝崇尚道教的风气中,道士太多了,他们像司马承祯、吴筠一样名动天下还是很难的。


“道家修生养性,大多道者都不是在追求长生不死,李长源太痴迷了。”


这名道士摇了摇头。


“请问道长,李长源在何处?”


李瑄这才向道士问到。


每个人信念不同,当李泌觉得长生不可得的时候,才会选择入仕。


如果一味追求道士生涯,那就是司马承祯那样的“神仙”。


“李长源比我们走得更远,他在离这里还有近十里的山中,路途很难走……”


道士指着需穿梭山谷丛林的山中,向李瑄回答道。


“能否带我们前去?”


李瑄想通过带路方便点。


“哈哈,我也只是听李长源口述,没有翻山越岭去过那里。不过如李长源一样的隐士,在山中不少,遇到他们时可以问一下。”


道士摇头回答道。


“叨扰了!”


李瑄拱手离开,亲自到山中寻找。


他们已经置办有干粮和水。


明显有山路的痕迹。


这是一条经常有人行走的道路。


果然遇到不少茅草屋。


这些茅草屋的选择地,多是有土壤的谷地,还兼以耕种。


一路询问,在下午日昳的时候,终于来到李泌所在的茅草屋。


李泌的住所,在一处不太宽阔的谷地中,这里已经够深了,一般不会有人来此。


要真要往太白峰深处,将会出现麻烦。


在茅草屋外的石桌前,一名青年人正在看着书籍,浑然忘我。


此青年也就二十三四岁,虽然看起来削瘦,却有一种出尘的气质,特别是他的一双目光,炯炯有神。


当李瑄带着亲卫靠近他十几步的时候,他才反应过来。


李泌看看这些人都是生面孔,且行为举止,与隐士和归隐的人不搭边。


这些人携刀挎剑,隐隐拱卫住李瑄。


再看李瑄,好一个英俊!


那种坚毅的目光,无比深邃,这绝非一个普通的王公子弟。


“诸位来此,有何贵干?”


李泌的直觉告诉自己,李瑄等人并非来游山玩水。


“可是李长源?”


李瑄看着李泌,觉得十有八九,但还是出于礼貌问一声。


“正是在下!”


李泌起身拱手。


他出自赵郡李氏的辽东房,六世祖为大名鼎鼎的北周太师李弼。


“终于找到足下了,在下李瑄。”


李瑄笑一声,自报姓名,拱手说道。


“难道是河西陇右节度大使李将军?”


李泌错愕。


如果真是,这身份可太显贵了。他得知这位在圣人面前可谓是红得发紫,连权倾朝野的宰相李林甫面对,气焰也弱了三分。


“正是!”


李瑄点头。


“失礼,失礼,李将军光临寒舍,有何贵干?”


李泌现在终究是年轻人一个,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李瑄会屈尊来见他。


他很早就听说过李瑄的名头,一个大诗人,以军功名世。


他也得知李瑄的战绩,极善以少打多,以弱胜强。


不论大战小战,都会以极小的代价,获得极大的胜利。


这方面可谓是千古一人!


当初他被邀请至左相府,稍微提示一番,左相李适之就退出权力,换得李瑄现在不被猜忌,功名一身。


那个时候,李泌就觉得这一家有非常理智的人,懂得取舍。


“来终南山只有一件事情,听说李长源的才名,特来拜访。”


李瑄再次向李泌一拜,诉说来此的目的。


“李将军快请坐,可惜山中无好酒,只有粗茶,招待不周,还请见谅。”


李泌被这样礼遇,心中非常感动。


他请李瑄在石桌前入座,并提壶在炉前煮茶。


不一会儿,茶香满山谷。


“还是当神仙好,我们凡人也只有羨慕的份了。”


茶上以后,李瑄抿一口后,看着周围的景物,笑语一句。


“这终南山内,多是不得已为神仙,哪能比得上人间富贵?”


李泌一语中的。


真正的隐士很少,大多是失意之人,和想走“终南捷径”者。


“也对!闻长源追求长生不死之术,现在学得怎么样了?”


李瑄又问这一点。


这很关键。


李瑄心中也没底,历史上要到天宝十载,李泌才向李隆基献赋求官。


在为官之前,李泌一直在终南山、华山、嵩山之间往来。


正是因为相信长生不死,才执着去追求。


等发现一场空后,才会踏入现实。


“还差一些,可惜未能与白云子相遇,不然他该能点播一二。”


李泌心中没什么底气。


从小接触道家,再加上朝野上下浓浓的修道风气,让他坚信世间有真神仙。


“长生应该很难,需不需要走更多山川去领悟呢?”


李瑄向李泌提示道。


看看他有没有走出这些仙山的意思。


“还有什么能比终南山更能接触长生不死的地方?”


李泌向李瑄疑问。


“在人间成仙。”


李瑄缓缓地回答。


“难呐!”


李泌摇了摇头,这背离他的仙道。


“长源觉得我这个人,有没有未来?”


李瑄仔细一想,现在确实还早,遂换一个话题。


“李将军年轻有为,将来前途无量啊!”


像朝廷大臣们对李瑄的夸赞一样,李泌也向李瑄夸赞道。


“只是最近听到一些议论,说我救了圣人,却失去了前途。都说我年轻有为,我不解,所以来询问长源。”


李瑄郑重地问李泌。


他需要先试探一下李泌。


他造反之前,绝对不会向任何人吐露,包括他的父亲李适之。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