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天将军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兵天降,骑兵大战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将士们,我等从黄沙中而来,千难万险,终至敌后。离家万里远,不论是追求富贵还是追求勇敢,都在这一刹那了。努力共功名!”


突袭之时,李瑄最后向诸将鼓舞。


“努力共功名!”


“死生从李帅!”


黄沙漫天,全军喝声惊空遏云。


近二十里时,重甲骑兵在辅助人员的帮助下,为备用良马披上具装。


自身互相披上鱼鳞重甲。


无数轻骑锤下抢杆,将坐骑拴在原地,由斥候营看护。


辛云京率七千轻骑,李朱师率五千轻骑,骑上备用马,将一些多余的粮食和物品全部丢下,只携带水壶,弓矢,横刀。


他们分别从敌军左右翼开始迂回。


由于阵形保持完整,换乘并未浪费多少时间。


由郎将衙将率领五百人为一大队。


每队计划相隔不过三里。


以保证二十多个轻骑队伍,能够迅速机动,围歼。


南霁云和荔非元礼各率五千精骑,为冲阵主力。


他们也是五百人一队,但队伍与队伍之间,间距更小。


重甲骑兵和跳荡精骑,一支作为锤子一样直击;一支直接冲入敌军阵形内部,袭杀对方精锐,作为跳荡之效。


有备而来,整军迅速。


李瑄由二百名神策卫拱卫,他先不冲锋,要通过令旗和号角,指挥诸军士兵完成布置,将大网拉起来以后,他再伺机陷阵。


此次,由一名叫做张万福的河北猛士,负责举起主帅大纛。


他是亲卫中,少有非游侠出身的将领,而且出自儒学世家,有十年的魏郡郡兵经历。


后来听说李瑄的事迹后,果断放弃没有前途的郡兵,来陇右应征为李瑄的亲卫。


李瑄也是不久前才发现这号人才,虽然他年纪偏大,但李瑄同意他应为亲卫,历练两年就入军中为将。


历史上的张万福能入凌烟阁,必有其独到之处。


李瑄的坐骑火云马,也被披上具装。


以火云马的力量,具装并不会影响它太多速度。


他的汗血宝马则引在大纛旁,有机会李瑄阵中易骑。


而李瑄、神策卫的盔甲也有变化。


虽然穿得还是明光甲,却是像陌刀军的重甲一样,兜鍪拥有护面。


面护都是铁制,能一定程度避免面部中箭。


当敌人看不到面庞表情的时候,也可以威慑敌军。


等冲锋的时候,李瑄和神策卫就将面护放下,只露眼睛。


“轰隆隆……”


不一会儿,李朱师麾下一队轻骑,已经奔至回纥右翼三里外的方位,马蹄声震天动地。


更远处还有滚滚的烟尘,旌旗猎猎作响。


此时回纥骑兵还未完成整装,但压迫感已经传到。


“令集结好的队伍去抵挡唐军,不要让唐军冲过来。”


磨延啜站在临时搭建的瞭望台上,一脸焦急地下达指挥。


他居高临下,看到一队又一队的唐骑,整整齐齐,无尽排开。


那烟尘中,还有大片大片的明光甲照耀天地。


磨延啜看阵势,知道唐军来的不止两万,这是要把他们这五万骑围歼。


他没忘记白亭海方向的一万唐军胡骑,虽然战斗力不如唐军。


但他们是从唐境而来,非他们撤退的方向。


所以不能小觑。


“叶护,我不理解您看到唐军突袭而来,为何第一时间不是与唐军大战,而是撤退?”


“李瑄既然派兵突袭我军阅兵,说明已无缓和的余地。看看唐军的阵形,怕是这些轻骑队伍要席卷百里,如果有逃跑的心思,那勇士们将全部死在唐军轻骑的箭矢下。如果与唐军一战,我们才有一条生路。”


“叶护,我们有五万骑,即便整装不及时,也比唐军数量多。更何况五万骑哪有不战而逃的例子,收起您的畏惧,醒醒吧!这一战如果胜了,唐庭就不敢再小看我们,就算是求和也有更大的资本。否则将是屈辱啊!”


回纥大将阿勒卜听到磨延啜撤退的命令后越想越气,他再也忍不住,指着大纛上的狼头,用质问的语气向磨延啜说道。


他实在不明白,磨延啜为什么会这么害怕李瑄。


李瑄是击突厥,击吐蕃。


但回纥从未与李瑄有过战斗,哪怕是小冲突。


士兵们也不怕李瑄。


新生的汗国,要用强者的血液去证明他们更强大,这样才能和曾经的匈奴、突厥齐名。


这才是草原上的狼,苍穹上的鹰。


“阿勒卜将军,你说得对,得知李瑄从风沙中突袭而来,我心中确实产生畏惧。再看唐军轻骑的移动,分明是围歼我们,即便突开一道口子,也无法保证全军突围。”


“战吧!我们一定会胜利!”


磨延啜拍了一下脑袋,非常懊恼。


他知道自己犯下兵家大忌,未战先怯。


这样他怎么配成为下一任草原的大可汗?


以唐军轻骑的阵形布置,他们即便能逃走,也会损失大半,丢弃所有牛羊。


正如阿勒卜所说,既然李瑄狠辣突袭,这是彻底撕破脸。就算将来求和,也分胜利的姿态,和失败者的乞求。


这一战胜,必会给散布在各地的十几万回纥骑兵,带来前所未有的信心。


草原的霸主,不论是匈奴、鲜卑,还是突厥,都一度对中原王朝压制。


见面就跑,回纥以后还怎么征服其他部落?


“呜……呜……”


秋色里,低沉的号角声响起。


回纥的令旗转换,一部分骑兵去应对唐军铁骑。


一部分骑兵操弓,与唐军轻骑在绿洲和沙漠逐射。


在这曾经的休屠(chu)匈奴故地,打一场证明自己的战斗。


即便他们很被动。


在三千铁甲近卫骑的保护下,磨延啜站在瞭望台上,对诸军进行指挥。


那些仆从部落,被磨延啜严格要求。


畏敌不前,临阵逃脱者,斩!


回纥大将阿勒卜率领一队铁甲,手持长矛,亲自上阵。


他有万夫不当的雄力,希望撕裂一队唐军,震慑士气。


“坏小子们,让李帅看看我赤水军轻骑的如风战术,这样的风头不能被临洮军夺去。”


李朱师亲率五百骑最先临近一支回纥军队,他大呼一声,骑士们皆从弓囊取出马弓。


他们面对的回纥骑兵,明显是在阻滞他们前进。


但轻骑的厉害在于骑射,如果骑着马撞上去,那样的轻骑没任何意义。


如果短时间被敌骑追上,那也是不合格的。


远在数里的时候,唐军五百轻骑,分成小队开始控制马的位置。


唐军轻骑留足空间,随时掉头迂回。


回纥本就是善骑善射的部落,这一点,吐蕃远远比不上。


只是他们仓促应战,第一波上前的骑兵并不多。


更何况唐军一波接着一波来。


双方先近百多步远的时候,开始向对方阵形抛射。


这样的抛射,面对如风的骑兵伤害有限。


但无疑是集结更多的唐军占据优势。


“咻……”


到距离更近的时候,李朱师用扳指上的槽扣住弓弦,以九斗马弓瞄准一名回纥骑士。


箭矢至,那回纥骑兵应弦而倒。


其余将士以人多优势,纷纷张弦。


他们有更好的弓,防护能力更高的轻甲。


如果回纥士兵弓力不足,会被唐军制式皮甲挡住。


而回纥穿铁甲的大多都是近卫之士,类似于大唐的禁军,皮甲也仅仅是一部分人可以拥有。


虽然回纥盛产皮毛,但皮衣和皮甲是两种概念。


回纥骑兵被一阵疾射后,有上百人落马。


见唐军第二队已经到达另一侧,刚集结的回纥骑兵不及支援,只能去挡第二队骑兵,以免唐军轻骑冲突到营帐前抛射乱阵。


第三队、第四队、第五队……


唐军轻骑如约而至般,回纥骑兵集结虽快,但疲于应对。


他们必须将一部分骑兵布置在左翼,因为磨延啜看到更多的轻骑,已经向左翼迂回。


后方也必须有一部分骑兵去阻击唐军河西诸胡部。


当磨延啜想派一部分冲阵骑兵去冲击唐军轻骑的时候,被唐军轻骑巧妙避开,只以游射击。


对付他们,有唐军精骑和重甲骑兵。


唐军轻骑驻留一刻钟不到,南霁云率领五千精骑杀到。


但他们拱卫在轻骑兵旁边,游射对面的回纥队伍,没有立刻冲击。


荔非元礼率领的五千精骑也是如此。


明明已经在回纥的后方。


“轰隆隆……”


半刻钟后,安重璋率领甲骑具装突击而来。


甲骑具装排列成一条长线。


轻骑散开,让甲骑具装通过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