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天将军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百零二章 杨玉环第二次出宫,李隆基的“脆弱”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就以忤逆旨意为由吧!”


李隆基想了想,对高力士说道,然后又不忘提醒高力士:“力士啊!对玉环要和声细语,尽量不要让她伤心。”


“遵旨!”


高力士明白。


李瑄看李隆基已经开始千感万叹,在心中暗自摇头。


“圣人,臣现去处理安业令杨锐之事……”


又看李隆基闷闷不乐的模样,李瑄向李隆基告退。


李隆基只是摆了摆手,然后把身子靠在榻上。


李瑄离开后,李隆基猛然起身。


但想到杨氏的跋扈,在冲击皇室的威严,李隆基又重重地坐在榻上……


南熏殿。


杨玉环此时正对镜梳妆,媚态万千。


她得知李瑄入宫后,等会还要去观看马毬赛,打扮得特别仔细。


高力士到殿门前后,屏退左右。


他刚抬起步伐,又迈回去。长舒一口气后,高力士正式迈入南熏殿。


“贵妃娘娘,请收拾一下着装,圣人令您回光禄卿府邸。”


高力士到达杨玉环梳妆的房屋前,微微一拜后,说道。


这一番话,让刚梳妆完的杨玉环呆住了。


她有过这样的经历,这是要撵她出宫啊!


杨玉环努力回想最近她做了什么错事,好像没有让圣人不称心。


难道她仰慕李瑄的事情,被圣人发现了吗?


那李瑄现在何故?


杨玉环发挥自己的想象,认为自己真有问题,但她为了李瑄,也不能承认,花容失色地问高力士:“高将军,圣人为何将我送出宫,我有什么错吗?”


高力士去年被拜为骠骑大将军,这是从一品的散官,是大唐武官中最高的荣耀职位。可见李隆基对高力士的信任。


“老奴也不知,圣人下诏认为贵妃娘娘犯下忤逆之罪,需到光禄卿府反省。”


高力士看到杨玉环花容失色的模样,于心不忍。可圣人的命令如此,杨氏一定要惩戒一番。


忤逆这个词!让杨玉环更加心虚。


“老奴亲自送贵妃娘娘至光禄卿府。”


高力士没有过多透露,他向杨玉环提醒一句。


事已至此,杨玉环只能带着忐忑和彷徨,随高力士出宫。


高力士换上常服,亲自驾车。


杨玉环也只是带着几个侍女,到达光禄卿府,她下车的时候,梨花带雨。


不知为什么而悲伤。


高力士立刻回到兴庆宫,将此消息告诉李隆基。


“快把玉环接回来。”


李隆基见此,心都碎了,也不管五杨的胡作非为,下达命令。


“圣人,不能啊!您现在将娘子接回,李相所说会前功尽弃,您再忍一段时间。”


高力士连忙劝道,玉环娘子绝不能此时回来,否则朝野一定会议论不休。


“唉!”


李隆基长叹一口气后,躺在南熏殿中,只吐出四个字:“明日不朝!”


……


杨玉环再次被高力士送出宫,此消息像风一样,传遍长安。


杨氏的一切,来源于贵妃娘娘,如果贵妃失势,杨氏会被吞得渣都不剩。


无数世家、贵族幸灾乐祸,他们感叹苍天有眼,希望圣人能另寻新欢,废除杨玉环的贵妃之位。


他们也好有仇报仇,有怨报怨。


诸王公主、宗室,别看他们平时面对杨氏小心翼翼,不断给予五杨绢钱,实则他们是最憎恨杨氏的。


甚至对杨玉环他们都十分厌恶,因为杨玉环的出现,夺走诸王公主,太多太多。


有的大臣觉得蹊跷,圣人直接以“忤逆圣意”为由,将贵妃赶出宫,没有任何征兆。


贵妃到底干了什么事情?


知道具体的只有李隆基、李瑄和高力士,其他人只能猜测。


杨铦府。


五杨齐聚,还有一些其他在长安的杨氏,不论在干什么,都飞马至杨铦府邸。


事情太严重了。


正如李瑄之前所说,杨氏觉得天塌了。


贵妃没有任何征兆地被赶回来,是否失宠了?


他们第一时间想的是自己的富贵,还能不能保全?


没有贵妃这座靠山,那些人还会正眼看他们吗?


或许就像现在一样,贵妃一失势,她们躲在杨铦府邸中不敢出去。


他们能想象自己的府邸,会变得无比清冷,无数达官贵人挽起袖子,等着落井下石。


不出意外,虢国夫人、秦国夫人、韩国夫人进入杨玉环闺房中,向她刨根问底。


但杨玉环只是否认自己惹圣人生气。


她已经知道,自己被赶出宫,应该不是仰慕李瑄的事情暴露。


因为李瑄好好的,在中书门下堂处理政务。


这让杨玉环产生一种迷茫且复杂的情绪。


她离开皇宫,怕是再也见不到李瑄了。而且也不能帮李瑄说话了。


她想得不是皇宫中的富贵,竟然是这些。


“玉环未有抗旨忤逆,能否询问高翁是什么原因,他常侍在圣人身边,一定知晓。”


韩国夫人开口说道。


“没用的!高翁以圣人为主,没圣人允许,他不会吐露半个字。”


杨玉瑶开口说道,认为一定无法从高力士那里得到原因。


为今之计,只有玉环想到是哪里忤逆圣人,向圣人认错,乞求圣人的宽恕。


“玉环,你再好好想想。是哪些地方,没有让圣人称心如意。我们杨家显贵不容易,若是再落魄,无颜面对列祖列宗。”


秦国夫人再次追问杨玉环。


“我尽心侍奉圣人,何敢冒犯?阿姊们不要再问了。”


杨玉环被问得很不耐烦:“让我休息一会儿!”


说完,杨玉环就趴在榻上。


三位国夫人,面面相觑后,除了着急,别无他法,只能走出房屋。


“怎么样?玉环这次怎么得罪圣人?”


虢国夫人等刚走出房间,杨铦、杨锜等其他杨氏族人迫不及待地询问。


“玉环也不清楚,好端端的,就被高翁送回来。”


韩国夫人摇头道。


“现我杨氏得罪这么多人,如果玉环失宠,该如何是好啊!”


杨铦焦急万分。


相比之下,杨锜还好一些,他的妻子太华公主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公主之一。


但杨锜势大,能官至从三品的卫尉卿,皆是因为杨玉环,而非太华公主。


“杨国忠来了……”


在诸杨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的时候,杨国忠火急火燎地来到杨铦府。


本来他在衙门内处理公务,得到这个消息后,他不得不回来与诸杨齐聚。


杨国忠现在兼任二十多个使职,深受李隆基器重。


但杨国忠的目标不仅仅是现在的御史中丞,而是宰相。


像李瑄一样,随便一跺脚,朝堂就得颤三颤。


杨国忠能感受到来自于李瑄的威压,他许多策略因李瑄而无法展开拳脚。


如去年的时候,他上奏李隆基,准备将各地积压的钱财、粮食,换成丝绸,充实国库。


被李瑄直接拒绝。


虽然李瑄没有训斥他,但杨国忠一直耿耿于怀。


他知道李隆基喜爱什么,但偏偏被李瑄阻止,他一点办法都没有,还得笑脸相迎。


杨国忠明白自己的优势,就是贵妃的远亲。


他在诸杨中脱颖而出,许多事情,李隆基爱屋及乌。


如果贵妃失势,杨国忠拜相的概率将大打折扣。


“国忠,玉环被圣人送回来,也不知具体的缘由,你有什么好办法吗?”


杨玉瑶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样,大庭广众下握住杨国忠的手。


“娘子莫急。圣人宠爱贵妃,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,圣人或许只是一时之气。一定会如上次一样,将贵妃接回兴庆宫。”


杨钊向杨玉瑶回答道。


他看问题很敏锐,一般皇帝问罪妃子,要么直接废除,要么打入冷宫。


哪有像杨玉环一样,安顿在娘家。


这明摆着是对杨玉环心有眷恋,随时会回心转意。


“但愿如此吧!”


杨玉瑶紧握着手,心中还是很急。


她渴望圣人称她为“三姨”,她也想称圣人为“三郎”。


这是莫大的殊荣!


酒宴之上的歌舞,樗蒲,投壶,射覆等游戏,都是她喜欢的!


她想王公权贵拜倒在她石榴裙下,她想住在高楼之中。


每月百万钱都不够消费,她已经忘记蜀地那种生活无味。


“国忠,希望你能在宫中打听一下,就算不知原因,也要打听一下圣人的状态,看看是喜是怒。我们都是曾祖杨公的后代,一门之中,尽为五品以上,难得有今日之成就。如果不好好处理,祸害就在旦夕了。”


杨铦拍着杨国忠的肩膀说道。


此时他还认为自己能在这一辈中,压制杨国忠一头。


“明日我就会入兴庆宫!”


杨国忠向杨铦回道。


……


李瑄回到中书门下堂,立刻起草文书,令侍御史杜甫,前往安业县调查。


他给杜甫派遣大理寺、御史台属吏,并安排三百府衙兵卒骑士随行。


不必客气,到安业县后,先将安业令、安业丞、安业尉逮捕起来,分开审讯。


同时,去了解县中军户消息,从平民百姓中了解罪行。


李瑄让张小敬与杜甫随行。


虽然距离李瑄不远,但他没必要亲自前去。


他相信证据充分的情况下,杜甫能干得漂漂亮亮。


杜甫也一定会因此被杨氏嫉恨。


李瑄觉得营造大起大落的杜甫,一定会让杜甫变得更加深沉,沉郁顿挫。


一个民族,不能缺乏杜甫这种悲天悯人、笔底波澜的大诗人。


“李相,京城的大事你应该已经知晓。”


裴宽到李瑄的办公台问李瑄。


刚才李瑄下令侍御史到安业县调查杨氏的杨锐,一切都太巧合了。


“能不能让杨氏收敛,在此一举了。”


李瑄向裴宽回道。


他暗示已经很明显了。


李瑄已经知道结果,但裴宽等大臣知道李瑄的努力,且不是李瑄的过错。


“国家应当向好,一条鞭法和考成法要尽快完美章程,颁布下去。”


裴宽会意。


他现在担心的是一条鞭法和考成法会在地方引起激烈的反弹。


这两条策令绝对是为国为民,但一些人心无法改变。


同样在中书门下堂内,李林甫拧眉。


以他现在来说,杨氏的衰落对他是有利的。


他也乐意看到杨国忠这二五仔败亡。


这一日,兴庆宫内的李隆基果然茶不思,饭不想。


他心中急躁抓狂,再次鞭挞宫女,使宫人官宦不敢靠近南熏殿。


高力士以为陪伴李隆基熬过今夜,就会好些。


初夏之夜变长,李隆基彻夜难眠。


翌日,杨国忠来拜见李隆基。


高力士的意思是不见。


但李隆基鬼使神差地召杨国忠入内。


杨国忠一见李隆基,就向李隆基诉说贵妃已经知错,在府邸中以泪洗面,夜不能寐。


若非高力士压住阵脚,李隆基就妥协了。


过了片刻,李隆基只是让杨国忠回去。


他要教训一下杨氏,只能让玉环娘子再忍几天。


说是这么说,李隆基在杨国忠走后,趁高力士不在的时候,令中使张韬光带着御膳,前往杨铦府邸,具体看看他的玉环娘子怎么样了。


殊不知,杨国忠看到李隆基的憔悴和恍惚,已经捏住李隆基的七寸。


他回到杨铦府后,立刻让杨玉瑶趁杨玉环休息,剪掉杨玉环一缕青丝。


张韬光送御膳而来,让杨氏惊喜。因为她们都清楚御膳代表什么。


而张韬光也看到花容憔悴的杨玉环,那脸上有泪痕,柔柔弱弱,我见犹怜。


“中使且慢,这是贵妃要呈给圣人的东西。”


张韬光离开的时候,杨国忠追上,将装有杨玉环青丝的锦囊交给张韬光。


“玉环……”


半个时辰后,李隆基看到锦囊中的一缕青丝,心如刀绞。


没有玉环,他要江山有什么用。


杨氏不过跋扈一些,又能如何呢?


他再也顾不上其他,下令高力士:“力士,快将玉环接回兴庆宫……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